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名将郭子仪更大的功劳,不仅在战场上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30)480

很多朋友都觉得郭子仪更大的功劳是在战场上,其实不是,在战场上的功绩,其实这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对郭子仪来说,他更大的功劳,就是给天下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各地的藩镇都打算拥兵自重,郭子仪手握兵权,却能够帮助唐朝皇帝平定四方。而且他还是个十分谦虚的人,皇帝一夸他,他立刻就表示这都是皇帝的英明庇佑所致。

而且每次打完仗回来,郭子仪就把兵权如数交还给皇帝,这让皇帝十分放心。就算有人冤枉了郭子仪,皇帝罢免了,可等到吐蕃入侵的时候,郭子仪依旧不计前嫌给皇帝打工,而且打完了吐蕃后,依旧把兵权如数奉还。

唐朝名将郭子仪最大的功劳,不仅在战场上

这是什么骚操作?郭子仪这一番操作,那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人心思唐,还没有到那种人人都背弃唐朝的地步。也正是这么一波操作,使得节度使们一个个变得格外老实。

人家会想啊,郭子仪这么战功卓著的人,都心向唐朝,可见唐朝的气数还在,没有到自己篡位称帝的时候。为此唐朝又延续了100多年。

郭子仪绝对是平定安史之乱中的一股清流。

平定安史之乱,功劳更大的是哪位?其实历史上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因为好几个人都有很大的功劳。比如说郭子仪、李光弼还有仆固怀恩。

可是这三个人里面,很多人只听说过郭子仪,为什么?因为郭子仪实在是太优秀了。不光会打仗,而且会做人。军事、政治他都玩得转,这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比不了的。

李光弼号称是唐朝中兴之一名将,因为很多人普遍认为,李光弼的战功超过郭子仪。可是这哥们不会做人,甚至可以说有私心。

平定战乱以后,其实很多节度使还没有完全归顺。李光弼带着自己的人马在徐州地区拥兵自重。唐朝皇帝心里很不爽,就打算喊他过来见驾。

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临淮武穆王李光弼,治军严整,指顾号令,诸将莫敢仰视,谋定而后战,能以少制众,与郭子仪齐名。及在徐州,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光弼愧恨成疾,己酉,薨。---《资治通鉴》

如果李光弼肯来,那说明他还是忠心耿耿的。结果倒好,李光弼这位中兴之一名将居然害怕被清算,所以压根不敢去见皇帝,坐实了自己打算拥兵自重的事情。因此世人都拿郭子仪和李光弼做比较,李光弼颜面扫地,不久就被活活气死了。

再说仆固怀恩,这位老兄名字比较奇怪,早年是跟着郭子仪混饭吃的。伴随着战功越来越大,他也成为了中兴名将之一。他为大唐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为了请求人出兵,他将俩女儿嫁到了回纥和亲。

为了平息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全家有46人战死沙场。因此他被加封为大宁郡王,朔方节度使。可谓是封疆大吏一枚,地位不输李光弼。

子仪至河中,仆固玚已为朔方兵马使张惟岳等四人斩其首,献于阙下。怀恩闻之,率麾下数百骑,弃其母,渡河北走灵武。余众闻子仪到,束甲来奔,归者数万。怀恩至灵武,啸聚亡命,其众复振。上念其勋旧,不欲罪功臣,厚抚其家,怀恩终不从。其母月余日竟以寿终。又遥授太师、兼中书令、大宁王,余并停。---《旧唐书》

结果却有人诬告仆固怀恩和人有勾结,真的是过河拆桥的一帮白眼狼。唐代宗让仆固怀恩入朝问话,仆固怀恩也不敢入朝,索性也就反了。结果被郭子仪带兵平定。可怜仆固怀恩满门忠烈,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三大中兴名将中,唯独郭子仪始终屹立不倒。他也曾经跟李光弼、仆固怀恩一样,受到过奸人的陷害,可他却能一一化解,化腐朽为神奇,不得不让人感佩!

