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3)460

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操惜才,世人皆知,他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的确极为重视,总是想方设法让其为己所用。而孔融乃是孔子之后,身为“建安七子”之首,其人品才学更是誉满天下,那么孔融为何最后还是被曹操害死了呢?孔融才学出众的确不假,但其却是个典型的文人,其刚正不阿、言辞犀利的性格,多次触怒当权者,遇到重视自己名声之人倒还好,可遇到曹操这种人,岂能有个好下场。

孔融是典型的文人,才学出众却不谙世事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便才学出众、品行优良,故其当可谓誉满天下。然而,孔融的文人气却又实在有些太重,其刚正不阿、言辞犀利,善于修身、忠于汉室,对于不正之风和不良习气往往大肆抨击,这些固然为其赢得了极高声望,却也因不谙世事往往将自己置于绝境。

孔融可谓誉满天下

早在曹操之前,孔融便因其过重的文人“骨气”而得罪了何进和董卓,甚至因此差点就命丧黄泉。

孔融VS何进。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带着名片去表示祝贺,就因为何进门人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便将名片夺回,自行离去。这令何进及其属下极为恼怒,当即便想派剑客将其杀死,直到有人以“孔融颇有盛名,不能与其结怨,不如以礼相待,反而彰显胸怀”为名劝谏,何进这才没有追究。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孔融VS董卓。董卓独揽朝政之后,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便当面与其争辩,言辞极为激烈。这令董卓怀恨在心,虽然没有直接将其杀死,却将其举荐为北海相国,要知道当时北海国的黄巾军极为猖獗,董卓之心再也明显不过。孔融到达北海后,虽然因礼贤下士、善待百姓而赢得了“孔北海”的名号,却也因不知兵事而数次遇险,在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后,如果不是刘备所救,恐怕早已遇害。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孔融虽然有心匡扶社稷,但其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实干之能,对于刘表、曹操、袁术等公然自立的行为,他固然看不惯,但除了口诛笔伐之外,又毫无实际作为。

例如,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交战长达半年,就在城破之际,孔融竟然仍旧凭几读书,城破之后才逃往山东,妻儿全被袁谭所掳。

又如,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且多有僭越之举,其郊祀天地之举已经形同谋反,朝廷当时打算将其行为宣示天下,结果孔融却认为应该予以隐瞒,从而维护朝廷脸面。

孔融这种极重的文人气,不仅没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汉室,而且还因意气之争而将自己置于险地,正所谓“空谈误国”,而孔融则是“不仅误国,更加误己”。

孔融还具有腐儒的另一个特性,那就是自视甚高,清高的要命。对于曹操,他不仅是对其所作所为不齿,从而不愿与其为伍,更因出身而从心底看不起对方,不齿与之为伍,这也是他为何多次公然顶撞曹操的原因。

党锢之祸后士子阶层与宦官阶层势不两立

党锢之祸,孔融对曹操出身的不齿。在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和贵族因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从而与宦官发生了严重的党争事件,两次“党锢之祸”,均已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当时的士大夫集团,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被残酷镇压。然而,士大夫虽然最终失败,却赢得了文人士子的广泛同情。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再加上曹操少时便顽劣无比、不学无术,自视甚高的孔融对其自然极为反感,打心底就不怎么看得起对方。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事实上,鉴于孔融的名望和才气,曹操早年也曾想要与其保持好关系,甚至将其笼络过来,但奈何孔融根本看不起曹操,对于对方的好意根本不加理会,甚至大肆讽刺。例如曹操曾在后花园宴请才学出众的文人,孔融也在受邀之列,但是孔融却根本没有去。多次碰壁之后,曹操也就不再自讨没趣,放弃了对孔融的拉拢。

孔融与曹操的对立是全面的,这不仅是由于双方的出身导致的,更是由于两人的政治主张不同所决定的。例如在治国方面,曹操主张乱世用重典,孔融则主张应该以仁爱为主,于是曹操主张恢复肉刑,孔融则坚决反对。

而在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野心逐步彰显之后,奉行忠君爱国思想的孔融对曹操的不满更是积聚到了极点,实力上不允许他将曹操怎么样,便又玩起了口诛笔伐那一套。

建安元年(195年),袁术称帝,曹操一时奈何不了对方,便将与袁术联姻的太尉杨彪下狱,结果孔融便跑来和曹操争辩,曹操说此事乃皇帝的意思,孔融便讥讽道,“如果让成王杀邵公,周公可以说自己不知道吗?……如今却要杀害无辜之人,那么海内旁观侧听之人,谁也不会再肃敬待您了!我孔融还是鲁国一男子,明天便拂袖而去,不再来朝。”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陷邺城、屠杀当地居民,曹丕更是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知道之后便讽刺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才学自然没有孔融出众,不明白这是出于哪个典故,还专门写信求教。结果孔融回了一句“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孔融对曹操的抵触和不满可以说是从才学到人品、从军事到政治,由内而外、全面爆发,不仅对于曹操多次顶撞、讽刺,更要命的是他的这种讽刺讥讽很多都是公示于天下的,而凭借其在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影响,这种讽刺的威力会有多大?

可以说,曹操对孔融下手,实在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再加上郗虑投其所好的对孔融进行无线。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二十九日,孔融最终被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9/20439.html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齐王刘肥的儿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章后因诛诸吕定天下之功,被封为城阳王,城阳王国治所在山东省莒县,笔者正好是莒县人,有机会瞻仰城阳王刘章的相关历史遗迹,感受浩然长存的英雄气概,以成此文。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举孝廉出身,出任汝南郡功曹。拒绝司空杨彪征召,投靠扬州牧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逃往豫章郡。东汉兴平二年,去...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康熙唯一托孤大臣隆科多为何被圈禁,谁是真正害死他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隆科多是佟国维的次子,不是电视里说的是他侄子,是清圣祖孝慈仁皇后之弟,也是大清朝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唯一人。在康熙年间,佟国维为职中堂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隆科多一...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对为何雍正非要和年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去世后非要和年妃葬在一块,就连她诞下的皇子也享受特殊待遇,取名都不按弘字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两人因一场政治婚姻相遇,却不料得到一生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可惜都早夭了,雍正破例为年妃做了哪些事呢?死后如...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大立下...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