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被刘邦夺取兵权时,韩信为何不反抗?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7)300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刘邦先后两次夺去韩信兵权,按照记载来看,当中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极为顺利。按理来说,韩信虽然是刘邦麾下,但士兵却是他亲自招募和训练的,统兵数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为何就没有任何人予以反对呢,这的确令人疑惑?我想,除了韩信丝毫没有反心之外,更为主要的应该是刘邦在用人方面的智慧。

刘邦为什么先后两次夺去韩信兵权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这两次是如何夺走韩信兵权的。

1、之一次,成皋之战后。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趁着项羽率兵东去攻击彭越的机会,因病向北重新占据成皋。项羽击败彭越后,得知刘邦重夺成皋,立即引兵向西,重新围困成皋。刘邦不敌,与夏侯婴同乘一辆车逃出成皋。而此时,韩信和张耳已经攻下赵代之地,拥有了一定实力,且就驻扎在距离刘邦不远的修武,刘邦战败之际,对韩信和张耳的按兵不动极为恼怒,于是他“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史记·高祖本纪》)。之后则令张耳、韩信返回赵地重新招募士兵,再由韩信引兵向东攻打齐国。

被刘邦夺取兵权时,韩信为何不反抗?真相是什么?

2、第二次,垓下之战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后,项羽于乌江边自刎而死,楚汉争霸至此告一段落。鉴于韩信之前在攻下齐地后,曾请封齐王,且在刘邦下令追击项羽之际,韩信并未奉令率兵赶到,导致刘邦在固陵之战被项羽击败,这令刘邦对韩信起了戒心。于是在击败项羽之后,他“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史记·高祖本纪》),又一次夺去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对于兵权被夺似乎毫无办法

从史料记载来看,刘邦先后两次夺取韩信兵权都极为顺利,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和反对,似乎只是一句话就令韩信交出了兵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之所以刘邦夺取韩信兵权如此轻易,应该主要源于这两个原因。

1、韩信忠心。对于刘邦,韩信似乎从来没有起过反叛之心,即使是在占据齐地、远离刘邦的情况下,不论是项羽派武涉对其进行游说,还是手下齐人蒯通对其进行劝解,他始终没有升起过反叛之心。至于到底是韩信从没有过反叛之心,还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自立的实力,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韩信的态度却明确的向手下将士们传达了一个信号,他韩信是忠于汉王的,这种情况情况下,面对汉王刘邦亲自夺取兵权,他手下就算有所不满,又岂会表现出来?

被刘邦夺取兵权时,韩信为何不反抗?真相是什么?

2、手中无将。这应该是另一个让韩信尴尬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刘邦的驭人之术造成的,他虽然用韩信,但也防着韩信,尤其是当韩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能力之时,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敢将赌注压在对方的忠心上,肯定要有所防范。而刘邦对于韩信的防范,就在于其手中的将领,韩信手下的将领基本都是原丰沛集团,乃是刘邦真正的嫡系,有这些人在,一旦韩信表现出异心,恐怕立即就会被架空或陷入到内斗当中,这恐怕也是韩信始终没敢自立的原因所在,这种掺沙子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两个原因的存在,刘邦才敢大摇大摆的进入韩信军营夺取其军权,且没有遭到任何反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9/21197.html

“被刘邦夺取兵权时,韩信为何不反抗?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孙权死后东吴发生三场政变 东吴政局为何如此混乱

还不知道:孙权死后,东吴七年之间,为何爆发三场政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52年,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病死,终年71岁。随着孙权的离世,此后的东吴政权走向衰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吴内部不断爆发政变,在短短的七年之间,居然爆发了三场宫廷政变,不仅辅政大臣惨遭灭门...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还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还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对诸葛亮死后,为何要在口中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小时候每次看到诸葛亮身死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地流泪,不想诸葛亮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离开人世。不过在悲伤之余,又非常好奇,...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