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详解其迁都原因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11)370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明成祖正沉浸在新都北京刚刚建成的喜悦之中,没想到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阵迅雷过后,内侍急 急来报,说奉天、华盖、谨身三个大殿遭雷击起火,成祖站在大雨中, 眼睁睁看着新修的宫殿化为灰烬。第二天,面对三大殿的断壁残垣, 明成祖心中顿生疑惧: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上天用这种办法警示我?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令,让大臣们谈谈其中的缘由及补救办法。 没过多久,一道道奏疏送到了他面前。成祖拿来翻看,越看越不高 兴。当看到礼部主事萧仪的奏疏后,不禁脸色铁青,拍案大怒,当即 下令把萧仪抓进大牢,不作审讯,便将萧仪处死。萧仪在奏疏里说了些什么话?成祖为什么这样恼火?这还要从明朝迁都的事情说起。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详解其迁都原因

朱元璋称帝后,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都城,称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称北京。很多大臣不同意以南京为都城,有的主张建都关 中,有的提出建都洛阳或开封,也有人提出建都于北平(今北京)。朱元璋以为新建都城,耗费太大,所以不予采纳。不过他对于建都南京也不太满意,于是把自己的老家临濠(后改称凤阳)定为中都,兴工营建。临濠根本不适合做首都,大臣刘基等极力反对,大规模营建工程 被迫停止。不久,朱元璋又派太子朱标到关中、中原地区考察。朱标巡察后认为,建都洛阳最合适。后来朱标死去,这事就此作罢。但大臣们仍不时提起迁都的话题。

成祖夺得帝位,进人南京后,面对建文帝坐朝起居的地方,左看右看都不顺眼,迁都之意遂决。将都城迁到何处呢?几个聪明的大臣们早已看出他的心思。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平定天下,由外藩入承大统,对其起事发迹之地都是格外重视,北平乃陛下承运兴王之地,应该遵从太祖皇帝营建中都的制度,立北平为京都。”成祖听了,连声说好,马上下诏,将北平改作顺天府,建为北京。因为成祖常住在那里,所以又称作“行在”。

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争,北平一带经济凋敝,人口稀少。怎么样让 这里尽快繁荣起来呢?成祖下令将那些判处流放以下刑罚的人迁到 北平附近,开垦荒田。把苏、松、常、镇等十几个府和浙江、江西、湖广等九个省的富民迁到这里,五年之内减免差役。又多次从山西太原、平阳等地迁徙民众数万户,招揽各地游民十几万户,安置在北平附近,免费为他们提供农具、种子。对于迁来北平的大批工匠,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没过几年,北平人口大增,经济也繁荣了起来。

北平曾是辽朝的陪都,后称南京。金朝也曾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称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过几朝的营建,北平的城市规模已相当可观,只是宫殿建筑等均已破败不堪。永乐四年(1406 年)闰七月,成祖下令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酌南京城池宫殿规制,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个部分,重新扩建北京城。永乐七年(1409 年)至十五年(1417年),成祖三次巡察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在筹划迁都的过程中,成祖最担心 的是北京缺粮的问题。中央官僚机构要迁来这里,还要部署大批军队驻守,而当 时的粮食主要产地在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要把南方的粮食及其他物资运来北 京,陆路运输是不行的,成本太髙,且没有保障。永乐九年,成祖令宋礼主持开 挖疏浚元朝的运河。宋礼重开会通河,解决了山东段运河的水源问题。十三 年,陈瑄开凿淮安附近的清江浦。此后漕运畅通无阻,南粮北运的问题解决了。至此,北京作为京城的条件完全具备,成祖也就常住北京,让太子住南京监国。

一天,成祖视察北京城,负责营建的臣工上奏说北京这地方,有山有河,土地肥沃,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可真是天府之国。现在河道疏通,漕运无阻,商货 辐辏,财货充足,真是建都的好地方。”六部大臣们也都上疏说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关,西峙太行山,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制四夷而制服天下,真是帝王万世之都。当年太祖髙皇帝削平海宇,把这个地方分封给陛下,期待的就是这一天啊。”成祖迁都北京的重要目的是抵御蒙古族,加强对北方各民族的控制。大臣们的这些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里。成祖听了,乐不自胜,下令抓紧营建,尽快迁都。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详解其迁都原因

永乐十八年,北京的郊庙、宫殿均已落成,成祖见时机成熟,乃下诏以北京为京师。可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年,耗费巨资修建多年方才完成的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却被一场大火烧毁。这真让朱棣心烦。这时,大臣们又议论纷纷,把这事和迁都联系在了一起。

萧仪更公然说北京偏远,不宜建为京城,而且营建北京, 劳民伤财,引起上天震怒。成祖营建北京十余年,且已公开宣布以此为都城,大臣们还敢公开反对,一怒之下,把萧仪下狱处死,并训斥那些反对迁都的人说当初确定北京为都城时,我已和大臣们反复商议,很久才下定了决心,并非轻率之举。你们反对建都北京,乃是书生之见,哪里懂得英雄的谋略呢! ”就在这一年,永乐十九年,成祖宣布定都北京,将原来的京城改称为南京。从此,北京成为明朝的都城,迁都的议论也就慢慢停息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7/9335.html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详解其迁都原因” 的相关文章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还不知道:孙权死后,东吴七年之间,为何爆发三场政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52年,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病死,终年71岁。随着孙权的离世,此后的东吴政权走向衰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吴内部不断爆发政变,在短短的七年之间,居然爆发了三场宫廷政变,不仅辅政大臣惨遭灭门...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还不知道:雍正与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人自古就有虎父无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名言,这表明着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天生有种默契在里面,这可能得益于孩子身体里有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但是貌似父亲与孩子之间天生...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才诸葛亮。在诸...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基础。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斯在秦朝的历史颇为励志。李斯是秦朝后期有名的人才,可以说是嬴政的左膀右臂。秦始皇没有死的时候,李斯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秦始皇一死,他先是被人胁迫,后来遭排挤,最后被腰斩,李斯的晚期,正...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妺喜为什么被称为红颜祸水?她有哪些事迹?

妺喜为什么被称为红颜祸水?她有哪些事迹?

妺(mò)喜,嬉(喜)姓,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桀的王后妹喜,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历史上的记载也是非常少的,可当你听到这样的标签,“红颜祸水第一人”,“中国历史记载亡国王后第一人”,“千古狐狸精第...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就是他开创的。他不仅在唐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还对文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