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即帝位时年仅六岁,他为什么能登基称帝?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之一位皇帝。福临六岁时便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个说法是,六岁的福临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孝庄与多尔衮的那点破事,这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因为多尔衮不可能傻到将皇位送给情人的儿子。
简单来说,福临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是多方势力角逐未果之后,为了达成政治平衡的结果。
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由于他生前没有立下嗣子,导致他的众多兄弟子侄都蠢蠢欲动。
当时的情况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其实不只有皇太极的儿子,还有八大铁帽子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郡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郑亲王济尔哈朗、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清朝早期,由于努尔哈赤时期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影响,皇太极执政时期也不得不依靠八位王爷(贝勒)来处理国事,尽管他采取了一些列加强皇权的措施,但毕竟时间不算太长,传位制度也还没有确立,所以皇太极的兄弟和侄子也是可以争夺皇位的。
但由于实力的影响,当时真正能够争夺皇位的只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代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我们一个个来说说他们的情况。
首先是代善,他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也是当时努尔哈赤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更大的,在后金和清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也曾作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去管理国家,还与儿子分别掌管着两红旗,因此他当时的地位更高,威望更大。
除此之外,代善还有硕讬、瓦克达、阿达礼、罗洛浑和满达海等人都是封授王公爵位的儿孙,这些人的存在也极大加强了代善的实力,因此他完全有机会争夺皇位。
不过,代善的缺陷是年纪太大了,当时他已经超过六十岁了,并且他之前因为招待哈达公主莽古济而得罪了皇太极,所以已经被迫退休好多年了,不太喜欢过问政事,也不是很想争夺皇位。
而代善儿子中更优秀的是硕讬和满达海,但他并不喜欢硕讬,满达海又太稚嫩,所以他也不允许这两个儿子争夺皇位。
因此,代善这一脉就彻底退出了皇位争夺战,但这不代表代善不关心谁当皇帝,他心里面是支持皇太极的儿子成为皇帝的,只不过他比较狡猾,直到最后才说出来,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其次是多尔衮,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备受努尔哈赤喜爱,也是皇太极最为倚重的兄弟之一,当时掌管着正白旗,再加上他的同母弟多铎掌管着镶白旗,所以他的势力特不容小觑。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多尔衮文武兼备,功勋卓越,所以当时在正蓝旗,正黄旗和正红旗中,也有一些宗室成员是暗中支持他的,这就让他如虎添翼了。
最后是豪格,他是皇太子的长子,也是唯一成年的一个,当时已经三十四岁了,掌管着六部中最重要的户部。
由于豪格军功卓越,才能突出,所以在八旗王公贵族中的声望比较高,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
豪格还有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本人掌管着正蓝旗,再加上皇太极生前掌管的两黄旗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也都比较支持豪格继承皇位,因此他一人就有三旗的支持。
皇太极去世后不久,随着代善主动退出皇位争夺战,皇位继承人选就主要是多尔衮和豪格这对叔侄,从实力上来豪格还略微占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两红旗旗主代善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态度就十分关键了,他们倾向于任何一方,这一方就可能会成为最终获胜者。
按照清朝的规矩,将会召开一个会议来决定皇位的最终归属,但在会议召开之前,各方势力就开始活动了。
先是多尔衮这边,代善的儿子硕讬和孙子阿达礼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劝说多尔衮提前自立为帝,但多尔衮有些犹豫,他担心惹恼其他旗主而发生 *** 。
不久之后,两黄旗的朝廷大臣索尼,鳌拜等人,以及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造访了豪格的肃亲王府,他们明确表示支持豪格继承皇位,豪格因此有了两黄旗和两蓝旗一共四个旗的支持,在实力上开始占据明显优势。
到了八月十四日,王公贵族们齐聚在崇政殿召开会议,商讨皇帝人选。
会议是由代善主持的,一开始豪格和多尔衮及其支持者就剑拔弩张,他们各自阐述了自身继位的合法性,各个旗主和大臣也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有两红旗的掌控者代善没有表态。
尽管豪格有两黄旗和两蓝旗的支持,但多尔衮对此很是不屑,因为他身后是势力强劲的两白旗,还有两个能战善战的亲兄弟,真打起来他是不怕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就想先试探一下代善的意思,便让多铎提出立代善为帝,但代善却说,豪格是皇帝的长子,当承大统;至于我,年老体衰,难以胜任!
代善的这番表态让多尔衮的心凉透了,他自知自立为帝的机会已经不成熟了,反而是豪格成为皇帝的可能性极大增加。
但是,多尔衮可不想让豪格当上皇帝,因为这样他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于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由皇太极六岁的第九子福临当皇帝。
对于豪格而言,他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要跟多尔衮硬刚下去,他绝对是最后的胜利者。但豪格生性柔弱,他担心无法战胜桀骜不驯的叔叔多尔衮,最后竟然同意了多尔衮的提议。
这是豪格人生中做得最错的一个决定,多年之后多铎就曾当面讽刺他说,当初就是因为你的懦弱而让你失去皇位的!
