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说过对韩信有三不杀 吕后为何还敢私自杀韩信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07)320

还不了解:刘邦夫妻和韩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曾承诺永不治罪于韩信,为何吕雉会抗旨私自除了韩信?

公元前197年,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汉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当时的汉庭向外传递出一个绝对重磅的消息,那就是在高祖刘邦外出征战的时候,皇后吕雉伙同重臣萧何将声名远扬,有“国士无双”之称的大将军韩信诱入宫中,以谋反的罪名将其用竹尖残忍的杀死了。

要了解,韩信在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方诸侯,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之前刘邦承诺过永不会治罪于韩信,那么吕雉为什么会抗旨不遵,将国家重臣杀掉呢?

刘邦说过对韩信有三不杀 吕后为何还敢私自杀韩信

一、韩信的能力

1、刘邦之一次在大事上栽跟头

其实这一切还要从刘邦和韩信的相识相知说起,楚汉战争中,韩信在萧何的举荐下逐渐崭露头角,很快将刘邦的诸多对手一一击败,这让韩信功勋卓著,军中威信极盛。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从表面上看,楚地比以前的齐地更加富裕广袤,韩信是被加封了,但是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该对谁怎么样心里自然有数。韩信到楚地有一个条件,就是释放手中的兵权,如果目的达成,刘邦重掌兵权,韩信也可以过上一个安稳的生活。

可是事与愿违,韩信偏偏是个不安分的主,到了楚地不到半年,就组建起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大军,这让刘邦想起了种种往事,心中极为不安,都是些什么事呢?

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进行对峙,这个时候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说自己可以去游说齐王称臣,当时的刘邦兵源紧张,听到这个 *** 自然乐于尝试一下。

就这样,郦食其去到了齐国,可就在双方谈判,齐国也要妥协的时候,韩信却趁其不备一举将齐国攻陷了,照理说这也是件好事,省去了对齐王的诸多安抚,直接将齐地拿下。

但是刘邦可不这样想,此时他和项羽交战正酣,而且处境十分艰难,韩信不去救援偏偏要去打齐地,这就是在明摆着要挟自己封他做齐王,最后韩信如愿以偿被册封为齐王,但两人的恩怨也就此结下了。

刘邦说过对韩信有三不杀 吕后为何还敢私自杀韩信

2、刘邦一直的心病

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也是关键的一战:垓下之战,在战役打响之前,刘邦和韩信、彭越等人已经商量好对项羽进行合围了,但是到了最后阶段,韩信他们就是按兵不动,这个时候刘邦着急了,于是问张良如何是好。

张良告诉刘邦,这个时候要对韩信、彭越等人进行加封了,刘邦欣然同意,可到了这个时候韩信还是不动,于是就有了刘邦承诺永远不治罪韩信,也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韩信在得到加封和承诺之后终于出兵,这才让项羽大败自刎,刘邦得到天下,虽然最后刘邦成了赢家,但实际上是被韩信将了一军。

韩信在当上大将军之后,有三次都被刘邦不同程度的掠夺了兵权,可每次刘邦做完这些工作,用不了多久韩信又会招募出数十万大军,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汉营内部一直就流传着韩信要自立为王的传言。

韩信这个人“兵仙”的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他真是有“兵变”的本领,哪怕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到了他的军营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支精锐部队,这个本事在乱世那可以创造不朽的功勋,但到了和平时期这就成为了帝王的心头大患。

刘邦在当上皇帝后,有无数个日夜都在韩信造反的噩梦中惊醒,他总是在想怎么去处理韩信,这个时候陈平为刘邦献出了计策,那就是诱捕韩信,请其入京后降为淮阴侯。

二、韩信之死背后的真相

1、吕雉和萧何的诱杀

陈豨造反之后刘邦亲自率兵出征,当时韩信以身体不好为由没有随军,在朝廷中被任命监国的是吕雉和萧何二人,吕雉说查获到了陈豨发给韩信相约一同造反的书信。这个消息有人说是真,有人说是假,可是对于吕雉来说真假根本就不重要,因为她要为丈夫刘邦彻底去除掉韩信这块长久以来的心病。

吕雉和萧何商量后决定,先让萧何出面想办法将韩信诱骗到皇宫中,这个时候吕雉再出面主持大局,将韩信问罪斩杀。韩信虽然有些犹豫,但是想到刘邦曾经立下过“三不杀”的承诺,于是壮着胆子进了宫。

可韩信也太高估所谓“三不杀”承诺的分量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免死金牌,吕雉但凡想要杀人,什么 *** 和理由找不到呢?

宫殿看不见天,吊起来也看不见地,世界上也除了利器能杀人外,竹尖也一样可以把人扎的千疮百孔。就这样,吕雉在所谓的没有抗旨的情况下彻底将韩信给铲除了,也为刘邦解决了一个 *** 烦。

刘邦说过对韩信有三不杀 吕后为何还敢私自杀韩信

图片:吕雉剧照

2、韩信到底冤不冤

对于韩信的死,有人说他太冤了,也有人说他简直是死有余辜,说实话,从楚汉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奇袭齐国这件事上,就能看出韩信有胁迫的味道,也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嫌疑,这一点别说刘邦了,项羽都看得明明白白,否则也不会派出蒯通去说服韩信。

根据史料记载,在韩信临死之前还高喊当初后悔没有听劝自立为王这样的话,这在封建时代可不是忠臣良将能够说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韩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完全没有后悔过的。

当初韩信之所以没有自立,并不是他没有这个想法,而是他反复挣扎,反复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因为他当时没有经济来源,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刘邦没有竞争力。

虽然名义上,他是齐王可以和刘邦这个汉王平起平坐,事实上在所有人眼中他还是刘邦的部下,刘邦是个地地道道的驭人高手,如果他认为控制不了韩信,断然不会赋予这么多的恩赐和承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7/8684.html

“刘邦说过对韩信有三不杀 吕后为何还敢私自杀韩信” 的相关文章

孙乾: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幕僚,其待遇仅次于糜竺

孙乾: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幕僚,其待遇仅次于糜竺

孙乾(?-约215年),字公祐。北海郡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不久后便病逝。人物生平随从周旋孙乾...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是韩信吗 这位诸侯才是真正的人

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是韩信吗 这位诸侯才是真正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刘备当初没有实力和地盘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选择刘备

刘备当初没有实力和地盘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选择刘备

对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世人公认的智者形象代表。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在他的辅佐下,刘备阵营迅速崛起,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到与曹操阵营、孙权阵营分庭抗礼,三足鼎立。因此,诸葛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