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乙有哪些趣闻轶事?据说他定名了万年历
祖乙,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滕,别称子胜、祖乙、且乙,商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商王河亶甲之子,河亶甲死后,继任君主之位,在位19年,去世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其子祖辛继位。 庙号商中宗。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祖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趣闻轶事
龙腾之地
祖乙在位时,他为了带领商人寻找更好的宜居城市,派人向北,到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寻找宜居之地。在一个叫邢的地方,发现一条龙鱼。众臣报请祖乙,认为那里必将成为龙腾之地。祖乙于是迁都于邢 ,并派专人饲养龙鱼,对其朝夕礼拜。祖乙利用邢有利条件发展农牧业,使商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国运中兴。因风水大臣说:龙在则兴,龙亡则水淹。结果龙死后,祖乙迁走,邢遭洪水淹没。
万年历
祖乙在位时期,有名樵夫唤做万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完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著树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到家后,万年就设计一个“日晷仪”。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又失去效用。
有一天,万年在泉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后,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 *** 来计时。这么一来,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万年就带着自制的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觐见商王祖乙,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壶亭,又派十二个童子供万年差遣。从此以后,万年得以专心致志的研究时令。过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了解万年制历的情况。万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听后,非常忐忑不安,他担心制出准确的历法,得到祖乙重用,直接的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阿衡就以重金收买一名刺客,准备行刺万年。无奈万年全心研究时令,几乎从不离开所住的日月阁。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静之时,挽起箭射杀万年。只听得嗖的一声,一箭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应声倒下。童子们高喊抓拿刺客,守卫的兵士及时抓住刺客,将他扭送祖乙。 祖乙问明是阿衡的诡计,就下令将阿衡收押,亲自到日月阁来探望万年。万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给祖乙:现在申星追上百星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祖乙定个节名!祖乙说,春为岁为,于是定名春节。当时祖乙见万年为了制历,日夜劳瘁又受箭伤,心中不忍,就请他入宫调养身体,万年答道:“多谢天子厚爱,只是目前的太阳历还是草历,不 够准确,要把岁末尾时也闰进去。否则,久而久之,又会造成节令失常。为了不负众望,我必须留下来,继续把太阳历定准。”又经过数十个寒暑,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当他把太阳历献给祖乙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祖乙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日晷漏壶
据说万年还发明日晷仪和漏壶,用以计时。这种说法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但没有史料根据。因中国关于日晷仪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隋书·天文志》,其中提到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95年)发明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 而漏壶的使用据《周礼》记载,夏朝时就有。
人物评价
祖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孟子将他列入商朝“贤圣之君”中。《孟子·公孙丑上》记载:“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其中包括商汤、太甲、太戊、祖乙、盘庚和武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也记载:“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