因为豪格的这一番表态,那些支持他的旗主立马就寒心了,尤其是两黄旗的大臣们感到十分惊恐,他们不得不转变立场,表示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就行,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保住他们的地位。
豪格为何这么容易就被大臣们放弃,如果合六旗之力,是完全可以将豪格推上皇位的,他们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这件事其实还要从豪格的私德说起了,他竟然为了个人利益杀死了妻子!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皇太极的姐姐莽古济被皇太极当做和亲对象嫁给了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嫁给代善的儿子岳讬,另一个则嫁给了豪格。
后来哈达部被皇太极消灭,莽古济与吴尔古代一同到盛京生活,但因为政治纠纷,皇太极以谋反的罪名将莽古济给凌迟处死了,并牵连到了代善,导致代善逐渐退居幕后。
豪格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前途,觉得一个谋逆之人的女儿不能成为他的妻子,所以他选择了亲手杀掉她,以此来取悦皇太极。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岳讬对自己的妻子却很好,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发誓永不分开。哪怕是后来皇太极对岳讬及其妻子进行迫害,两人也没有放弃彼此,这在当时被人们称为一段佳话。
豪格杀妻这件事虽然是政治斗争中的无奈选择,但他在私德上的缺失,也是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并在崇政殿会议上以“德小福薄”为由退出皇位争夺战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豪格的母亲并不是皇太极地位更高的五个妃子之一,所以当他主动退出皇位争夺的时候,王公大臣们也就不太愿意继续支持他了,转而支持折中的选项福临,毕竟这与选择豪格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因此,多尔衮是在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不支持的情势下,被迫放弃争夺皇位的;而豪格则是因为在两白旗不支持的情况下,再加上他性格和德行上的缺失,而主动退出皇位争夺战的。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除了豪格之外,当时皇太极活着的儿子还有七个,为什么是年仅六岁的福临呢?
皇太极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长子是豪格,次子,三子和八子早夭,四子是十六岁的叶布舒,五子是十四岁的硕塞,六子高塞和七子常舒都只有六岁,九子是五岁的福临(虚岁六岁),十子是四岁的韬塞,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更是只有一岁。
我们可以发现,皇太极的儿子还要这么多,为啥就是福临呢?
这里就要说一说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了,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因为她的身份决定了福临时才最合适的人选。
在皇太极后宫的十五位妃子之中,身份最为尊贵的是崇德元年封的五宫妃子,分别是清宁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钟木娜,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以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也就是说,如果这五个妃子有孩子,那么她们的孩子将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在这五位妃子之中,海兰珠和孝庄是亲姐妹,皇后哲哲则是她们的姑姑,其他两位妃子也都是博尔济吉特氏,都是来自于科尔沁蒙古。
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位妃子之中生下儿子并活下来的,只有布木布泰和钟木娜,他们的儿子分别是六岁的福临和一岁的博穆博果尔。
我们可以发现,豪格的母亲乌拉那拉氏不在五宫妃子之列,并且他的母亲早年还因为侮慢行为遭到皇太极的休弃。
这就导致豪格的身份在皇子之中不那么高贵了,只不过因为他年纪大,军功高,又很有实力,所以才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大热门,但他经常因为身份而感到自卑,这也是他为何以自己福薄而退出皇位争夺的原因之一。
按道理说,钟木娜的身份比布木布泰高,多尔衮应该推荐她的儿子才对,但钟木娜有个减分项,那就是她曾是察哈尔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晋。
林丹汗死后,钟木娜带着部落投降皇太极,皇太极为了得到她的财产,以及出于安抚蒙古部落的考虑,这才娶她为妻并刻意提高她的地位,让她居于五妃中第三位,但实际上皇太极并不那么宠爱她,她在清朝的根基也不那么深厚。
而布木布泰则不一样,她虽然在五妃中排名最末,但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特别早,并且她的家族跟爱新觉罗氏也更为亲近,她的姑姑还是皇太极的皇后,姐姐海兰珠当年更是皇太极的宠妃,这就让她的优势相比于钟木娜更大了。
而且从皇子的年纪来说,福临虽然年龄不大,但好歹有六岁,还十分聪明懂事,但博穆博果尔却只有一岁,连走路都走不稳。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福临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多尔衮而言,他之所以选择一个年幼的孩子成为皇帝,其实是为了让他成为操控政权的人。
因为一旦六岁的福临继位,那么多尔衮必将成为辅臣大臣之一,以他手握两白旗的实力而言,这是毫无疑问的。其他辅臣大臣也只能是豪格叔叔辈的代善和济尔哈朗了,手上只有正蓝旗这一个旗的豪格则一定会被排除在外。
而多尔衮之所以选择福临,或许并不仅仅是以上原因,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现实,布木布泰曾进行积极谋划,她或许早在崇政殿会议召开前就说服多尔衮将立福临为帝作为第二方案了,而条件则是多尔衮成为辅臣大臣总揽朝政。
但要说孝庄为了顺治帝委身于多尔衮,这件事不太可信了,也缺乏史料支撑。
顺治帝继位之后,多尔衮,代善和济尔哈朗成为辅臣大臣,但由于济尔哈朗不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所以他很识时务,说有啥事都先禀告多尔衮,也就是主动让权了。
还有代善,他本来就不怎么管事,因此也逐渐被多尔衮边缘化了。
久而久之,多尔衮就成为了唯一的辅政大臣,然后又找机会将豪格给收拾了,他就此成为了大 *** 正意义上的皇帝,但他并没有选择废掉顺治帝,这或许跟他无子有关。
总结一下,因为豪格的柔弱和不自信,导致他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失去皇位;而多尔衮为了将自己的利益更大化,提议让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各方势力也都能接受,福临因此顺利登基为帝。
让一个六岁的孩子成为皇帝,看似是太不合理的选择,但好在福临长大后还是比较有作为的,也算是误打误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