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4)420

还不了解:左良玉和崇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左良玉为什么按兵不动?左良玉为什么还能被认为是忠臣?

说左良玉是“忠臣”,实在是给他戴了高帽,皇帝危急,按兵不动,哪里有这样的忠臣?

如果说左良玉是“奸臣”,人家没降大清,没降大顺,也没自立,谁敢贴个坏人标签?

总而言之,在那个关键阶段,左良玉的表现,很复杂,很矛盾,也很冷血。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分析,左良玉在大明帝国最后时期为何不支援崇祯?

他是忠臣吗?

一、客观因素影响左良玉的行事方式

任何一个人,做事都是有自己的动机的,左良玉也一样。

我们把左良玉的历史翻出来,仔细找脉络,看做事动机,我们发现,左良玉不出兵,有强大的客观原因支撑。

1、打不过

左良玉是个不错的明末将领,但是,自从1642年在朱仙镇被李自成干败后,仿佛得了恐惧症,他不敢硬碰李自成。

左良玉最喜欢的是张献忠,没错,就是喜欢,因为他的很多功勋来自于打败张献忠,而有意思的是,张献忠遇到左良玉总是失败。

对于一个自己打不过的人,死磕不是妙计,远离才是上策。

所以,当李自成向京城进发的时候,当崇祯皇帝要求左良玉出兵作战,并许诺左氏父子世代镇守武昌时,左良玉冷眼观望,慢慢腾腾,貌似答应了,就是没行动。

说白了,左良玉还是因为打不过,所以不想去死拼。

2、路太远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李自成干败左良玉北上后,左良玉打败张献忠,收复了武汉三镇。

当李自成攻打京城的时候,远在武汉的左良玉,鞭长莫及。

虽说,进京勤王是个挽救大明王朝很有意义的举动,但左良玉的大军,大多是步兵,要跋山涉水到达1000公里外的京城,就要二十天左右,既然这样,那让吴三桂等人支援不好吗?

路太远,显然是左良玉一个金光闪闪的理由。

可是,谁能阻挡一个真心想救人的心?

如果愿意,一天200里不在话下;如果不愿意,一天100里都费劲。

3、大军构成不行

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当时80万,在崇祯末期时,也就20万左右,而且,这20万当中,近一半都是农民军投降过来的。

带上这样的队伍去和李自成打仗,问题很大,一是大家的斗志不高啊,二是碰到熟人了,打还是不打?

最可怕的是,如果李自成大手一挥:“兄弟们,加入我们,一起吃肉喝酒,一起大块分金银!”那么,左良玉的农民军还会继续对战吗?

所以,带着这样的队伍打正处于优势的闯王的大军,风险很大。

客观条件是存在的,但主观上,如果左良玉真心想要去救援崇祯,那么也是有一定成功概率的。

左良玉主观上有救崇祯的心思吗?

二、主观上左良玉不想救崇祯

这不是危言耸听,左良玉确实不想去救崇祯。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1、左良玉并不信任崇祯

虽说崇祯过得很勤俭节约,但是,袁崇焕都能被凌迟,这让很多武将心生凄惨。

纵然,像袁大帅那样,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得不到好,谁还愿意死拼?

如果要让一个人为你拼命,那么,你一定要对得住身边人,特别是对得住那些立过功劳的人。

袁崇焕等人的结局,就是左良玉们的参照,能大胜则救,如果要拼老命,那就观看。

2、左良玉想自保,想割据

谁敢说,在明代末期的左良玉,没有自己的想法?

无数历史告诉左良玉等人,一个王朝的覆灭,必定会孕育新王朝的诞生,谁能成为新的王者?都有这个可能,左良玉也有。

像左良玉拥有几十万人马,占据武汉这样的重点地区,如果大顺和大明、大清杀得一塌糊涂,几败俱伤,谁说不是左良玉的机会?

前方的崇祯急得要自杀,武汉的左良玉,喝着茶水,每天看着前方战报,就是没行动。这是在审时度势,这是在观察战事,要做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后期的左良玉,完全没有年轻时的忠君爱国,有的只是如何保全自己,有的是如何获得更大利益的思想。

说白了,左良玉就是个军阀,就是想投机的。

左良玉主观上,没有任何想救崇祯的意思,如果崇祯的大军能和李自成的大军抗衡一二,左良玉说不上会勤王,那是锦上添花,风险小,受益不小;而崇祯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左良玉搭上自己人马,做那可能没有结果的“雪中送炭”,这不适合左良玉的做人原则。

一句话,左良玉主观上不想救崇祯,想静观其变。

三、左良玉也是担心崇祯算旧账的

左良玉的 *** 很不干净,崇祯能活着,明代如果能重新昌盛,可能就是他的噩梦了,所以,还是崇祯死了好。左良玉到底有哪些不干净的事呢?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1、多次不听命令

左良玉抗命令,不是一次,也不是两次,而是三次以上。这样不听命令的人,国家如果和平了,监狱将是他的归宿,斩首可能会是他的结局。

在1637年,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檄文,让左良玉把躲入山中的农民军进行围剿,左良玉根本不理,潜台词就一个:你是哪根葱?老子不理。

如果说张国维牌面不够,熊文灿算是够了吧,这是皇帝派下来的剿匪指挥。

1637年十月,朝廷让左良玉所有兵马归熊文灿统领,但,左良玉就像对待傻缺一样的对待熊文灿,啥也没有,爱谁谁!继续我行我素。

熊文灿走了后,1640年,来了杨嗣昌,这是个绝对厉害人物,但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下命令:左兄弟,你来把农民军堵截一下吧!

