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最后为什么会落得被灭族的下场?
《史记》记载:“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孟尝君田文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继承人位置打得头破血流,齐国和魏国乘机发兵讨伐灭了其封邑薛邑,昔日风光无限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被灭族绝嗣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很奇怪,孟尝君是齐国人,魏国人趁火打劫,齐国人为何对本族子弟下黑手呢?以孟尝君的江湖地位,战国七雄谁不给他田文几分面子,咋就混得这么惨呢?
孟尝君出身于公室之家,其父田婴是齐威王的幼子,齐国宰相,实力派人物。不过他的出生没有让父亲高兴,相反却被父亲下令扔掉!母亲心疼,悄悄地瞒着父亲把他养在外室。一直等到孟尝君长大后,母亲才让他跟父亲见面。
田婴为何对亲儿子这么冷漠?原来他的出生日期有问题——五月初五。民间认为,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对父母不利,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端午节,田婴的解释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会长得跟门一样高。
孩子长得太高是有点麻烦,可也不至于剥夺他的生命吧?我觉得田婴这话有点欲盖弥彰,说白了他是儿子太多(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小田文又是卑微的庶子,田婴根本没拿他当回事。
我敢说,这件事影响了孟尝君的一生,当然我不是说他因此对父亲嫉恨一辈子,而是让他意识到嫡庶身份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战国四公子都喜欢养门客,孟尝君尤甚,门下食客三千。但是千万别以为谁都有资格当食客,史书上说当食客的门票是“才能”,胡扯蛋,鸡鸣狗盗也叫“才能”?虽然这些食客中很多人确实有才能,但他们吃白食的入场券靠的是身份——士,平民是进不了公子们的大门的!
春秋战国是宗法制社会,等级社会,分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贵族又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个等级,等级之间戒备森严。贵族的等级由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其余儿子们降一两个等级,比如天子的庶子们降为诸侯,诸侯的庶子降为卿,卿的庶子降为大夫,大夫的庶子降为士。
那么怎么办?士很尴尬,没地方降了,所以他们就是一群挂着贵族空头衔,没有任何政治待遇的贵族弃儿!更可悲的是,根据宗法制,这个群体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形成庞大的士族。也为了前途,让这群人不得不靠本事依附于上层权贵,企图靠功业回到上层。
孟尝君养食客的劲头,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人才的渴求,他对自己的食客大多数一无所知,分明是对士族“变态”的情感投入。
联想到孟尝君的出身,就很容易理解了。齐威王是诸侯,田婴降为卿,按宗法制,孟尝君非嫡非长,上限就是个大夫,混不好就是士。
公卿之家,还缺一个士吗?丢人,还是五月初五生的,不要也罢!所以出身问题给孟尝君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让他一辈子介怀,也让他对士族集团格外同情。
所以所谓孟尝君手下人才济济,那纯粹是歪打正着的副产品!
有了这些人才的孟尝君做了什么呢?跟食客们一样往上爬!孟尝君从一件事上认识到,宗法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身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这件事就是他居然越过一众哥哥们,以非嫡非长的身份继承了本不该属于他的爵位。为什么会这样呢?春秋就已经礼坏乐崩了,宗法制也早就摇摇欲坠了,像孟尝君这样,光门下食客就达到三千人,你可以想象一下他的势力有多大?难听一点说,他孟尝君就是江湖老大,宗法制也要对实力低头!
其实从田婴身上就能看出这个苗头,他以卿室身份反制公室(齐宣王),曾经差一点把齐宣王轰下台。聪明的孟尝君从老爸身上早就悟出了道:倘若一个人没有实力反制上一个阶层,你只能接受宗法制降级的安排,相反宗法制会对你开小灶。
怎么样能让自己拥有江湖地位呢?养士啊,这群人再惨也是贵族,不缺政治头脑和根脉,又具备奋斗的动力和做事的能力。他曾经对父亲说:你担任齐国宰相多年,把家里搞得家财万贯,连妻妾都是绫罗绸缎,奴仆都对肉羹看不上眼,怎么就没多看一眼士族呢?他们才是对您有用的人呐!
应该说孟尝君很聪明了,他一眼看穿了宗法制社会的弊端,并意识到了士族集团的价值。他的一番话让田婴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不是常人呐!所以面对诸侯国要求田婴立孟尝君为世子时,他不得不,也乐于接受。
孟尝君拥有了卿的身份后,基本上只做两件事:一是游走于诸侯国,继续提高江湖地位;二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反制齐王。
史书上记载了许多孟尝君与诸侯各国之间的交往,咱不需要了解太多细节,只需要知道一点:与诸侯国的交往,其实都是为了强化他在齐国的地位。比如那位烧了他借据的冯谖,曾经假借魏国聘请孟尝君为相,迫使齐缗王不得不低头把相印交给孟尝君。
还有一次孟尝君被齐缗王排挤,想留在秦国效劳,苏代以“木偶”和“土偶”的故事告诉他:土偶哪怕被雨淋成了土,它还能留在泥地里,木偶恐怕不知道被谁水到哪儿去了。意思是,齐国是你的根,你哪怕烂在了齐国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到秦国就是没根的木偶啦!
好通透的话!
对齐缗王来说,这个堂兄弟孟尝君就是个招惹不起的 *** 烦,不用他,他就会跑到别国反过来打齐国,用他,朝堂上他就得当一大半的家!所以史学家一针见血地说:田文专权,弄得天下只知齐国有田文,不知有齐王。
齐缗王头疼啊,数次罢免孟尝君,可是新宰相总能被孟尝君挑动国际关系搞下台,回过头来还得求孟尝君出面解决问题。可如果我们看过程,孟尝君的手段大多上不了台面,甚至是靠出卖齐国利益作价码。
所以别听史书光是吹捧孟尝君礼贤下士的一面,他本质上就是个自私的政客!
这种人活着的时候别人不得不忌惮三分,但死了呢?不被掘墓鞭尸就是造化了!他自己为身份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他的儿子们还是栽在了身份上,为了争夺他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兄弟阋墙给齐襄王找到了复仇的机会。
薛地紧邻魏国,那还客气啥,不抢白不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