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一次出祁山伐魏赵云连吃两次败仗,原因是什么?
蜀汉之一次出祁山伐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有人说,按照《三国演义》的记载,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并非平生未逢一败,诸葛亮之一次出祁山伐魏,赵云就连吃了两次败仗,首败于天水,再败于箕谷。更有人说:赵云是被诸葛亮坑了,正是因为诸葛亮指挥失误,才导致了赵云两次战败。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真相跟想象不一样,诸葛亮和赵云都会表示:此事纯属谣传。诸葛亮会在承担责任后替赵云开脱:我或许指挥失误,但是赵云并没有战败。赵云也会为诸葛亮辩解:丞相指挥得当,只是属下没有遵照执行而已。
无论是看正史还是看演义小说或者电视剧,看见赵云就会想起的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赵云有玉之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特征,十分符合《礼记》的描述,此公一向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不争功不诿过,也是蜀汉阵营唯一敢当众对刘备发表不同意见的将领——一般来说,正面硬顶刘备的臣子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抓就是被杀,只有赵云说话刘备肯认真听完,该采纳的就采纳,即使不采纳,也是说完就拉倒,绝不翻脸发脾气。
赵云一向彬彬有礼,基本不与人何人发生冲突,而且跟刘备诸葛亮关系都十分密切:赵云两救阿斗、陪刘备过江迎亲当伴郎这都不用说了。诸葛亮借东风后被徐盛追杀,是赵云前来接引,以神箭之术吓退追兵;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到柴桑吊孝,又是赵云持剑护卫,让江表众虎臣不敢动手。
照此看来,诸葛亮断然没有设计坑害赵云的意思,而且以诸葛丞相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也绝对干不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诸葛亮不是司马懿,为了顺利实现三马食槽,接诸葛亮之手,除掉了曹操最后一位忠臣良将张郃。
既然诸葛亮没有坑赵云,那么赵云到底有没有战败呢?咱们还是来看《三国演义》原著的记载。
话说那是诸葛亮之一次出祁山伐魏,遇到了后起之秀姜维姜伯约,诸葛亮设一计姜维识破一计,弄得诸葛亮十分被动。将未能识破诸葛亮的计谋,是因为他把诸葛亮研究得很透,而诸葛亮当时还不知道有姜维这头小麒麟。
一个知己知彼,一个知己不知彼,所以诸葛亮被姜维算计了。等到棋高一着的诸葛亮重视起来,姜维就变得缚手缚脚了,被诸葛亮一通算计,只好乖乖投降了。诸葛亮算计姜维的招数,被宋江学去用来坑了秦明,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屠戮百姓,而宋江则把几百户人家一通烧杀,鸡犬不留。
也就是诸葛亮和姜维斗智的过程中,俨然已经成为蜀汉武将之一人的赵云赵子龙,受命攻取天水城,结果中了埋伏:“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
这一仗实际是打成了平手,赵云没有拿下天水城,姜维也没有困住赵云,赵云全身而退,回去后夸奖姜维枪法,那也是一种老前辈对后起之秀的欣赏,根本不是打不过——姜维以逸待劳,兵力占优,也没有拿下长途奔袭兵力不足的赵云,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夸耀的,赵云出于谦虚,也只能夸一夸姜维本人的单兵作战能力了。
赵云夸姜维,既是大度,也是自信,更是跟刘备一样求贤若渴:“只要能把这样的人才收到我方阵营,我赵云个人的面子不重要。”
天水之战,赵云不输不赢,绝对算不上失败,不过是一场谁也奈何不得谁的遭遇战而已。
诸葛亮虽然收了一个徒弟姜维,但却丢了另一个徒弟马谡。
很多人诟病诸葛亮误用马谡,其实换了另一个人,也未必会做得比诸葛亮更好,毕竟失街亭之前,马谡的表现十分抢眼,几乎是算无遗策,帮了诸葛亮不少忙。
马谡之败,是因为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度,没有当道下寨,这才导致了困守孤山水尽粮绝一败涂地。
“走路不哼哼的都是好人”,诸葛亮不是神仙,当然算不到马谡会骄狂到连自己这个老师的话都不听了。
马谡不听话而丢了街亭,这才导致蜀汉大军全线撤退,于是有人认为赵云又一次战败了,这就是咱们开头说的再败于箕谷。但是赵云果真战败了吗?答案是这也是想想而不是真相,真相就在赵云副手邓芝的报告里:“某引兵先行,子龙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因此军资什物,不曾遗弃。”
赵云当时是充当疑兵角色,所谓疑兵,就是由一个名气很大的将领带着少数人马虚张声势扮纸老虎。
一看赵云摆开这么大场面,曹营自然是要出动更多兵将来进攻,结果可想而知,这仗根本就没法打。而实际上是赵云把一局死棋走活了:不但没有被曹军包了饺子,而且圆满完成了断后任务。
如果这个先当疑兵后充后卫的不是赵云,那么曹军击溃蜀汉阻击部队后,诸葛亮大军就危险了。
这样看来,想象中的“赵云首败于天水,再败于箕谷”,根本就不存在,真相是赵云并没有损兵折将,还圆满地完成了诸葛亮交给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