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品行兼备,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
扶苏品行兼备,为什么秦始皇为什么更喜欢胡亥?可能父亲喜爱幼子是人之天性,连始皇帝也不能例外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嬴政是始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父亲。就始皇帝与胡亥的关系而言,首先是父子亲情。 在家天下的父子继承体制之下,政情由亲情延展生出。帝王的隐私,就是国事的隐情;国家政情的隐秘,常常须要到帝王亲情的隐私处去寻求。
一、幼子可爱的人之常情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儿子,他三十一岁生下胡亥之后,大概就没有生育了,可能身体出了毛病,生殖系统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是机能性障碍。俗话说,幺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身在高位,逼宫抢班的危险,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当其冲的提防对象,就是最近的继承人。父子继承的体制下,长大成人的亲骨肉,越是能力强,越是力量大,越是有逼迫的危险,也越是容易成为猜忌的对象。
与此相反,幼子继承的可能性最小,利害上没有逼迫的可能,年幼天真,与父亲的关系多是难得的真情,不仅没有嫌猜,常常滋生格外的爱怜。格外的爱怜,生于平民之家,不过是人间的亲情;生于君王之家,往往衍生成王位继承的政情。历史上,老父爱幼子,废长立幼的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曹操、袁绍、刘表……简直可以写一部废长立幼的专门史。
二、胡亥顽皮直率的天性
胡亥之所以格外受到父亲的宠爱,也出于他可爱的性格。胡亥其人,本来是没有政治抱负也没有政治野心的青年,卤莽而顽皮。
《新序》中,留下了这样一个战国故事。胡亥还在做王子的时候,始皇帝设酒宴招待群臣,胡亥与诸位兄长一道得到酒食的赏赐,临席完毕,诸位公子纷纷退席。古人席地而坐,就像现在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一样,入席脱鞋,出来穿上,脱了的鞋都放在门外。胡亥最后一个出来,大概是喝了点酒,又受了宴会高兴劲儿的熏染,很有些兴奋,看见满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一时发了猴性,将看起来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脚。诸位兄长无不叹息云云。
《新序》是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所编辑整理的古代故事集,而这种古代故事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史料之一。
这个故事,《史记》中没有,可能是现有古籍中有关胡亥少年时代的唯一记载。胡亥的诸位兄长,从扶苏、公子高到公子将闾兄弟,都是比较规矩的人,或许与始皇帝对子女的严厉有关,也许与他们母亲的管教有关。
胡亥与诸位兄长不同,敢闹事,不时搞点恶作剧。他的这种性格,用贬斥的话来说,是不懂规矩的恶少;用平和的话来说,是调皮捣蛋的顽童。也许,正是因为他个性比较直率莽撞,年纪又最小,才得到了始皇帝格外的喜爱?
三、胡亥没有政治野心
前面我们讲过,始皇帝突然死于巡游途中,赵高策划沙丘之谋,劝诱胡亥销毁始皇帝的遗诏,取代扶苏,抢班夺权。这件事情,一开始被胡亥一口回绝。胡亥说:“父皇的安排是当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儿子。父皇去世,不言封赏诸子,我作为儿子没有多话的余地。”可谓干脆利落,毫无恋念政治权力的思绪。 胡亥没有政治野心的特点,在他做了皇帝以后仍然没有改变。
他即位以后,多次显露出生命苦短、及时行乐的心理倾向,他曾经感叹说过:“人生在世,宛若乘坐六马快车驰过缺隙,转瞬即逝。”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方才二十岁。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为什么产生如此超前的人生迟暮感,实在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事情。
胡亥的人生观,是追求人生的享受,满足自然生命的快乐,与政治权力和政治功业完全无缘。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人生观,相对于父亲辉煌伟大的政绩而言,胡亥更多地关注的是父亲的生命和健康。他的这种关注,出于他的真情本性,直率而不加掩饰。想来,胡亥的这些特点,对于陷身政治旋涡中心的始皇帝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抚慰,或许最能使始皇帝感受到父子间的真情,从而对胡亥生出格外的怜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