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为何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了低调行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29)530

姚广孝,法名道衍,明朝时期政治家、佛学家,他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被誉为”黑衣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世人的传统认知里和尚就应该待在寺庙里安心念经或者云游天下行善众人,但翻开《明史》我们可以发现明朝初年有一位和尚很是特立独行,对于以上和尚该做之事他并不上心,相反对于谋反叛乱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衷,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明朝初年助力朱棣夺得天下的一代传奇人物——道衍和尚。按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功成名就后,依仗朱棣的宠信道衍和尚顺理成章的可以开始施展自己的心中抱负,可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此时的道衍和尚不再高谈阔论而是却选择了低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低调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公元1402年6月,藩王朱棣靖难功成,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进和拜谒明孝陵后,朱棣于公元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新皇登基自然要对功臣论功行赏,可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功劳之一的不是在前方征战的将领,而是一位和尚,史书曾这样记载:道衍未尝临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当之一。也就是说一位不曾在前方参战的且没有在军中任职的人功劳排在了之一位,这说明在新皇朱棣心中道衍和尚担得起这份功劳,朱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这就不得不提道衍和尚与朱棣相识相知以及道衍和尚在朱棣靖难功成中的关键作用了,道衍和尚本命并不叫道衍,他出生于医学世家,在其14岁那年剃度出家,获得法名道衍后,这才以僧人道衍的身份在世间行走。

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为何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了低调行事?

不过他在世间行走并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在为自己之后的目标铺路,当时天下大乱年轻的道衍和尚自知那时不是自己出人头地之时,所以在云游天下之余道衍和尚不忘拜师学艺、潜心苦读和结交四方道友,这三方面皆为他之后实现心中所想埋下伏笔,比如他曾拜当时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潜心苦读让道衍和尚在佛法和儒书方面甚是精通,结交四方道友让他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他埋下的伏笔,道衍和尚成为当时著名的高僧。

时间来到了公元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和尚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召入京师,后来在僧录司右觉义来复、右善世宗泐推荐下,入天界寺,谋一僧职。原本在京师当和尚与在地方当和尚并没有什么区别,道衍和尚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以此为跳板接触自己认为可以辅佐之人,经过观察燕王朱棣成为他的不二人选,可是怎么接触呢?毕竟两者身份太过悬殊,正当道衍和尚冥思苦想之际,皇宫传来噩耗,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在悲痛之余下诏挑选高僧随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在此背景下经过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道衍和尚与燕王朱棣成功见面。

俩人一见面,道衍和尚就说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即臣奉白帽著王,如此哑谜朱棣在震惊之余与道衍和尚展开了交谈,结果俩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如此惺惺相惜,在朱棣的运作下,道衍和尚成功的跟随朱棣到达北平并在庆寿寺担任住持一职。其实主持只是他的表面身份而已,在这层身份掩盖之下道衍和尚经常出入燕王朱棣府中与朱棣商谈机密。(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为何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了低调行事?

公元1398年,随着朱元璋的崩逝,朱允炆的继位,朝堂时局发生巨变,建文帝深感地方藩王有尾大不掉之势,在齐泰、黄子澄等儒臣的建议下开始削藩,不过建文帝的削藩并没有采取徐徐图之的策略,反而以雷霆之势在一年内先后废掉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如此残酷手段让远在北平的朱棣深感不安,正当朱棣犹豫不决之时,道衍和尚则力劝朱棣起兵反抗,朱棣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他说:“民心向彼,奈何?”即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呢?潜台词就是现在起兵不占据大义名分。道衍和尚则回答:“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即我只知道天道如此,不管什么民心。潜台词不言自明,朱棣沉默良久,随后下决心起兵反叛。

反叛总得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朱棣在准备妥当之后,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朝廷与燕王之间的战争就此爆发。朱棣在前方征战之时一个无奈的现实摆在他的面前,即他虽然时常取得胜利,但由于兵力等方面并不占优,结果导致战线不能顺利的往南推进。这时留守北平的道衍和尚则告诉朱棣:“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定能攻克。”朱棣听从了道衍和尚的建议,果然顺利渡江并占领京师,而后发生了文章开头朱棣登基的那一幕。(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为何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了低调行事?

朱棣登基后,先授道衍和尚为僧录司左善世,后又拜其为资善大夫(正二品)、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如此恩宠,道衍和尚理应继续依靠朱棣的宠爱进一步位极人臣才是,可是浏览史料我们却发现之后关于道衍和尚在政事上的记载基本没有,道衍和尚为什么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低调呢?

道衍和尚的低调表现在明成祖朱棣命他孝蓄发还俗,并赐他府邸、宫女时,他统统表示拒绝,另外对于居住场所,他很聪明的选择了寺庙;回老家赈灾时,他又将之前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自己不留一点;在朱棣对外征战时,他则尽心的辅佐太子和教导皇长孙。

回到之前道衍和尚选择低调的原因则是朱棣在历史上虽然不失为一代明君,但他性子多疑嗜血残暴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他登基为帝后,大臣被他屠杀的不在少数,道衍和尚作为一代谋臣,能辅佐他,自然也可以辅佐别人,若是道衍和尚再选择高调,以朱棣多疑的性格,他能否安然存活都是未知数,所以道衍和尚很聪明的以实际行动向朱棣表达自己的忠心。

对于如此聪明上道的人,朱棣也乐得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在道衍和尚病逝后,史书记载: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另外朱棣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特意关照他的后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23352.html

“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为何在朱棣登基后选择了低调行事?” 的相关文章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当太子时,为何没有任何一个皇子敢跟他争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标是朱元璋的太子。早在朱元璋起义封王的时候,朱标就被册封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统一全国进而登基,朱标理所应当成为了太子。登基后朱元璋一直扶持太子,而所有的儿子里从没人跟朱标抢位置...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离他最近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离他最近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兵败樊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化小说,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幻、金戈铁马。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羽...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陈留郡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最终,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不久,赵云病死,诸葛亮听到赵云病死,跌足而哭,说国家损失一个栋梁,我少了一臂,而张苞和关兴去世,诸葛亮得到消息,不仅大哭,并且都昏倒在地,诸葛亮为何会昏倒呢?张苞...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汉末三国,名将辈出,因为演义的渲染,民间有一个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排在第一,无可争议,其他的有些出入,但是,基本都能说得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