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的杜甫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理想与抱负?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在当时没有人知道,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杜甫的出生绝对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但在东晋初年,杜甫祖上这一支迁到了襄阳(今湖北樊襄),所以我们说杜甫的祖籍为襄阳。到了杜甫曾祖一代,又迁到了巩县。
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对杜甫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杜甫成年后,常常自称是诗人之孙,并且夸耀“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母亲崔氏也是世家大族的女儿,但在杜甫出生不久就去世了,继母卢氏过门后,他曾一度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
开元五年(717年),杜甫随家人寄居郾城(今河南漯河)。在这里,他观看了当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虽然只有五六岁,但公孙大娘的剑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50年后,他看到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依然激动不已,写下了“来入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句。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不错,社会也比较安定富足,这是杜甫一生中最为祥和快乐的一段时光。
杜甫从小好学,七岁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当然,他也有贪玩的时候他,“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
开元十三年(725年),杜甫随父亲杜闲来到了洛阳。
在洛阳,年轻的杜甫开始了和文士们的交往,他曾听过李龟年的歌声,也曾看过吴道子的绘画,这在他后日的诗歌创作中都有体现。
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过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扬雄、曹植的风采,李邕、王翰这样的名流长辈也曾屈尊来访问,“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随后,和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杜甫开始了自己的漫游生涯。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
第二年,杜甫漫游吴越。他沿运河南下,到达江宁(今江苏南京),和两个新认识的朋友遍游了江宁的名胜。随后,杜甫来到了姑苏(今江苏苏州),畅游了姑苏台并顺道拜访了担任常熟县尉的姑丈。离开姑苏后,他又遍游了浙江一带的山水。
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才结束漫游回到回故乡巩县参加“乡贡”。第二年,满怀信心的杜甫回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却是榜上无名。
这一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的父亲担任兖州司马一职,心情抑郁的杜甫去兖州省亲,并和苏源明等朋友一起,在齐赵平原作了第二次漫游。
杜甫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他在《壮游》一诗里写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在兖州看望父亲时,他写下了《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这是杜甫早期的诗作,结构谨严,格律工稳,曾被后人作为范式。
结识了苏源明之后,两人在吟诗作赋之外,常常结伴到青州(今山东青州)西边的青丘附近打猎。他们追逐野兽,射猎飞鸟,生活快意酣畅。
杜甫此时的情怀,我们从他的几首诗中可以体会出来。
《画鹰》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以及搏击的 *** ,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奴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镞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房兵曹胡马》则借描绘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这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齐赵大地的漫游,杜甫过得快意而充实。落第的颓丧和愁绪一扫而空,诗人表现出了个性当中豪放不羁的一面,正如这首诗里所描绘的雄伟磅礴的泰山一样。
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抒发了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流露出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