郭子仪堪称,史上最听话的能臣。

一般有能力的臣子,皇帝都不放心,毕竟能臣造反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汉献帝时期的曹操曹丕父子,曹叡死后的司马懿父子,东晋末年的刘裕,南朝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北周的杨坚等等,全都是能臣上位。

因此有本事的臣子,总归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有本事的臣子,本身也不会甘于寂寞,只要皇室暗弱,这帮人就会逆流而上夺取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这基本上成为了千古以来的定律,为此皇帝希望有能臣为他做事,却不希望能臣造反,这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么一来郭子仪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因为郭子仪的能力是超强的。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中原、击败吐蕃、平定内乱,这些都是郭子仪的功劳。

郭子仪堪称当时的战神,只要听闻郭子仪带兵前来,那些前来挑衅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逃。这样的大臣算不算能臣?当然是算的。

唐朝名将郭子仪最大的功劳,不仅在战场上

可是这位能臣,却又是最听话的一个大臣。每次打完仗,这哥们就表示要解甲归田,双手把军权交还给了皇帝。把皇帝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卿入居台铉,出统戎旃,爰自先朝,累匡多难,靖群氛于海表,凝庶绩于天阶。敏事而寡言,居敬而行简,人难其易,尔易其难。 卿秉德资忠,懿文经武,内凝庶绩,外定。为社稷之元勋,实台陛之良辅。爰升太尉,以冠百寮,六府益明,九鼎增重。---唐代宗评郭子仪

就算曾经遭受过奸人的诬陷,被罢免了各种权力,可郭子仪依旧不卑不亢。等到吐蕃人前来将唐代宗赶出长安的时候,郭子仪立刻奉命前来击败了吐蕃,接回了唐代宗。

接回皇帝以后,郭子仪又立刻申请要退休。很显然,郭子仪的意思就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招呼,用不到我的时候,我立刻交权,绝对不赖在这儿不走。

这么大本事的臣子,对你又是忠心不二,对权力没有贪恋,上哪儿找第二个去呢?为此唐朝历代皇帝都非常尊重郭子仪。

郭子仪也成为了后世臣子们的楷模,每一代皇帝都推崇郭子仪,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臣子中也能出一两个既有能力又十分听话的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23410.html

“唐朝名将郭子仪更大的功劳,不仅在战场上” 的相关文章

嘉靖后宫的妃子一共有八十多人 嘉靖为何只有一儿一女

嘉靖后宫的妃子一共有八十多人 嘉靖为何只有一儿一女

对明朝妃嫔最多的嘉靖帝,为何最后仅剩一儿一女,只因长期服用丹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的妃嫔数量是明朝建立以来之最,据记载,他一共有妃嫔八十余人,比肩先祖朱元璋与朱棣的妃嫔总和。但即使他有这么多的女人,在位45年间,留下的子嗣却并不多,到...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被立为太子后,嘉庆为何会去祭拜永琏?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嘉庆”。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正式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据《清史稿》记载,在永琰被立不久,在乾隆的指示下,永琰去祭拜了一个年仅9岁就去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谁?乾隆为什么要永琰这样做呢?永琰祭拜的哥哥叫永琏。永琏出生...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史学家,高阳王司马睦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继叔祖父司马敏为孙,起家骑都尉。晋武帝时,历任秘书郎、秘书丞、通直散骑侍郎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去世,享年六十余岁。曾作《九州春秋》《续汉书》80卷、...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一,投靠孙权徐盛早年因为躲避战...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并非昏庸帝王,诸葛亮为何就是不交权?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间这句话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最大笑话。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众所周知,三国鼎足中蜀国势衰微,刘禅能在执政...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还不知道:曹丕封贾诩为三公,为何孙权得知后断言魏国要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在得知曹丕封赏贾诩为三公后,孙权之所以会断言魏国要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懂了几个。贾诩被封为三公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对贾诩不陌生,因为贾诩之谋,堪称一绝,不少英雄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