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之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得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手下的副将。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失败,宋江前去支援,丁得孙被吕方、郭盛所捉,归降了梁山。梁山大聚义中排第79位,对应天罡地煞星号为地速星,任步军将校。梁山受招安后,丁得孙参与了“征四寇”的战争(百回本为征辽、征方腊)。征讨方腊时被毒蛇咬伤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丁得孙忠于宋王朝,多次随宋江出征,一心等待招安。面颊连项皆伤疤,马上会使双飞叉;入得梁山来聚义,征战疆场多厮杀。丁得孙被称之为中箭虎,可见他即使是满身伤痕也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有些拼命三郎的味道。吴用点评张清时说,张清勇猛,全仗二人为其羽翼,其实这话一点不假,想想,二人可能自身武功并不是多出色,但与张清的配合,绝对是一流默契。
丁得孙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
人物生平
人物背景
丁得孙首次出现是在《水浒传》的第70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除在金圣叹修改并评点的贯华堂七十回本中此回为第69回外,各主要版本情况都基本相同。
为了决定谁来担任梁山寨主,宋江和卢俊义分别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宋江打下东平府后,见白胜前来汇报,原来卢俊义在东昌府一直无法取胜,因为有一员善于飞石打人的猛将张清,而他的手下副将,有两人,一个是花项虎龚旺,另一人就是中箭虎丁得孙,此人“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
出战被擒
宋江来到东昌府城下,见张清出马,丁得孙作为副将从“阵内门旗影里”的右边闪出。
张清打伤梁山多员将领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丁得孙被梁山将领吕方、郭盛截住在一边。龚旺失了兵器被捉,因此丁得孙不敢投叉攻击,只能死命抵敌吕方、郭盛。这时梁山将领燕青射了一枝弩箭,正中丁得孙马蹄。丁得孙因此被吕方、郭盛生擒。
归顺梁山
梁山众将用计抓住张清并使其归降后,张清又向梁山推荐了兽医紫髯伯皇甫端。同时宋江命人放出被俘虏的丁得孙和龚旺,说服他们归顺梁山。因此丁得孙是一百单八将中最后加入梁山的之一。
丁得孙上梁山后不久,梁山便进行了大聚义。他在石碣上排名第七十九,为“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但安排职位时,从在东昌府时的马军将领变为“步军将校”之一。
南征北战
在绝大多数版本的《水浒传》中,大聚义后便进入了梁山受招安、征寇环节,在各个版本的招安征寇故事中,丁得孙都没有太出彩的表现,主要仍作为张清的副将出现。其中在“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一回中,丁得孙是张清带领下的“哨马”之一。 而在“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两赢童贯”一回中,丁得孙更与龚旺配合,协助张清,带领三百余骑马军,打败了童贯手下的嵩州都监周信。 120回本中征田虎时,丁得孙与龚旺、李立、石勇、陶宗旺,率领步兵从后宰门杀入伪晋王宫,令田虎的太子田定闻变自刎。
人物结局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丁得孙随卢俊义攻取歙州并昱岭关,将要攻下歙州之前,丁得孙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脚,毒气入腹而死。 方腊被剿灭后,宋江等回京听封,龚旺与其他阵亡偏将(地煞)一样被追封为义节郎。
出处考究
丁得孙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