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能够网罗天下人才的刘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闪光点?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8)310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人们对他的印象却并不正面,多半囿于其心计和狡诈,可是如果刘邦真的是一个能力平庸、反复无常的小人,他身边又怎么会有那么多能人异士跟随呢?刘邦到底有什么出彩之处能够网罗天下人才,他的闪光点又是怎么吸引众多追随者的呢?

能够网罗天下人才的刘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闪光点?

一、心怀大志

刘邦与沛县父老们一起杀掉沛令后,众人准备推举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新的县令,此时刘邦的表现与萧何、曹参二人截然不同。后者害怕事发后牵连家人不好脱身,一心推脱;而刘邦则坦然接受,“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看到了天下大势,还表示了对一同起事的父老乡亲们安危的担忧,二者高下立判。

雕塑“拔剑斩蛇”

这个抉择其实还符合了地方武装势力的利益诉求,而他的沛县军事班底也是此后发展壮大的基础力量。刘邦的目光放得非常长远,事事都为自己的志向铺路,比如在此后的宛城受降、废秦苛政、约法三章上,刘邦军队入关后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了民心归附。

刘邦善于收拢民心,为了自己治下能有稳定的统治,展现出了远超项羽的大局观。因为解民倒悬的大理想,才会有西向攻秦的大担当。正是刘邦意欲问鼎天下,韩信、彭越、英布等才会为了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心甘情愿追随,辅佐刘邦的大业。

二、知人善任

能够网罗天下人才的刘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闪光点?

韩信评价刘邦“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意思是刘邦是天生的领导者,他能让自己的部下们扬长避短、各司其职。刘邦用人不拘一格,不管是无名小卒还是敌方叛逃过来的将领,只要是良人善策,他都从谏如流。

韩信在项羽麾下,“数以策项羽,羽不用”,而到了刘邦阵营,一篇“汉中对”将楚汉双方综合条件、天下形势、战略方向、时机把握做了全面辩证的阐述。虽然是敌将来投,但刘邦欣然采纳,“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果不其然,此后遵循韩信的形势预测和战略部署,刘邦暗度陈仓、速定三秦、夺关中形胜之地,为赢得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汉五年(前202),刘敬(原娄敬)原是一无名戍卒,竟趁刘邦路经洛阳时大言不惭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可刘邦并未因为其人微言轻而置之罔闻,相反,他慎重地找来张良等智囊团开会决议,最后采纳了刘敬的意见,还将其封为郎中。

三、不吝赏赐

领导者想要属下心甘情愿地跟随,最重要的是重视部下的利益诉求,并毫不吝啬地满足他们,刘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反观项羽,韩信曾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说话待人和气,体贴部下,但只能施以小恩小惠,不肯论功行赏。人都是逐利的动物,得不到封赏,部下们怎么敢拼死效命呢?

汉四年(前203),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此时正在平定齐地,趁机要求受封齐王:“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刘邦看到来信后十分愤怒,自己命悬一线,可是韩信却趁此要挟,想自立为王。但是刘邦碍于大局,听从张良、陈平的劝谏,还是封韩信为齐王,“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刘邦满足了韩信裂土封王的愿望,也获得了回报,最后在韩信与彭越等人的分进合击之下击败了项羽。

能够网罗天下人才的刘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闪光点?

刘邦还常用重金收买敌方的将领,在荥阳对峙期间,“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范增因此受到项羽的猜忌,愤而离开最后含恨病死,项羽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谋士。

刘邦志存高远,吸引了一大批想要成就伟业的豪杰;并且在用人之道上广纳贤良,用人不疑,让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更大化地发挥;对部下还不吝赏赐,想要实现抱负的、想要进封王爵的、想要荣华富贵的,都可以在刘邦手下一展宏图,这样的领导,怎能不吸引人呢?而正是由于其善于集百家之长,才能拥有运筹帷幄的张良、稳固内政的萧何、征战沙场的韩信等文武群臣,最终,布衣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的刘邦竟然打败了出身将门、深谙兵法、身经百战的项羽,成就了汉朝的千秋霸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0218.html

“能够网罗天下人才的刘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闪光点?”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辛毗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辛毗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之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下邺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师战船,到底是周瑜烧的,还是他自己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可能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而在演义中,罗贯中也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赤壁之战:先是黄盖和周瑜演了一...

康熙已经有55个子女了 康熙为何还要收养养女

康熙已经有55个子女了 康熙为何还要收养养女

对生育了55个子女的康熙皇帝,为何将弟弟的女儿收为养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努尔哈赤死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位 他真的篡位了吗

努尔哈赤死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位 他真的篡位了吗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死后,为何由皇太极继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6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8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其实努尔哈赤子嗣众多,一共有16个儿子,那么为何由皇...

宋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琪(917年-996年10月25日),字俶宝(一作叔宝),幽州蓟县人,北宋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琪自幼长于契丹治下,是契丹会同四年(941年)进士,在契丹灭后晋之战中随军进入中原,后成为赵赞的幕僚,随其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他担任幕职近三十年,直到五十岁时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