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刘备如果采用上计会是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5)45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选三国智谋之士,很多人都会想起魏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蜀有诸葛亮法正庞统,但却很少有人提起曹操和刘备:如果曹操刘备没有过人之处,又怎么能驾驭得了这些当世人杰?

荀彧郭嘉曾经给袁绍打过工,几乎是默默无闻,到了曹操手下才大放异彩;法正曾为刘璋议军校尉,庞统曾为周瑜功曹,加入刘备集团后才成了核心人物。这说明曹操的水平高于袁绍,刘备也比周瑜刘璋强得多。

一个称职的主公,必须知道手下谁能干啥不能干啥、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即使偶有决策失误,也能事后纠偏。所以刘备曹操成了当世枭雄,而袁绍则成了过眼云烟。

不管演义小说如何描写,曹操刘备文武兼备智虑深沉,这都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咱们常常感到惋惜的事情,认为刘备决策失误断送庞统,要是根据正史来分析,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入川,是庞统庞士元极力主张的,庞统还为刘备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肯看这篇文章的,都有极深古文功底,所以无需笔者翻译,读者诸君也都知道庞统这是诡辩。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谋取同宗基业,还真需要一个理由,不管这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总要有人说出来作为西侵的理论依据。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刘备如果采用上计会是什么结局?

在这一点上,庞统与刘备配合默契,诸葛亮有些太过正直,虽然他在“隆中对”的时候也把刘璋的地盘视作囊中之物,但还没想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当作借口。在这一点上,庞统比诸葛亮高明,因为庞统知道刘备需要的仅仅是个借口而已,只要有人提出来,不管有多荒唐,刘备都会接受。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如果刘备采用庞统入川三计中的上计,那么成都早就拿下了,庞统不牺牲,诸葛亮关羽赵云也就不用尽数调离荆州,那么刘备荆州益州分进合击一统天下,也就有可能了。

但是我们细看正史,就会发现刘备还是比庞统高明一些,如果他真采用了庞统的“上计”,可能就会进不了益州也回不了荆州,成了被曹操孙权张鲁刘璋四面合围之下的瓮中之鳖。

庞统的取川三计是这样的:秘密挑选精兵昼夜兼程袭取成都,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成都,这是上计;诱杀刘禅手下名将杨怀、高沛,收编他们的部队,然后向成都攻击前进,这是中计;卷铺盖撤退,到白帝驻扎另找机会,这是下计。

刘备采用了庞统的中计,一面诱杀杨怀高沛,一面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读者诸君请注意,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的时候,庞统还没有阵亡,这个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一定要搞清楚:“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先主进军围雒,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刘备也知道,自己带着庞统黄忠魏延三人和收编的人马,是难以攻取益州全境的,如果不打通荆州益州之间的道路,无法跟刘璋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刘备虽有张松献上的地图,但是人心未附,只要被断了粮道,他的大军就会在旬日之间溃散。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中城防坚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下来的,仅仅是庞统阵亡的雒城,只有刘璋的儿子刘循防守,刘备足足打了一年才拿下。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刘备如果采用上计会是什么结局?

一个雒城尚且如此难打,益州首府成都就更不用说了,刘备调集诸葛亮张飞赵云黄忠赵云的全部兵力,打了几十天也没有攻克。最后是马超带着刘备秘密调拨的人马虚张声势,这才让刘璋觉得外援断绝,只好出城投降。

按照《三国志·刘二牧传》的记载,当时成都“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成都尚有三万精兵,而在此之前,杨怀高沛被杀队伍被收编,李严、吴懿、严颜率部投降,此消彼长,刘备才有能力围攻成都。

如果当时刘备派人或者亲自带领轻骑直捣成都,那么前面咱们说的将领和军队,就会在后面包抄,刘备从荆州带来的那点人马,就会陷入两面夹击,可能连三天都坚持不住就会被歼灭。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璋手下并不是没有能人,即使不算凭着小小雒城拖住刘备一年之久的刘循,拥有一战之力的,还有张任、黄权、严颜,这些人要是都汇聚到成都城内城外,刘备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取胜。

所以刘备采取的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扫清了外围郡县,把成都变成了一座孤城。如果益州各郡还在刘璋手里,那么他就会底气十足地固守待援,刘备要想强攻拿下,根本就没有可能。

这样看来,庞统的上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实际是一种军事冒险,前提是刘璋没有准备。

刘璋不是刘禅,刘禅投降是因为群臣都主降,而刘璋的部下基本都是主战派。张松通敌东窗事发,刘璋不可能不加强防范,一旦成都进入战备状态,就会侦骑四出,再加上当地百姓的协助,刘备的大军行进,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刘备如果采用上计会是什么结局?

刘备长途奔袭,根本就不可能带着攻城装备,只要刘璋闭门不出,他就无可奈何。百战余生的一代枭雄刘备,当然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当赌注。

事实证明,刘备的战略成功了,在庞统阵亡之前,益州诸郡就已经被诸葛亮张飞赵云先后拿下(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庞统阵亡只是在雒城攻坚战中出现的意外。而这个意外,也证明了益州城池都是很难啃的骨头,精兵轻骑是拿不下来的。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想必会有不同见解,对庞统的上中下三计,也有自己评价,笔者提出自己的拙见,只是抛砖引玉。具体情况还需要读者诸君分析:如果刘备采纳了庞统的“上计”奔袭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吗?如果成都之战陷入胶着,刘备能坚持到诸葛亮张飞赵云驰援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3091.html

“庞统入川的三计分别是什么?刘备如果采用上计会是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个皇帝,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1542年,明嘉靖皇帝在临幸完曹端妃后,酣然入睡。半夜,突然感觉浑身剧痛,口不能言,一会儿便没了呼吸……嘉靖皇帝可不是因为突发心梗或心脏病,而是因为一群宫女在此时想要加害于他。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可是位居万人之上的统治者...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狡兔死,走狗烹”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众所周知,在绵延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开国皇帝大都文治武功,十分善待开国功臣。有名的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昭勋阁、紫光阁等五大功勋阁,便是为表彰感念功臣而修建的。不过,也有开国皇帝...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桓范为了房产,不惜要谋害下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胤祥排行十三,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清王朝一向是“子以母贵”。但胤祥的生母是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因此身份低微。后来虽然得到康熙的临幸,生下了胤祥,但并没因育嗣有功得到册封。尽管如此,聪敏好学的胤祥不仅学识渊博,书法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