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催促了九次,左良玉仍然不为所动。这是相当孤傲的。

诚然,杨嗣昌曾经有意用贺人龙代替左良玉,但也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左良玉却为此不再和杨嗣昌合作,一副老子有兵,不受你管的架势。最后,老杨的大本营襄阳被张献忠破了,老杨连气带病,就此挂了!

最后的1644年,在李自成慢慢逼近京城的时候,崇祯督促左良玉出兵,并且许诺封官加爵。而左良玉很有意思,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同意,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用兵计划,请求上面批准。

这信晃晃悠悠上去了,还没批,李自成就攻进了北京城,崇祯也就走了阎王殿了。

试想,如果勤王,还要上面批吗?带着大军前去,干就行了!

一切说明,左良玉并不想真的去,封爵和承诺可以留着,支援后放。

像左良玉这种多次不听命令,和上面对着干的人,一旦和平了,就是他的死期了。所以,为了担心以后翻旧帐,不如不管崇祯的死活。

2、养寇自重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张献忠塑像)

左良玉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农民军,不像吴三桂等人,面对的是清军。

左良玉和农民军作战的时候,胜多输少,但对上李自成几无胜算,只能打的吃土。

而对上张献忠,就像猫遇到了老鼠,打败一次,朝廷赋予恩赐,然后张献忠就“活”了。再收拾一次张献忠,降了,再受恩赐。不久,张献忠又跑了。

总而言之,左良玉对于张献忠具有心理优势,对张献忠摸得门清,打一次胜一次,但从不直接灭了,这就是典型的“养寇自重”。

对此种养寇自重的做法,朝廷是最为讨厌的,一旦稳定了,左良玉就等着挨揍吧!所以,从左良玉的角度看,还是崇祯死了好。

3、纵容手下烧杀抢掠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左良玉管理部队,从来都是非常纵容,每当进了一个城后,就放开让士兵们折腾,抢姑娘、杀大户、抢财宝,这些是常规操作。

说句实话,这样的官军,真的不如一些农民军,个土匪没两样。

一个将领如此纵容手下行凶,民怨沸腾,朝野也是早有耳闻,如果不是因为国家危难,左良玉有八个脑袋都不够砍。

但,左良玉是明白人,我如此纵容了手下,未来,朝廷算账怎么办?算了,崇祯你就自生自灭吧!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说了这么多,我们已经明白了左良玉不救援崇祯的原因。

那么,左良玉有没有忠君思想呢?多少应该有,至少早期他有这个思想。

在崇祯挂了后,左良玉也没有降了大顺,更没有了降了大清,而是归顺了福王朱由菘。

这说明,左良玉还是希望重新开始,对老朱家多少还想辅助,只是,对于曾经的崇祯不感冒。

可是,不久后,左良玉再一次失望,因为他没有进入南明的核心圈子,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后,对左良玉不利,甚至要逮捕监军御史黄澍,这可是左良玉一方的势力,于是坚决不交人,而且开始了“清君侧”的勤王之路,没成想,左良玉死在了途中。

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继续老爹勤王之路,朝廷认为这是叛军,派黄得功渡江防守。

左梦庚等人一看,算了,投降清代吧,这个南明已经没希望了。

综合来说,左良玉不是个大忠臣,他就是大明末期的一个军阀,是个利己主义者。

他没有支援崇祯,客观上不允许,主观上不愿意,同时也怕算旧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7547.html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的相关文章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正史上是什么样的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正史上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氏家族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问者大概没读过《史记》和《汉书》,更没读懂汉武帝,跟着人云亦云。正史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汉武帝只杀了卫青的长子卫伉。卫家活得很滋润,后来发展成了河东豪族,三国著名的卫瓘就是他的后人。以我个人对汉武帝...

年羹尧死后年妃是什么处境?对她有影响吗?

年羹尧死后年妃是什么处境?对她有影响吗?

敦肃皇贵妃 ,名字不详,又称年氏,雍正帝皇贵妃。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年世兰是《甄嬛传》中华妃的名讳,剧中她阴险毒辣,恃宠而骄,在后宫中飞扬跋扈,为了争夺雍正的宠爱,不知做了多少坏事,不过这只是戏说。真实的年氏,是怎样的呢?年氏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但隶属于汉军镶白旗陈继范佐领,...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对如果诸葛亮逼刘禅禅位!能不能灭吴跟曹魏家族一决高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心忠心耿耿,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继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最终把自己的生命也耗尽了,命落五丈原。假如诸葛亮直接逼刘禅退位让贤,自己带领蜀,会不会直接灭掉吴国,并且跟曹...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乾隆退位后还活了三年之久 乾隆为何还要提前退位

乾隆退位后还活了三年之久 乾隆为何还要提前退位

乾隆提前退位,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古代太上皇,一般都是皇帝在位时期的父亲或者是退位的老皇帝,太上皇名义上至高无上,比皇帝还还要尊贵,实际上并无半点实权,而且有的太上皇甚至连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与囚徒无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自愿成为太上皇的男人——清朝...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临死前,为何说刘备说是被诸葛亮给骗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刘备爱才,除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的手下还有其他厉害的谋士,其中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当属庞统。庞统与诸葛亮一个称为“凤雏”,一个称为卧龙,同在刘备麾下拜为中郎将。可惜庞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