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2)340

乾隆十二年,清朝三朝老臣孙嘉淦以年老体迈上书乞求退休,得到乾隆批准。

临行前,乾隆问他对今后的政治有什么建议,孙家淦简短而深沉地说出了四个字:“慎终如始”,作为回应。意思就是告诫乾隆为政,要谨慎处理政务,就像一开始一般的慎重。

作为横跨三朝老臣,孙嘉淦从工作履历和个人风格上都堪称清朝最独特的一位。

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此后一路晋升至尚书。孙家淦从基层做起,几乎横跨了当时政治体系的所有岗位,这种多岗位历练和阅历在当时来说并不多见。

孙家淦山西太原府兴县人,祖父在清初担任崇仁知县,其父是乡里当时有名的绅士,孙家淦在三十一岁中进士后,出任检讨一职。孙家淦工作之余研习程朱理学。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正是“程朱理学”思想的深刻作用下,孙家淦处处以理学标准要求自己去做纯粹之人,由此也导致了日后雍正评价其“憨直”的结论。

如果说康熙时期的孙家淦在“修炼”理学的纯粹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那么在雍正时期,则是这种“修炼”的发力期。

就在雍正大力打击铲除其兄弟党羽时,把他们变成“猪”,“狗”扔进大狱,孙家淦竟然犯逆鳞向雍正上书强烈建议他“亲骨肉”,言外之意便是他残忍对待手足。

雍正果然大怒,找来翰林院掌院学士朱轼,问他这个孙家淦为什么如此胆大狂妄,打算重罪处理。朱轼坦诚回答说:“此人诚属狂妄,但臣也不能不佩服他的胆量。”雍正想了一会,竟也笑着说,我也不能不赞赏他的胆识。

在孙家淦得到重用做主考官回来述职时,雍正问在场人一个问题:“天下有几种人?”唯独孙嘉淦回答最为精妙:“天下有两种人,一种为名,一种为利。”雍正问他你是哪一种呢?孙家淦只是回答说:“为臣不爱钱”。意思是他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雍正甚至和宠臣鄂尔泰私下讨论过孙嘉淦这一现象,鄂尔泰倒也客观对雍正说:“孙某,性或偏执,若操守臣敢以百口保之。”以此可知,孙嘉淦敢于直言的更大资本就是本身清廉,自身过硬,任何人也抓不到其污点证据。

《啸庭杂录》记载了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事情。

孙嘉淦在国子监任职时,向雍正推荐几名知县候选人。几天后,雍正对孙嘉淦说:“你推荐的这几个人品行不好,名单退给你,你再考察一下。”孙嘉淦却脱口回答:“我与这六人共事很多年,非常了解,不需要再考察了。”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雍正非常不满地说:“如果你这样认定,那你给我写个保证”,顺手把手中的笔扔给了孙嘉淦,跪在地上的孙嘉淦刚要捡笔写保证,一旁的大学时斥责说:“孙嘉淦,皇上的御笔你也敢用!”

孙嘉淦这才意识到过格不敢再说话。事后刑部以“大不敬罪拟斩”上报处理意见,雍正想了想说:“孙嘉淦太憨,然不爱钱。”索性就让他去管理库银。又一次因为烦了老毛病惹得雍正大怒,干脆罚他去顺义县做苦工。

这两次挫折可以被视为雍正对他的考验,也可以说视对他的重要官员必要的警告手段,这样一来,孙嘉淦任职经历也越来越丰富,其“直臣”的名声越来越大。

到了乾隆时期,依然不改本色进谏,,“每事必廷诤,纯皇帝(乾隆)辄曰:‘汝又以古大臣面目对君矣。’”孙嘉淦不仅敢于直言,同时更是勇于做事。

乾隆元年(1736)河南郑州发生一起影响恶劣案件,株连十余人,许多人被屈打成招,官员富德以死罪上奏核准。河道总督对此案表示怀疑,也向乾隆反应情况。乾隆迅速令刑部尚书的孙嘉淦前往调查。

几天后,孙嘉淦多方审讯查案,终于弄清原因,原来是官吏和豪绅相互勾结,而制造的冤案。孙嘉淦非常气愤,立刻上奏,要求释放无辜百姓,并严惩这些勾连冤案官员。书信递上去后,“举朝大骇”在孙嘉淦一再要求下,乾隆认可了孙嘉淦的处理意见,“上然之,竟从其议”。

孙嘉淦给乾隆的《三习一弊疏》被认为经典之作,上疏原因也是因为“皇上隆恩,卑以风纪重任”,对乾隆提出告诫,揭示了帝王在政治中遇到的各种甜言蜜语而导致最终失去正确判断。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乾隆后期对和珅的宠幸,则可以看到孙嘉淦的先见之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2576.html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虽贵为皇后,但曹氏却从未被皇帝恩宠过,宋仁宗对曹氏真的毫无感情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皇后出身名门望族“真定曹氏”,她的祖父是北宋开国功勋曹彬,是宋太祖最信任的臣子,也是一位忠心宽和之人。因此,整个曹家备受宋朝皇室的关注。出身于这样的世...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楚汉之战项羽比刘邦胜率要高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获胜

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和孙权刘备见过面吗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和孙权刘备见过面吗

对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没有与刘备和孙权这两人见过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皇帝无能,宦官乱政,刘汉失权,天下遂群雄并起,明争暗斗各据一方。而经过几年的殊死争夺后,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即曹魏、蜀汉、东吴。而这三个政权的开创者则分别是曹操(虽然称帝的是他...

张咏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咏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轶事典故不喜拜跪张咏尤其不喜欢别人跪拜,命...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