宁愿削发为尼也不愿进宫为后,这位奇女子是谁?
徐妙锦,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母贾夫人,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之妹,安王妃徐氏之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代的所有女人,不管出身于仕宦之家,还是落草于茅蓬白屋,都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进入皇宫大内,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明朝朱棣年间,偏偏有这么一位奇女子,放着皇后不当,偏要削发为尼,那么你知道这位奇女子是谁吗?
她就是徐妙锦。
徐妙锦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之女,在家中排行第三。据说她母亲贾氏临盆的头天晚上,梦见有位红衣仙子,送给她一匹流光溢彩的锦缎。梦醒之后,小女婴就呱呱叫着出生了。
徐达对这个小女儿极其疼爱,并依据她母亲所梦,为这个小女儿取名叫徐妙锦。
徐妙锦天资聪颖,悟性颇高。由于出生在贵胄之家,从小就受到了极好的教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娴熟。
及至到了二八年华,已出落得花容月貌,玉骨冰肌。无论家世背景,还是品貌才学,都堪称百里挑一。是当时许多王孙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
徐妙锦对众多的追求者,都不屑于一顾。她沉迷在自己的诗词歌赋中,观庭前花开花落,看远天云卷云舒。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该是一位风神俊朗,才华横溢的少年。他们心有灵犀,琴瑟和鸣,共享人世繁华。
可这位理想中的王子,却迟迟不肯出现。时光如水,青春短暂。转眼,徐妙锦就到了28岁。
虽然已过了豆蔻年华,但魅力依旧不减,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目光的焦点。
此时,徐妙锦的大姐仁孝皇后去世。徐妙锦一袭素衣,跟在一大帮亲属后面,去皇宫为姐姐送行。
朱棣见自己这个小姨子,长得颇像姐姐,而且举手投足,比姐姐更有风度和气质,不由得就动了心。
徐妙锦回家没多久,就接到了朱棣的圣旨,要她进宫填补皇后空缺。
当时,徐达已不在人世,贾夫人听说要让自己小女儿进宫,封为皇后,心里很是高兴。一门能够出两个皇后,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
怎奈徐妙锦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谨守君臣之义,深谙顺逆之理。她没想到,朱棣这么荒唐,亡妻尸骨未寒,就打上了别的女人主意。她以自己患上了天花,“面有麻坑”为由,拒绝接受圣旨。
前来宣旨的女官十分为难,只得硬着头皮回宫复命。
朱棣并不死心,他又三番五次下旨,要徐妙锦进宫。
徐妙锦一见这种情况,为了不连累家人,就给朱棣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语句婉转,一再反复强调,自己天性平淡,不适宜宫廷生活。并表示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削发为尼,远离红尘,常伴青灯古佛。
朱棣看完信件后,黯然神伤了好一阵子,当他想起该换另一种方式,不能老下圣旨,强迫人家入宫时。派出去做徐妙锦思想工作的女官回来报告,说徐妙锦已经剃度出家,成了地地道道的尼姑。
朱棣深感惋惜,但又无可奈何。他怕逼急了,心高气傲的徐妙锦再寻短见。那样,自己的遗憾就更大了。
朱棣想不明白,自己一言九鼎,富有四海,相貌堂堂,为什么徐妙锦竟对自己无动于衷。
历史行到这里,真的绽放出一朵奇葩,一个是唯我独尊的帝王,一个是傲骨铮铮的红颜,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魂牵梦萦,不肯放手。一个流水无情,不肯就范。
就这样,朱棣的皇后位置一直空悬着。对外,朱棣声称难忘仁孝皇后。对内,朱棣在心里一直在等待着徐妙锦回心转意。
这一等,就是17载的寒来暑往。
朱棣内心深处,没有一刻放下过对徐妙锦的向往,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珍贵。
朱棣多想有一天,会看见徐妙锦,看见她袅袅婷婷地向自己走来。
直到朱棣驾崩,他也没等来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身影。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对自己的这位小姨十分好奇,便宣徐妙锦进宫觐见。
此时的徐妙锦,尽管已不再年轻,但仍旧仪态万方,清秀似仙。谈吐端庄持重,气质超凡脱俗。令满朝文武百官,无不肃然起敬。
明仁宗下令,徐妙锦在宫中一切用度,规格等同于公主。并派了几名宫女,每天服侍她。
徐妙锦对宫中一切,并无兴趣,她每日只是专心研习佛法,潜心念佛。偶尔弹弹古筝,画幅书画。
1440年,徐妙锦无疾而终,面容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1岁。
徐妙锦圆寂后,按照僧尼习俗选择火葬,按照她的临终遗嘱,仁宗派人将她的骨灰,埋在了徐达墓地旁边。徐妙锦的生平事迹,不便于载入正史,都被刻在了墓志铭上。
徐妙锦出家的尼姑庵,后来改名叫做“皇姑庵”,地点就在南京雨花台后面的山上,只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踪迹。
徐妙锦是古往今来,不折不扣的奇女子,她甘心忍受一辈子的孤寂,也不愿委屈自己,与所不爱的帝王同枕共眠。对荣华富贵,她不屑一顾。对母仪天下之尊,她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心。她的事迹,虽然正史上找不到,但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却多得俯拾皆是。
历史不会淹没这样一位有勇气、有骨气、有思想的不平凡女性。她风华绝代,她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