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黄巢的起义是怎么回事?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11)350

黄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一首《不第后赋菊》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有的小孩子都能说上其中的两句,很多人都对这首豪气冲天的诗篇印象深刻,这首诗出自于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而这首诗的意境正好诠释了他的踌躇满志,以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狂放。

虽然他所领导的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对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成为了加速唐朝灭亡的催化剂,他开天辟地的斗争如同璀璨的流星,在历史的长夜中一闪而过。

其实他是有成功的机会的,但就像他的诗中所展现的那样,他是“冲劲和热情有余,谋略与修养不足”,所以他最终没有把握住机会,成为了别人的他山之石。

黄巢的起义是怎么回事?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乱世出枭雄

唐朝末年,不但统治黑暗而且政治腐败,战火不断,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但克捐杂税却无比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让农民四处逃亡,无家可归,社会更是动荡不安。

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饥寒交迫的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其中规模更大的一次起义就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黄巢被设立成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他制造混乱,喜好杀戮,但真正的历史中,他并非如此残暴,而且深受民众的拥护。

公元875年,王仙芝率众起义,他自带领起义军迅速席卷了整个山东地区,同年,黄巢率众响应王仙芝也举起了义旗,两支起义军很快汇合在了一起。

黄巢家族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和弓箭,熟通笔墨,从小就才华横溢,黄巢成年后多次应科考试,但全都名落孙山,最后他们会愤恨离开长安时,写下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王仙芝一样也都是盐商出身,而以贩卖私盐为业的黄巢与王仙芝在武装贩卖私盐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这为他们领导农民起义打下了基础,起义军在王仙芝和黄巢二人的带领下逐渐壮大了起来。

朝廷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十分恐惧,立即调集大量兵马镇压,在镇压的同时也采取了封官招降的政策,诱惑起义军将领归顺朝廷,面对封官的诱惑,王仙芝有所动摇,但后来他在黄巢严厉的斥责下取消了归顺的举动,不过在起义军内部分歧已产生。

其实黄巢暗地里对于王仙芝的做法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这样一来王仙芝的势力大幅度受到缩减,不但将自己突显了出来,而且更是收纳了很多对方的兵力。但黄巢和王仙芝已无法再在一起战斗,于是起义军就此分裂为两派。

其实这各自为战的两派,从最初打着农民翻身的旗号,到为了利益彼此周转,他们早已变质,只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或者大展宏图罢了。

黄巢的起义是怎么回事?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杀入长安称帝

公元八七八年年初,王仙芝因兵败被部下杀害,其余的人马全都被黄巢收纳,公元881年,起义军进入长安,黄巢即位称帝,同时拥有百万大军,他没收了官僚豪绅的土地财物,并把它们分给了百姓。

在黄巢占领长安之后,下令把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杀掉,四品以下的正常任职,有些皇室成员和大官也都被杀。

但他攻占长安之后,没能乘胜追击唐西宗,也没有及时消灭对方的残余势力和反战势力,而且他们的作战方式以流动战为主,所攻下的城池没有设兵把手,让唐军得以喘息并酝酿反击。

公元882年,唐宣宗在李克用的帮助下,号召各地节度使进攻起义军,并围困了长安城。紧要关头黄巢手下大将朱温投敌,黄巢兵败而走,在这期间他只做了四年皇帝。

枭雄末路

公元884年黄巢被困,并受到李存孝的追击,他留下残余部队逃亡,但李存孝在后面穷追不舍,黄巢最后只剩下幸存的侄子和他一起逃向山谷。

眼见后方的追兵如狼似虎,这时黄巢看到面前有一座石碑,上面赫然写有“灭巢山鸦儿谷”几个大字,走投无路的黄巢自知气数已尽,最终拔剑自刎,葬身于山谷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唐末农民起义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黄巢起义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唐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结果。黄巢起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智慧和优秀品质,但也把其思想上的局限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起义军的声势虽然浩大,涉及到的区域也很广泛,但他们自始至终采用的都是流动作战的方式,没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

黄巢的起义是怎么回事?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即使他们已攻入唐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空架子,他们没有在战领地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以巩固胜利的成果,过早享受了胜利的喜悦。

小结:

黄巢攻克长安之后不思进取,留恋富贵,没有去彻底消灭敌人,让敌人有了恢复势力的机会,并最终被其打败。

同时,黄巢起义没有制定真正的革命纲领和革命计划,致使起义军的组织性很差,而且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很大的盲目性。

此外,起义军内部的争斗时常出现的滥杀无辜,都是其狭隘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但作为我国历史上一场具有代表性的起义,即使有很多的错误与失误,但都应结合历史意义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黄巢起义不仅是一场广大农民对腐朽官僚汹涌浩瀚的反击战,也是对历史影响深远的起义运动。直接打击了唐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王朝的更高统治阶级,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0782.html

“黄巢的起义是怎么回事?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篡权夺位的李世民,为何受到世人景仰,还对他评价如此之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继唐高祖李渊之后的第二位皇帝,世人称其为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参军,战功显赫,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军事家,可见其才能的卓越。唐太宗李世民虽才能出众,...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

吕范: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东吴的稳固与建立做出贡献

吕范: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东吴的稳固与建立做出贡献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曹参当上宰相后为何无所事事?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

袁绍的兄弟都被刘备杀了 袁绍最后为何还要收留刘备

袁绍的兄弟都被刘备杀了 袁绍最后为何还要收留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杀了袁绍的兄弟,为什么袁绍还愿意收留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之乱以后,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那些官僚豪强趁机抢夺城池,形成大大小小无数割据势力,曹操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势力不断壮大,曹操还将黄巾军的降兵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中...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和朱元璋的感情如何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不可没。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