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为何会结拜?兄弟三人拜的是谁?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21)390

桃园三结义,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歌词说尽三国众多英雄。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后世被万人追捧。因为里面有侠肝义胆的关云长,有至忠至诚的诸葛亮,当然还有众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角色。

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为何会结拜?兄弟三人拜的是谁?

《三国演义》能让很多人喜欢,还是因为里面的计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周瑜的潇洒帅气,司马懿的狡猾奸诈。这一个个的谋士,为自己的君主贡献出诸多良计,到后来才有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战争。

蜀国的事还是要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说起,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桃园义结金兰,从此关羽和张飞便一直跟着大哥刘备东征西战。那兄弟三人拜的是谁?原文早有暗示。

一、三人结拜的原因

东汉末年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最终是董卓结束了这纷争的场面。但是董卓为人奸诈狡猾,身边没有几个真正效忠他的人,再加上貂蝉的美丽,又让身边的吕布起了贼心。

本身吕布的武功就是无人能敌,于是吕布对董卓痛下杀人。正巧此时黄巾军肆虐,张飞想要跟随黄巾军镇压起义,正巧碰见了皇室后代刘备。

刘备是刘皇叔,身上流淌着皇家血脉,可是到时候已经没有了实力。但是张飞看出来他的不凡气质,硬生生的拉着他喝酒。喝着喝着,张飞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听说张飞要跟着自己走,给刘备开心的不得了。

为什么刘备会这么开心呢?因为张飞在市场上是卖猪的,有的时候还会宰羊。凭着这点小买卖,张飞有一点家底,而且还有良田十余亩。张飞对刘备可是推心置腹,跟刘备愿意用上自己的所有家当。

但是刘备看出来张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跟他在一起做事少不了操心,刘备就想再拉一个人。那这个人是谁呢?一定是有勇有谋的人,正好关羽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除了身份不好。

关羽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从小看不惯恃强凌弱的人。他曾经杀过一个强盗,从此就是戴罪之身,一直在江湖上流荡。刘备一看关羽本心善良,而且武艺高强于是拉着张飞找到关羽。

三个人聊了很久,最终决定结为兄弟谋划将来之事。空口说可不行,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三个人决定找一个地方义结金兰,从此兄弟一条心。

二、三结义拜的是谁

话说现在义结金兰的兄弟,拜的人都是关二爷。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的时候肯定不能拜自己啊,那三人拜的是谁呢?难不成拜的是空气?其实三个人拜的是谁,在原文中早有交代。

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为何会结拜?兄弟三人拜的是谁?

次日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以上都是原文内容,只要将原文翻译过来就不难发现三人拜的是谁。当时在祭拜的时候首先准备的是祭祀的物品,有牛和白马,然后焚香开始说一些誓言,说完誓言之后跪在大地便开始磕头。

那么祭拜的对象自然就是皇天后土,至于怎么没有找一个英雄来拜一拜呢?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像关羽一样侠肝义胆的忠志之士,所以只能祭拜皇天厚土。三个人义结金兰之后,三兄弟还互相拜了一拜就相当于认大哥了。刘备作为大哥,关羽次之张飞最后,从那时开始三个人就算是异姓兄弟了,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是之后的故事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和张飞在每一次战争之中都是拼命保护刘备。就连请诸葛亮出山都是关羽和张飞陪着,无论是兄弟还是臣子,关羽和张飞从未辜负过刘备。

三、结拜之后发生的故事

其实刘备作为兄弟亏欠这两个弟弟太多了,在跟曹操的战斗中,刘备军队节节败退,愣是撇下了张飞让他断后,自己跟着大军跑了。情急之下张飞跑到树林里急中生智,看着繁茂的树林命令手下摘下树枝绑在马腿上奔跑。

这样就在林子中营造出人数众多的假象,然后自己拿着长矛站在长坂坡之上,用自己的雄壮的身躯抵挡曹军。最后曹军害怕有埋伏下令撤退,张飞躲过一劫,刘备也因此有了机会重新再来。

再看张飞,面对曹操极有诱惑力的条件还是不投降。最后在不知道刘备的去向之时,对曹操提出了三个条件才愿意进入曹操的军营。其中最让人感动的一条就是,只要听见刘备的消息就必须放自己走。

曹操认定刘备不会再有消息,于是答应了关羽的条件,还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有了赤兔马的关羽仿佛战神下凡,战斗力爆表。曹操看着甚是欣慰,就在曹操以为关羽不会离开自己的时候。

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为何会结拜?兄弟三人拜的是谁?

他就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关羽辞别了曹操骑上赤兔马去找刘备。曹操自然不能轻易放他走,关羽愣是过五关斩六将重回刘备身边。关羽为什么能被世人敬仰,莫过于对刘备的忠心。

谁的身边有像关羽这样的兄弟,肯定都能非常安心。经常有人说如果不是关羽和张飞,刘备的家业肯定早都败光了。所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还有手下的忠诚。

四、总结

刘备只是因为自己有皇室血脉,便能让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子龙忠心耿耿地追随。这其中肯定有刘备自己的手段,可惜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战斗中去世。随后是张飞和赵子龙,随着这些武将的离去最后竟然只剩下诸葛亮。

刘备临终托孤,将扶不起的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刘禅到最后当然没有继承父亲的意愿,竟然投降了司马炎。可惜三国时期一众英豪,最后竟然被司马家做大,独吞了魏蜀吴。

虽然三国的故事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大家一想到《三国演义》就能想到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之情。即使没有友谊的见证人,三人仍然祭拜天地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和情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8/16450.html

“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为何会结拜?兄弟三人拜的是谁?” 的相关文章

杜夔: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擅长音律,聪明过人

杜夔: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擅长音律,聪明过人

杜夔[kuí],字公良,河南人,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他无所不能。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继承复兴了前代古乐,并有所创新。仕于曹操、曹丕之世,以通晓音乐称于世。早年任雅乐郎,汉中平五年(188年),因...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吴越两国的传奇故事,除了老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阵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差击败勾践,双方进行和谈的故事了。按照《左传》的描述,这事儿没什么可说的,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仗,吴国虽然赢了...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他好读书,也好结交士人,生活别提多平静了。不过,当重耳长大后,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引发了骊姬之乱。申生自杀后,重耳也深受其害,万不得已,只得亡命...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而汉献帝与康熙帝处境也不同。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首先,鳌拜曾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顺治主政时,鳌拜、索尼等人就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而...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