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9)43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20年,曹丕接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魏。自此东汉王朝灭亡,而禅让之后的汉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颐养天年。

有趣的是,曹丕称帝后仅一年,益州刘备便称汉献帝已死,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

那么明明汉献帝都还活着,刘备为何不将其接到益州,然后学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反而是要自己称帝,否定了自己一直以来保持的汉室忠臣的形象。

其实说到底,刘备不救汉献帝,乃是因为汉献帝已经失去利用价值。

诚然,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就拥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点。而刘备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打得就是一个兴复汉室的旗号。就汉献帝脱离虎口,责无旁贷。但前提是汉献帝没有退位,那样刘备才有理由号召天下群雄,打倒曹贼,拯救我主。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这其实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道理,争的一个师出有名。但是曹丕篡位以后,这一切都变了。人家都不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而刘备其实也不需要汉献帝来为自己加码了。

所谓非刘氏不得为王、非刘氏不得为帝的传统,已经被曹操父子打破。随着时间的流逝,汉献帝这个金字招牌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从曹丕顺利称帝就看得出来,天下士子其实已经接受了汉朝灭亡这么一个结局。所谓皇权已经连年战乱给消磨殆尽,此时的天下不仅仅有德者居之,无德有实力也可以居之。所以并非刘邦的后裔、刘秀的后裔、汉桓灵二帝的后裔才能居之。

而刘备本就是头顶汉室宗亲的名号,再加上他如今手中的实力已经足够。此时的刘备,坐拥西川,进位汉中王,实力强横,与孙曹两家三分天下。

刘备如果去把汉献帝救回来,考虑的不是汉献帝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而是自己该面对汉献帝该如何自处?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首先,刘备的终身理想是扶汉,这从他一贯的政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都明确地表达了兴复汉室的政治方针。

但是刘备兴复的是汉室,并不是汉献帝,刘备扶的是汉朝,并不是汉献帝。刘备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是自己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汉朝,就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那样,而不是去扶助一个前朝皇帝。

而且刘备此时正值权力顶峰,幸幸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基业,肯定不愿意让给汉献帝。但是如果不让,他就是和曹操一样的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有损他一贯树立的忠于汉室的形象。更惨的是,如今天下格局已定,都没有诸侯给他使唤了。

再者,就算刘备忠心耿耿,还政给汉献帝,他手底下那群兄弟愿意答应吗?他们跟着刘备这么久,不就是期盼着某一天能成为从龙之臣,开国元勋吗?他们岂会愿意自己和刘备辛苦打下的基业,就这样拱手相让。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所以,如果刘备把汉献帝接回来,没什么用处不说,还影响蜀汉的内部团结,甚至于发生内乱。

那么与其让汉献帝回来添麻烦,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谎称汉献帝已死。以此来将自己打造成汉室唯一延续,从而号召天下那些还忠于汉室的人,并为自己打造一个为君父报仇的正义形象。此时不要说营救汉献帝,就算是汉献帝自己跑到刘备的地盘,刘备也会说他不是汉献帝,并立即杀了他。

换句话讲,对于刘备来讲,营救汉献帝,自始至终,更多的只是一个口号。如何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出人头地,打下一片天地才是最为重要的。刘备所谓的“复兴汉室”,从一开始就是想自己去大汉天子而代之。他走的是东汉光武帝的老路,而不是想匡扶汉献帝,这一点早在刘备称汉中王时就已经表露无遗。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说的那样:

“曹操王魏,己亦王汉中矣;曹丕称帝,己亦帝矣;献帝未死而发其丧,盖亦利曹丕之弑而己可为名矣。”

言下之意,刘备无非是借着曹操父子篡汉的名义自立罢了。

所以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刘备正好有个借口,也跟着就称帝了。而且不管献帝是死是活,直接给他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以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为由,堂而皇之称帝。

刘备称帝,刘协应该是知道的,刘备为他举行葬礼,刘协也应该知道。这时的刘协已然想通了,无论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还是明目张胆的威胁,对他来说都一样。当他被董卓拥立的那一刻起,汉室早已倾颓,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他也清楚,留在曹魏尚可性命无忧,万一被刘备找到,他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刘协和曹家是亲戚,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换言之,曹操是刘协的老丈人,曹丕是刘协的小舅子。这还不算,刘协禅让皇位后,曹丕为了表示感谢,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反过来说,曹丕是双重身份,即是刘协的小舅子,又是刘协的老丈人。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好歹自家亲戚,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刘备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说实话并不怎么靠谱,要知道当年的衣带诏事件,刘备前面顶着刘皇叔的名头,比谁都大义凛然,可事情败露,他跑得比谁都快。

其实刘备和曹操,袁术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他比曹操更虚伪,据说当时刘备三辞三让,最后忸怩作态才做了皇帝。其实这都是刘备虚伪的表演,符合刘备的性格。刘备不想当皇帝是骗人的,他可没有曹操来得光明正大,曹操具备当天子的一切条件,但到死都不称帝。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刘备怎么去救?汉献帝虽然退位,但他依然是在曹魏的地盘。虽然没有之前在皇宫那般没有自由,但是作为前朝皇帝,有着一定政治影响力,曹丕能轻易让刘备将他救走吗?显然不会。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所以关于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什么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刘备不想救,另一个是刘备也救不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8472.html

“汉献帝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 的相关文章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什么事事都和自己爹反着干?

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什么事事都和自己爹反着干?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隆庆皇帝朱载垕的故事。隆庆皇帝朱载垕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唯一有子嗣的儿子。嘉靖皇帝的庙号是世宗。世宗是个好名号,好就好在严格执法,六亲不认,清朝的世宗是谁?是雍正皇帝。后世普遍认为,嘉...

王韫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故事?

王韫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故事?

王韫秀,长安第一千金,她出身贵族,是大将军王忠嗣之女,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真实的唐朝历史上,王韫秀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唐朝第一巨贪元载之妻。王韫秀和元载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非常的凄惨,令人感慨不已,而且后来元载成为宰相之后逐渐...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宰相,凌烟阁功臣第一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