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都已经被废黜帝位了 汉宣帝为什么还立他为海昏侯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海昏侯刘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个“昏”字,让人下意识地认为“海昏侯”就是个侮辱性的封号。古代列侯的封号有两种命名方式,一般情况下以封地命名,也有褒奖或批评式的命名方式,类似于谥号。
比如刘秀曾经封一个叫“子密”的奴才为“不义侯”,这家伙以奴婢之身杀了主人彭宠。彭宠背叛了刘秀,所以刘秀不能不赏赐子密,堂而皇之地册封刘秀又不甘心,因此就给了他一个充满侮辱意味的封号。
刘贺的封号,“海昏”是指刘贺的封地海昏县,在今天南昌市的城北地区。海昏县建立于西汉,南朝刘宋期间被并入建昌县,如果不是海昏侯大墓被发现,海昏县很少为人知。
不过由于海昏县的名称实在“不吉祥”,其名称由来,以及建立的时间无从考证,加之刘贺又是之一代海昏侯,让人难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汉宣帝将刘贺封在海昏县,到底有没有故意羞辱的心思在里面?
刘贺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昌邑王刘髆的儿子,汉昭帝的侄子。其祖母就是那位擅长歌舞,生前极受宠幸,临终前以被蒙头,不让汉武帝见到她憔悴面容的李夫人。
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后,刘髆本来有望成为下一任太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刘贺的帝王生涯,或许没那么曲折离奇。可惜刘髆的舅舅李广利,一番神操作导致家破人亡,导致刘髆彻底失去了竞争储位的可能性。
刘髆回到封地昌邑后,“抢”在老爹汉武帝前一年,就郁郁而终,5岁的刘贺嗣位为昌邑王。
元平元年,20岁的汉昭帝驾崩,无子绝嗣。霍光力主,将刘贺过继给汉昭帝为子,继承皇位。不过,刘贺仅仅在位27天,就被霍光废黜了。
被废黜后的刘贺,回到封地昌邑,只是身份尴尬了,原来的昌邑王爵位丢了!
原本以为捡了个西瓜,岂料西瓜没了,芝麻也没了。好在霍光没有对刘贺赶尽杀绝,给了他2000户汤沐邑,让他不至于跟丐帮为伍。
六年后霍光去世,汉宣帝当家做主了。汉宣帝是前太子刘据的孙子,按辈分是刘贺的侄子,虽然二者年龄只差一两岁。
汉宣帝对这位叔叔很不放心,毕竟他头上挂着“废帝”的身份,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废帝”身上往往自带吸引力,咸鱼翻身的事并不罕见。
因此,汉宣帝对刘贺采取了长达五年的监控,时任山阳郡太守的张敞,就是汉宣帝的密探。
史书保存了多封张敞的密奏,将刘贺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详细记载。最后张敞得出一个结论:“废帝”已经是废人了,不足为虑。张敞的理由有三点:
一,刘贺健康状况堪忧。张敞拜见刘贺时,发现他“疾痿,行步不便”,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竟然步履蹒跚,身形佝偻,一副行将就木的状态。
二,刘贺忙于享乐,雄心不再。张敞曾经到刘贺府上清查人口,刘贺误以为朝廷要对他清算。当清查到刘贺的女儿“持辔”时,刘贺下跪求情,说这个女儿是严延年的外孙女,希望格外开恩。
此时刘贺有妻妾16人,儿女22人。在妻妾们的怂恿下,刘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纵情欢愉上,孩子生了一堆,“清狂不惠”,一副颓废模样。
三,刘贺“喜乱亡,无仁义”,不足为虑。刘髆去世后,留下11名姬妾给他守陵园。刘贺对父亲的姬妾们态度很恶劣,他明示:这些人病了不要给她们看病,相互斗殴仇杀由她们去,总之让她们赶紧自生自灭,不允许释放。
张敞说,这种天性昏聩被乱,不仁不义的人,根本没有翻身的可能性。
五年的监视,让汉宣帝放心了。对一个没有威胁的人,皇帝自然愿意施以皇恩沐浴,元康三年,汉宣帝下诏,册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4000户。
就这样,刘贺被迁徙到豫章郡,从没有身份的平民,恢复为宗室子弟,并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时光。
不过,史书记载的一个细节却表明,即便在偏远的南方,汉宣帝依然没有完全“放任”刘贺。
豫章郡一个叫孙万世的卒史,有一天拜访了刘贺,搞了个“访谈节目”:俺好奇,当初你手上握着玉玺,为何不坚守皇宫,调兵杀了霍光,反而被夺了玉玺和兵符,弄得被废了呢?
刘贺挠挠头:是啊,当初脑短路,错失了机会!
孙万世安慰他他说:您应该很快就会被封豫章王,不会长时间只当个“海昏侯”的。刘贺笑笑:应该是这样吧,不过这话不能谈论。
刘贺还知道这样的话题是禁忌,心里可以想,嘴上绝对不能说,可他还是说出来了,收不回去了。不久他就遭到司法机关讯问,最后被汉宣帝下旨,夺封3000户。
出刘贺之口,入孙万世之耳的私密谈话,怎么就被官府知道了?很显然,这位孙万世就是第二个“张敞”,故意来撩拨刘贺,试探他的野心有没有再度发芽。
测试结果表明,刘贺对以前的事没有完全放下,虽然没有过激言行,可也犯了大忌。一句话说丢3000户封邑,代价实在有点大,不过知足吧,汉宣帝不是残忍的人,否则刘贺都没机会到祖国的南方生活。
不久,海昏侯刘贺病逝,终年约33岁。
那么,海昏县是因为刘贺才设立的?还是原本就有海昏县,刘贺被封到此地才有了海昏侯?汉宣帝又为何让刘贺,跟“海昏”这么个难听的名字连接在一起?
应该可以排除之一种说法,假如特地为刘贺设“海昏县”,史书一定会顺便交代此事。因此我个人认为,在汉宣帝朝之前,就有海昏县的存在。学术界一直对“海昏”得名有争议,学术问题我们不作延伸探讨。
那么,天下那么大,汉宣帝偏偏把刘贺封在那里,是不是有故意羞辱的意思呢?
汉宣帝在册封刘贺为“海昏侯”时说:“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现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舜帝当年把他犯了罪的弟弟“象”,册封在“有鼻”,以表示骨肉亲情不能绝,汉宣帝封刘贺,是仿效先贤。
有鼻国在哪里呢?对不起,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但是学术界一般认为,大致在湖南、江西交界,亦或是湖南和广西交界一带。不管是哪里,方位在东南方错不了,那里在舜帝时期属于未开化的野蛮地,在西汉属于欠发达的瘴气之地。
封在有鼻,显然兼具了“册封”和“惩罚”两种属性,既不失“脉脉温情”,又不失“政治打击”的双重功能,这才是刘贺被封到海昏县的主要原因。
至于海昏这个名字的含义,想来也是大臣们心照不宣的默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