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08)400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飞鸟尽,良弓藏”讲的就是在一个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就该收起锋芒了。这句话也常常适用于古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关系,害怕功高震主的皇帝总是会对有功之臣怀有戒备之心。

哪怕是明君,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难免会有这种想法。例如李世民,他是后人公认的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为唐代的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位皇帝,在他死前也不禁嘱咐儿子要杀了一位功臣。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01

让李世民忌惮的功臣

这个人名字叫做李勣,他是隋末唐初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在隋朝末期,残暴的统治让民众苦不堪言,眼见着隋朝的统治已经日薄西山,各地的农民起义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当中。李勣便是其中一员。

瓦岗军是当时起义军队中比较有名的一员了,而李勣则是瓦岗军的一位猛将。是他在众人被隋军打得魂飞魄散的时候组织起了整个队伍,鼓舞士气让众人赶忙迎战,于是众人士气大增,便在与隋朝的战争中打下了响当当的名号。

随后,李勣和瓦岗军都投靠了李渊,成为了他的得力干将。此后,李勣更是跟着李渊南征北战,为唐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说李勣是唐朝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位开国功臣之一也是不为过的。

正因为李勣与唐朝的江山有着深深的渊源,因此他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李世民。因为古代继承皇位的向来都是嫡长子,虽说李世民也是战功赫赫,但是他不是被立为太子的人选,这难免让李世民心生怨怼:毕竟自己才是为唐朝打下江山的皇子,凭什么不让自己继承大业?

因此,李世民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并且将自己的哥哥也逼死了。为了争夺这个皇位,他还联络了朝中的不少大臣,但是李勣却以不愿意过多参与争夺皇位这一理由拒绝了。

其实这也难怪李勣这样选择,尽管李世民在当时是当皇帝的不二之选,但是毕竟最是无情帝王家,如果李勣一招不慎,那不仅仅是自己掉脑袋,这时株连九族的大罪。因此李勣在这个当口选择了明哲保身。

或许正因为这个事,让李世民看清了李勣的底线,虽说此后李世民和李勣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但是这让李世民始终是非常忌惮李勣的。

02

伴君如伴虎的李勣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开心的时候,你就是建功立业的大功臣,会被封功行赏,会被赐予金银财宝和大量的封地,但是当皇帝不高兴的时候,大功臣也可能会变成觊觎皇位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总之,在皇帝身边做事,命运如何发展全看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内。而看着对自己的态度捉摸不定的李勣,李世民更是不得不加以防范了。尤其是在自己将要去世的时候,他看着自己尚且羽翼未丰的孩子,更是忍不住立下了嘱托。

李世民明白继承自己江山社稷的李治,他虽然有继承大业的机会,但是却没有继承大业的能力,最多也就是维持唐朝的正常运转,想要在他手里再开拓一个盛世,那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李治没有经历过战乱,他生在和平年代的帝王之家,自然对于权势、谋略都没有很大的体会,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很可能在手握重权的时候真压不住一些位高权重的老臣。其实这点我们从后来武则天夺权一事也能够看清楚。

因此,他不得不为孩子的以后做打算。他认为自己尚且对李勣心存忌惮,那更别提儿子了,于是他便告诉李治:李勣这个人你是捉摸不透也镇不住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就杀了他以绝后患吧。

03

恪尽职守的李勣

只是一代开国功臣,怎么能够说杀就杀?况且李勣为人十分谨慎,不会留下任何话柄在他人口中,因此没有个服众的理由自然是没办法的。

于是李世民就建议李治,干脆给安排个看守边塞的活计,如果李勣毫无怨言的接受了,那就正好借此机会将他革职,然后远调,如果李勣没有接受,那就正好以忤逆圣意为由,将他除了。

再说接到命令的李勣,他也明白这是皇帝对自己的试探。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心甘情愿地离开了京都,到了远方去任职。在职期间,他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百姓们对他的口碑也都非常好。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看着在远方走马上任的李勣没有任何怨言,李世民和李治对于他的忌惮也少了许多。于是在后来的唐朝建设当中,李治还是将李勣调回了京都,并且请他担任了宰相一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哪怕是当上了宰相,李勣仍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尽心尽力的辅佐李治维持唐朝的运转,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的一笔。

可见,李勣在乱世之后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唐朝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和平的年代,李勣也能够尽心尽力的辅佐君王,虽说他没有在玄武门之变中明确的支持李世民,但是此后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的效力已经很明显的说明问题了。

04

总之可见,李世民对于李治的教导是非常高明的,而如何在伴君如伴虎的情况下做到明哲保身,李勣有属于自己的为官之道。而他即便是处于帝王不信任、被贬到外地却仍然能够做到云淡风轻的泰然处之,可见他是非常睿智的。

李勣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不仅仅能为我们在职场上打拼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也让我们能够学会在生活中面对逆境的时候要放宽心态。这样的为人处世,才能够在最后得到一个善果。否则的话,便会得到一个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19610.html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自雍正皇帝执政时开始,执行“密诏立储”的方法来决定皇位继承人。此后,清朝的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均出自“密诏立储”。咸丰皇帝之后的清朝皇帝,不是独子就是无子,“密诏立储”不废而废。...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明代,朱元璋效法了前朝,并给了下属大臣们很多金券和铁券。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氏政权最大的特色就是孙权统治时间很长,执掌江东有50多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二年(253年),孙吴皇帝孙亮与堂侄孙峻在皇宫设宴,邀请权臣诸葛恪赴宴。不久孙亮借故离开,孙峻于是拿出诏书,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孙峻于是命人上前将其...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刘邦如此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处死吕后来保全她?

无论是在正史里还是野史中,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就连吕后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后即吕雉,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虽然喜欢戚美人,也了解吕后的心狠手辣,但刘邦从政治上考虑,始终没有将吕后处死来保全戚姬母子。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此事。一、刘邦没有理由处死...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