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11)540

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今天文章主人公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今天历史网讲述的主人公就是武平一的孙子、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

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因武元衡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不和,王叔文将武元衡贬为太子的属官。没想到顺宗即为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即位,即为宪宗,宪宗极为相信武元衡,没几年就把他提拔为宰相。

那么武元衡为什么和白居易是情敌呢?只因为一个女人,薛涛。其实武元衡和白居易还是好朋友,常常一起作诗。但是薛涛作为大唐才女,名噪一时,白居易是她的狂热追求者,现在流传下来的白氏情诗有不少是写给薛涛的,而武元衡对薛涛也很是欣赏。不过薛涛好像更喜欢号称唐朝之一美男子的武元衡,武元衡曾写过一首《赠道者》给薛涛,薛涛也给武元衡回了《送友人》。在武元衡重登相位之后,将薛涛提拔为校书郎,而白居易的心情我们也无从知晓。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武元衡在唐宪宗即位之后深受宠信,得到重用,他在蜀地待了七年之久,因为治蜀有功,所以被召回朝廷。唐宪宗与先代君主不大一样,他希望收服藩镇,在唐中央政权的号召下,大部分藩镇都归顺朝廷,然而淮西、成德及平卢节度使却不服中央统领,因此朝廷决定对淮西用兵。但是唐宪宗一个人坚决除藩是行不通的,当时朝中大臣都对除藩心有惧意,唯有武元衡坚决支持,君臣相得之下,共同商议除藩大计。藩镇恐惧,派人说服贿赂武元衡,最后都被武元衡拒绝了。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启门户,出了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一百步的道路左侧行进,赴大明宫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唐宪宗得知消息后,悲哀痛哭,没有进食,然后追赠武元衡为司徒,谥号为忠愍。而武元衡在被刺杀的前夜,作了一首很具有诗谶意味的诗,叫作《夏夜作》,诗中有“日出事还生”。 冥冥之中,武元衡似有预感。没想到一语成谶。

关于刺客究竟是谁,历史没有定论。《新唐书》记载是王承宗派人刺杀了武元衡,而李师道派去的刺客见王承宗的人抢先动手了,就回去报告李师道说是自己杀了武元衡。《旧唐书》则说是李师道的刺客杀了武元衡。而朝廷以为是王承宗做的。而李师道和王承宗,都是唐朝的地方割据军阀。

武元衡的死对于唐朝后期的政治冲击是巨大的,唐宪宗失去了自己的绝对心腹和盟友,在武元衡死去几十年后,唐朝就灭亡了。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今天文章主人公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武平一的孙子、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参加科举位列进士榜首,后任华原县令。因工作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官至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发布号令。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迁升御史中丞,顺宗即位后,因武元衡与顺宗宠臣王叔文不和,王叔文将武元衡贬为太子的属官。没想到顺宗即为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即位,即为宪宗,宪宗极为相信武元衡,没几年就把他提拔为宰相。

那么武元衡为什么和白居易是情敌呢?只因为一个女人,薛涛。其实武元衡和白居易还是好朋友,常常一起作诗。但是薛涛作为大唐才女,名噪一时,白居易是她的狂热追求者,现在流传下来的白氏情诗有不少是写给薛涛的,而武元衡对薛涛也很是欣赏。不过薛涛好像更喜欢号称唐朝之一美男子的武元衡,武元衡曾写过一首《赠道者》给薛涛,薛涛也给武元衡回了《送友人》。在武元衡重登相位之后,将薛涛提拔为校书郎,而白居易的心情我们也无从知晓。

武元衡在唐宪宗即位之后深受宠信,得到重用,他在蜀地待了七年之久,因为治蜀有功,所以被召回朝廷。唐宪宗与先代君主不大一样,他希望收服藩镇,在唐中央政权的号召下,大部分藩镇都归顺朝廷,然而淮西、成德及平卢节度使却不服中央统领,因此朝廷决定对淮西用兵。但是唐宪宗一个人坚决除藩是行不通的,当时朝中大臣都对除藩心有惧意,唯有武元衡坚决支持,君臣相得之下,共同商议除藩大计。藩镇恐惧,派人说服贿赂武元衡,最后都被武元衡拒绝了。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启门户,出了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一百步的道路左侧行进,赴大明宫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唐宪宗得知消息后,悲哀痛哭,没有进食,然后追赠武元衡为司徒,谥号为忠愍。而武元衡在被刺杀的前夜,作了一首很具有诗谶意味的诗,叫作《夏夜作》,诗中有“日出事还生”。 冥冥之中,武元衡似有预感。没想到一语成谶。

关于刺客究竟是谁,历史没有定论。《新唐书》记载是王承宗派人刺杀了武元衡,而李师道派去的刺客见王承宗的人抢先动手了,就回去报告李师道说是自己杀了武元衡。《旧唐书》则说是李师道的刺客杀了武元衡。而朝廷以为是王承宗做的。而李师道和王承宗,都是唐朝的地方割据军阀。

武元衡的死对于唐朝后期的政治冲击是巨大的,唐宪宗失去了自己的绝对心腹和盟友,在武元衡死去几十年后,唐朝就灭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0747.html

“武元衡可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怎么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的相关文章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曹丕为何仅40岁就驾崩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让其占据政治优势,220年,曹魏正式建立,曹操也以此被后世熟知;公元223年,其第三子曹植在兄长的逼迫下作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此诗也永留后世;而与曹操...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吴越两国的传奇故事,除了老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阵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差击败勾践,双方进行和谈的故事了。按照《左传》的描述,这事儿没什么可说的,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仗,吴国虽然赢了...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汉末时期何进为何会死于宦官之手?

汉末时期何进为何会死于宦官之手?

何进是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发生东汉的“十常侍之乱”,打破了东汉局势的平衡,从那以后,由董卓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武装对抗,将东汉帝国推入军阀割据时代,统一的中央政权彻底垮塌,东汉名存实亡。那么,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又是何太后的至亲,十常侍为何敢杀何进呢?究...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图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图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朝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围攻平凉。为了尽可能减少战争带给军队与百姓的伤亡,图海采用先震慑后劝降的策略,在周培公的帮助下,成功迫使王辅臣投降,拿下平凉城。那图海是如何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