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7)330

李建成和李世民 本是一对很要的兄弟,却应为竞争皇位而互相残杀,说的恐怕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其中两个儿子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已经形如水火,双方都有致对方于死地的想法,但也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六月的一天,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喝酒,这兄弟两人早就貌合神离,这酒必定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

作为帝国最强的统帅,李世民当然无所畏惧,他慨然赴会,宴会之上当然需要喝酒,具体我们不清楚李世民喝了多少。但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感不适,突然捂住胸口痛苦不已,还吐了几升血。

唐朝的一升大致等于现在的600毫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液量大于4800毫升,如果失血超过1000毫升,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超过1500毫升就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面临死亡。

如果李世民吐了两升血,那么就有可能昏迷,李世民善于骑射,所以身体素质应该不错,但如果他吐了三升血,那必定会威胁到生命。

李世民吐血之后,淮安王李神通扶着李世民返回西宫,可见李世民还是可以将就着走的,最起码当时还没有危急到生命。李渊得知此事,训诫李建成:

“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历史上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意思是,秦王本来就不善于喝酒,以后你不要再灌他酒了。接着呢, 李渊再以好言相劝,希望李世民能去洛阳,负责陕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李世民不想去,但李渊态度诚恳,李世民就答应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去了洛阳,这事情也会变得很复杂,李建成、李元吉害怕李世民到了洛阳拥兵自重,随即再次上疏李渊,最终李世民还是留在了长安。

李渊在儿子们中间一直饰演着润滑剂的角色,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所以每次出了事端,李渊都是两边安抚,是既无奈又悲哀。

那么,为什么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李世民却没有死呢?

一、毒酒毒性较小

如果真的是李建成下的毒,那么可能酒中的毒素含量较低,众所周知,李建成这个大哥还是比较厚道的,本来就是天子,不出意外的话,皇帝的位置板上钉钉。但李世民风头太大,党羽众多,李建成对此不得不防。

李元吉和李建成不同,心性阴毒,多次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李建成多次阻止了弟弟的行动,可见李建成心还是太软。

史料记载: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我们可以猜测,这次毒酒事件,很可能李建成顾忌到兄弟感情,在酒中下的毒分量不够。换言之他这可能只想致残李世民,或者让李世民丧失行动能力,以此来解决皇位的争端。如果酒中毒素含量不高,那么李世民自然不会被毒死。

二、李世民之前有所准备,喝得很少

在外人看来,太子和秦王的矛盾早已明火执仗,那么当事人必定会更加小心。在矛盾激化的前夕,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以李世民的城府,难道猜不出这次宴会有诈?

在此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曾和皇帝一同打猎,李建成就送给李世民一匹未驯服的胡马,想以此胡马摔死李世民。李世民艺高人胆大,虽然这匹烈马多次将李世民甩下来,但李世民凭借高超的驭马功底,没有伤到分毫。

这次宴会中,李世民必定也是做了相应的准备的,太子的酒当然必须喝,但李世民可以借酒量不高为由,少喝一点,不论什么毒,摄入量降低,毒性也会相对小一些。

毕竟李世民也熟读史书,鸿门宴的故事,还是听过很多次的。

三、李世民说谎,演戏

历史上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切也可能是李世民演的一出戏,目的则是继续抹黑太子,在李渊面前彻底揭开太子伪善的面具,借此诋毁对手。也就说是,李建成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在酒中下毒,李建成顾忌很多,如果李世民死在了太子府中,那么这事情很难解释清楚。

在太子府中杀掉李世民,可谓是敌伤一千,自损八百,对于一向以仁厚自居的李建成而言,是不屑于用这种低劣手段的。

李世民凭借高超的演技,还自带血包,等到时机成熟,捂住胸口,将血包刺破,喷出鲜血,搞成一场中毒事件。

那么李世民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方面的确是要给李建成造成一些麻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李渊都是偏向李建成的,这对李建成造成的麻烦比较有限。

史料记载: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另一方面,李世民很可能借此想退守洛阳,以洛阳为跳板,再做打算。毕竟当时太子、齐王的实力要强于李世民,李世民虽说身为帝国最强统帅,但不领兵的情况下,李世民也没有兵权。对于逐步恶劣的形势,如果能以洛阳为根基,或许还能跟太子集团一争高下。

四、李世民胡编的

按常理来讲,本朝皇帝是不允许看本朝的起居注的,但到了这李世民这里却给改了。李世民贵为天子,他就是制定规则的人,所以他执意要看,那也没有人管得了。

李世民曾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过:

历史上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朕有不对的地方,是不是也记在其中?”

褚遂良回道:

“臣职责所在,不敢不记。”

贵为天子的李世民富有四海,他最为关注的就是名声,有时候,古人对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很可能为了好名声,李世民修改了史书。

就好比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很多事件都相互矛盾,李世民一身好功夫,却在玄武门当天被李元吉用弓弦勒颈,差点被勒死。李世民可是提前埋伏好了,而李建成是毫无防备,这其中难免还有篡改的成分。

李建成下毒这件事,很可能就是李世民杜撰的,或许根本就没有此事,写此为了就是增加李建成的恶名,借此降低他杀兄逼父的罪恶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6331.html

“历史上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的相关文章

吴起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 吴起最后的结局为何那么悲惨

吴起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 吴起最后的结局为何那么悲惨

对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的吴起,也有很高成就,其结局为何悲惨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因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分别为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及军事上做出了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被称为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可是这位战国初期的名人,...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喜欢看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历明显不同,他们...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书中记载关羽是被马忠斩杀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书中记载关羽是被马忠斩杀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关羽真的是被马忠杀死的?事实真的如此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的大乱世之一,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这些武将大部分都是青史留名的。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关羽都是非常厉害的武将之一,现如今看来,关羽就相当于刘备的...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要继续沿用“汉”这个国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从微末之中起义,推翻大秦,打败项羽,最后立下大汉朝,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的创立者是刘秀,也是刘邦的血脉子孙。其实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当时刘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