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29)340

对汉武帝和太子刘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午夜梦回之时,汉武帝是否会辗转难眠,一来辜负了当年亲口承诺的金屋藏娇,二来对枕边人卫子夫起疑,三来亲手斩杀了皇太子刘据!

汉武帝在政治上雄韬伟略,秦始皇奠定了华夏大地版图的雏形,汉武帝以其为中心向外开拓;以汉武帝为开始,历代的王朝将儒家奉为座上宾,将中原大地营造出儒家学子的风气!可汉武帝纵使功绩卓著,可也免不了帝王的通病——多疑。

身在高位,享受万人的顶礼膜拜,时间久了谁也不愿意放弃,尤其是帝王。汉武帝年轻时拓疆域、重思想、传文化,可年迈之际却忘记了重贤下士的道理,无论是朝臣还是枕边人都不愿意倾心交付,活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手中有权不愿意放出,汉武帝这一点倒不如嗜杀成性的朱元璋和治国精明的康熙。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康熙,在国事上都是早早让太子上手,以方便在将来拿捏帝王之术。可汉武帝不愿意这样,在皇权上始终不愿意让太子沾手,甚至强行将巫蛊加诸在太子一党的身上。

汉武帝自然是不愿意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骂名,所以将杀太子一事从主观变为客观。既然汉武帝向天下宣告,是因为听信谗言,那太子一案翻供之后,汉武帝自然是要做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来为太子报仇!

巫蛊逼得太子刘据造反

太子早立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康熙的太子胤礽,这都是早亡之人。尤其是太子在位期间,在民间的声望超过了帝王,这就是关乎性命之事。

太子刘据便是如此,身为皇后卫子夫和汉武帝的嫡子,刘据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民间都是万人推崇。尤其是在暂代国政期间,更是圈得了一波的好感。刘据此时笼络民心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因为此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养病,身边伴架之人之人正是与太子不和的江充。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汉武帝此时已经开始忌讳巫蛊之术,再加上江充的旁敲侧击,认定此次身体欠恙是有人行使巫蛊之术诅咒,自然是要下令彻查!江充假心假意先从民间查起,江充的目标是要让太子失去帝王信任,所以民间的巫蛊只是虚晃一招。

汉武帝知晓民间不存在巫蛊,自然是按照江充的指引将目光放在了皇宫里。而这一查,就在太子刘据的宫殿离发现了线索。太子是被诬陷,可汉武帝不会管如此多,皇家的亲情是最不能当真的,所以当今之计就是赶在江充之前,将拿捏在手里,不能让汉武帝知晓此事。

可刘据的才能还是有限,伪造圣旨被江充看穿,更是放走了江充身边的御史。此时已经不是江充一人对太子有威胁,刘据和江充的矛盾在无限扩大,唯有出动兵力才能搏一胜。可刘据只是有资格治理国事,兵权只是平日里守卫宫殿的一些人,是不可能成事。这个时候单单靠着太子一人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对抗,只好将皇后卫子夫也牵连进来。

可是刘据还是棋差一招,汉武帝从奸人嘴中知晓了刘据的起兵,认定了其造反的行径。太子刘据在国事上只是一个初学者,哪里能比得上汉武帝这个在江山上沉浮多年的男人?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汉武帝认定了太子造反,火速开始布局:控制兵权、征调军队,从内部瓦解太子的兵权。太子没有办法,只能利用牢房中的囚徒搏一个胜利。可这些乌合之众如何能与精兵强将对抗,多次调兵失败的太子,最终在激战中溃逃。后因他人告密藏身地点,太子被杀,妻儿在内的一干人等全数处死。

汉武帝假心假意的悔改

又过了一年,汉武帝好像从巫蛊事件中清醒过来。史书记载,汉武帝认为太子并没有谋反心思,反而是因为害怕才会起兵。有了这个念头,汉武帝自然是派朝臣彻查此事。太子一党虽然大多数人被杀,可仍有潜在的拥立者,自然是接下了任务为其 *** 。

也许是有汉武帝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当年的巫蛊之事很快便查清,当年牵涉其中的一干人等通通被处死。至于太子刘据,汉武帝因为心怀愧疚,建了一座思子宫,以表怀念!

说来的确可笑,人都没了,汉武帝做出此举给谁看?所以汉武帝所谓的思念,不过是做给天下看,或者是为了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名声。若汉武帝是真心诚意地悔改,就不应该是只是一座宫殿,毕竟刘据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还在民间流浪!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就算是汉武帝不知晓曾孙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的存在,朝臣当中也肯定有人知晓。否则在刘弗陵去世之后,霍光等人为何能找回汉宣帝!只能说明,汉武帝所谓的 *** 不过是假心假意,这在朝臣中是众所皆知的,所以这个曾孙是决不能让汉武帝听到一点风声。

更或者往其他方向想,当年谋害太子的一干人等,是否如今侵犯了汉武帝的利益,因此想要借用为太子 *** 的名目,对朝堂的势力进行肃清?帝王不可能平白无故做一件事情,身在皇家,自然是需要多番揣测帝王的动机,如此方可保命!

揣摩汉武帝为太子刘据 *** 的动机,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可汉武帝也是百密一疏,在弥留之际选择年纪八岁的刘弗陵继承皇位,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处死刘弗陵生身母亲钩戈夫人。可没有想到刘弗陵不仅没有留下皇子,反而还英年早逝,这皇位又回到了太子的人手里。

汉武帝摆脱了外戚的干政,却没有摆脱朝臣的干政。汉宣帝是霍光一手扶持下来的,朝政大权自然是把握在霍光手中。霍光是否有二心,这不可知,但霍光的存在的的确确成为大汉朝更大的隐患。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汉武帝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处死了太子又为太子 *** ,却没有想到皇位还是回到了太子的人的手中,甚至还给大汉朝招来一只饿狼,百密终有一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23269.html

“汉武帝处死刘据之后盖了一座思子宫 汉武帝这么做是为了挽回名声吗”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许田围猎刘备与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司马懿在夺权时曹魏忠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曹操打仗打了十几年,可以说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提拔了无数的忠臣,他们对曹操基本没有什么异心,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受过曹魏恩惠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反对呢?司马氏一族一开始也只是曹家的殿下之臣,他是如何夺取政权,又是如何避免了一场因夺权而引起的动乱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又是和珅的儿媳 十公主晚年为何过得那么惨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又是和珅的儿媳 十公主晚年为何过得那么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和珅的儿媳妇,为何晚年却过得落寞孤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很多人认为她晚年过得很凄苦,不过我认为人家的后半生过的可不凄惨,锦衣玉食,绫罗绸缎那肯定都是少不了。只能说由于丈夫的去世,导...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