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15)440

还不了解:安禄山和唐玄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禄山深受唐玄宗的器重,为什么还要造反?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就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这样一个王朝竟然在后来经历一场战乱就由盛转衰了,自此再也没有缓过来。

这次战乱就是有名的安史之乱,而发动安史之乱的人则是我们所熟知的安禄山,说来也奇怪,安禄山在曾经可是非常受唐玄宗器重的,不仅任其节度使,还收其为义子,那这样的关系,为何好端端的在后来偏偏造反呢?其实要是了解这里面的事情,换做是你的话你也会像他一样。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01其貌不扬,却左右逢源

别看安禄山在记载中没有什么好的形象,不仅是一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长的还十分丑陋,平日里贪恋酒色,更是毫无善心,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一个恶人,但是你不了解的是这个人除了其貌不扬外,可是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

首先,安禄山出生于边境地区,所以从小就有其他的周边少数民族有所联系,而且时间长了还懂得九种语言,等到长大以后,安禄山就从事商业贸易,在这期间,他辗转于各个民族之间,以不同的商业方式给对方一些好处,这样一来,安禄山就能够有更广的人脉和支持,这些都为他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再加上安禄山能够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简直就是情商高的离谱,他不吝惜钱财,花重金给自己买个官,随后在以当前的位置继续贿赂其他的大官员,就这样一点一点越做越高,等到后来有机会接近皇帝了,安禄山更是从边境或是其他的民族寻来奇珍异宝进贡给唐玄宗,别人可能寻不到这些宝物,但是安禄山可以,怎么说也是有着曾经积攒下来的人脉,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安禄山逐渐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而做到这里还没有完,安禄山为了能够再拉进他和唐玄宗的关系,更是毫无尊严的拜唐玄宗为义父,认杨贵妃为义母,要了解杨贵妃和他可是年龄相仿,居然这也能忍,管杨贵妃叫义母,不得不说这还只是厚颜 *** ,除此之外,安禄山还经常来到皇宫之中与唐玄宗、杨贵妃闲谈,更让人惊讶的是,安禄山为了博得二人一笑,竟然拿起丝带学 *** 跳起舞来了,试想一下,一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就敢这样做,那场面简直不要太搞笑。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经过了这一番的努力,安禄山也是如愿以偿,他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有着随意进出皇宫的特权,还被封为三个地区的节度使,在朝中也是权倾中外的大臣,谁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谁能想到原来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胖子商人竟能摇身一变成为皇帝的宠儿,确实是难以置信。

02君臣猜忌,终是不得不反

可即便坐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安禄山也依旧不满足,权力的增大也让他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仅仅只是节度使已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凭借着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大军,安禄山早就有着强悍的实力作为底蕴,那接下来就是夺取皇位,将唐玄宗拉下来,自己当上这皇帝,想必这一切的安排早就在安禄山的算计之中,之前的隐忍也都是为了这最终目的。

可唐玄宗也不是傻子,朝中的大臣一个比一个聪明,安禄山的这些小动作难免会有露馅的时候,总会让人抓住把柄,更何况安禄山这般快速的晋升以及他毫无底线的求荣,肯定会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所以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就总是和他对着干,同时,也有不少的大臣向唐玄宗举报安禄山有谋反之心。

此时就算唐玄宗再傻也应该了解了安禄山的野心,虽然表面上不说,也没有什么作为,但是私底下肯定有所准备,无非就是等待一个时机,借此除掉安禄山,另一方面,安禄山也早有准备,在这之前花重金买通了唐玄宗身边的人,这样就能 *** ,而他也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多次险象环生,没有被唐玄宗抓住机会。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到了这个地步安禄山不能在等待了,迟则生变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既然已经到了双方猜忌的地步,那就干脆主动出击,这样先发制人也能够取得战争先机,果不其然,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唐玄宗还真就没来得及做好准备,他怎么样没想到安禄山居然早就积攒了这么强大的大军,所以初战宣告失败他也是被迫带了杨贵妃等一众文武百官逃离京城,暂避锋芒,这次叛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史之乱”

03盛极必衰,贵妃死,战事消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等人还在逃亡的路上,可到了马嵬坡这里,士兵发生了哗变,当时的将领要求杀掉杨国忠,杨贵妃等人,因为他们祸乱朝纲,迷惑帝王,要不是他们帝王就不会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朝堂更不会乌烟瘴气,所以这些罪魁祸首必须杀掉,否则唐玄宗难以服众,众将士也不会听从他调遣。

面对这种变相的威胁,唐玄宗为了唐代的江山大业也只能选择妥协,就这样杨国忠被士兵乱刀砍死,而杨贵妃被赐七尺白绫在马嵬坡下上吊自缢,随后唐玄宗也是重现往日英勇,带着这种悲愤和怨恨,领兵杀了回去,这才勉强平定了安史之乱。

但是,经此一战唐代的社会发展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再加上本来就有的腐败的官僚体系,国家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了,唐代的发展大不如前,要想重新回到唐太宗那样的盛世除非进行变革,可是此时唐玄宗已老,新皇登基也是无能之辈,唐代昔日的荣光再也回不来了,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败和灭亡。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04结语

总的来说,安禄山造反是有意而为之,但是也有朝中内部的问题,大臣直接的利益争夺愈演愈烈,君臣猜忌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安禄山很明显面对着一种危机的局面,他如果不反迟早会被处理掉,与其让人暗算和杀害还真就不如自己先发制人,所以说换做是别人估计大概率也会这样做,不由得感叹历史的发展总是这样毫无规则却有处处有着无法言喻的安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8/15535.html

“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对真实的诸葛亮,真如三国里那般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无论刘备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诸葛亮都能轻松化解。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始至终他都对刘备保持着绝对...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乾隆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乾隆最爱的三个女人是谁

乾隆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乾隆最爱的三个女人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一生挚爱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不仅因为“康乾盛世”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顶峰,更是因为他七下江南,与民同乐让人们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皇帝。这就给众多的小说家提供了天马行空的素材。在曾经轰动大江南北的《戏...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许褚是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勇力绝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许褚是草操的大将,虽然很少独立统领作战,但是,许褚多次在战场上救了曹操,比如,渭水之战,马超杀的曹操狼狈逃跑,在船上,许褚一只手撑着马鞍着为曹操挡箭,一只手摇橹,可以说,如果没有许褚,曹操早就死了好几回了。然而,许褚立了...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作品?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作品?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