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靠的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24)451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263年8月,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曹魏总共派出了18万大军。当然,这18万大军一开始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来进攻蜀汉。其中,邓艾率领3万多兵马,进攻沓中一带的姜维,诸葛绪率领3万多兵马,负责堵截姜维,防止姜维回防蜀地,至于钟会,则率领10多万大军,以此正面进攻蜀汉的门户——汉中。

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靠的是什么?

结果,钟会顺利突破了汉中防线,可是,诸葛绪却没有拦住姜维。于是,钟会趁机兼并了诸葛绪手中的兵马。在此基础上,钟会直接执掌了15万左右的兵马,这也为钟会最终造反埋下了伏笔。不过,虽然钟会拥兵15万,却被姜维挡在了剑阁一带,迟迟无法兵临成都。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凭借一座剑门关,为何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

首先,在魏灭蜀之战中,远在沓中的姜维,先是邓艾交手,然后甩开诸葛绪,从而赶在钟会之前来到了剑阁。而就钟会来说,握有15万兵马,却迟迟无法突破剑阁防线,这也是邓艾能够后来居上,立下灭蜀大功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如果钟会顺利突破剑门关这一道关隘,根本就不需要邓艾冒险偷渡阴平了。在剑阁之战中,防守一方的姜维最多拥有5万兵马,这是因为蜀汉总共只有10万兵马,这10万兵马分布在各个要地,加上都城成都还留有一定的预备兵马。因此,姜维在剑阁能动用的兵马,最多只有5万人。

但是,凭借着这5万兵马,姜维却让钟会的15万兵马寸步难行。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剑门关确实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完全可以和函谷关、虎牢关等相提并论。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

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靠的是什么?

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剑门关处在崇山峻岭之间,是汉中到成都的重要通道。在剑门关的两侧,都是险峻的高山。在此基础上,姜维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守住这座关隘,那么,剑阁之外的敌人,就很难突破这道防线。也即钟会虽然有15万大军,但是,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一下子只能动用数百上千人,根本无法将兵力上的优势发挥出来。

同样的道理,姜维的兵马虽然只有5万人,约为钟会大军的三分之一。但是,姜维兵力上的短板,已经被剑阁的地形优势所掩盖。在汉末三国时期,只要步兵、骑兵、水师等兵种,本来就很难逾越这些易守难攻的关隘。此外,钟会大军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仰攻,也即从低处向高处进攻,这本来就是事倍功半的进攻方式。

因为钟会一方处在低处,在攻打剑门关的时候,需要更大的消耗,而姜维作为防守一方,完全可以借助于弓箭等器械,以此更大程度杀伤对方。在损兵折将之后,钟会大军因为攻关不克,只得暂时引兵后退,而姜维则继续据守。一定程度上,此时的曹魏大军,可谓处于 “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又是前狼后虎、进退维谷的僵局。钟会屡攻不下,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加上魏军粮食不继,军心开始动摇,这让钟会的手下已经开始担心前功尽废了。

不过,在钟会和姜维相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邓艾却创造了古代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对于邓艾来说,提出了偷渡阴平的建议。在邓艾看来,自己在进攻涪城的时候,如果姜维从剑阁赶来救援的话,那么剑阁势必防御空虚,钟会可以顺利突破剑阁防线。如果姜维不来救援涪城,则自己可以顺势直指蜀国都城成都。

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靠的是什么?

最后,在邓艾偷渡阴平后,姜维并没有回师救援了。一定程度上,这或许是因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手中,还握有一支御林军,足以抵挡偏师突袭的邓艾。况且,姜维牵制钟会的15万大军,本来就容许其分兵支援后方。但是,让姜维失望的是,诸葛瞻并没有据险而守,反而主动出击,和邓艾大军展开正面较量。于是,邓艾成功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进占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当邓艾兵临成都之后,蜀汉兵多在剑阁,而成都兵少。所以蜀国君臣闻魏军到来时,皆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向南中地区,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谯周这位老臣则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

对此,在笔者看来,不管是先逃往南中,还是投靠东吴,实际上都会带来一定的转机,也即当时的蜀汉,并不是到了非投降不可的地步了。因为钟会的15万大军需要巨大的粮草消耗,而蜀地道路艰险,诸葛亮的几万兵马都经常因为运粮困难而退兵,所以,只要再拖几个月的时间,这场战役完全会有转机的。可惜,后主刘禅没有负隅顽抗,而是向邓艾归降。直到后主刘禅归降时,钟会依然无法突破剑阁防线,因此,后主刘禅这才下诏给姜维,命令其放弃抵抗,从而让姜维前期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9/22422.html

“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能挡住钟会15万大军,靠的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凉州刺史耿鄙...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被杀后,刘墉和纪晓岚的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大家都知道,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大贪官。当然,提到和珅,大家肯定会想到刘墉和纪晓岚这两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刘墉和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他们都是为官清廉,不愿与和珅同流合污。我们现在看一下和...

王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王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达,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1350年,是明成祖时期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还是优秀的诗词达人。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与解缙、王璲、王洪、王偁并称大明";东南五才子";。然,...

王希孟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王希孟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王希孟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宋徽宗做皇帝并不称职,他在位时昏庸无能,朝中奸人当道。因此在他统治时期,时局动荡,起义不断。再加上金人入侵,而他不仅拿不出相应的策略,还任由佞臣胡作非为。因此,吏政更加黑暗腐败,军队也毫无斗志。不过,宋徽宗又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评论列表

吴涛
吴涛
10分钟前

姜维以智勇之姿,凭借剑阁天险和蜀汉人民的信念抵抗钟会大军,虽然后期遭遇困境但仍坚守阵地不失其志节!历史铭记这一刻的英勇与智慧并存的光辉岁月。#评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