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9)340

大家好,说起朱高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朱高炽虽然登基为帝仅一年,但是他的太子监国生涯却长达13年。评价朱高炽自然不能以他当皇帝的几个月的政绩来评价,而应该把太子监国的13年算成他的执政生涯,以此来评价朱高炽,才算是合适。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1404年)被立为太子。从永乐七年(1409年)被明成祖下令监国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驾崩期间,朱高炽受命监国6次,在六次监国期间,朝廷大事都由朱高炽决断,所以朱高炽是永乐年间仅次于明成祖的明朝更高统治者,朱高炽其实为当时的大明王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太子监国时期稳定朝政

在明成祖时期,朱高炽实际上是作为朝廷的二号人物存在的,他的六次监国时间至少在13年以上,占据永乐一朝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监国期间,主要处理大明帝国的日常事务,除了重要决策由朱棣决定之外,其他的大小事务都有朱高炽决策。也就是朱棣所举行的重大政治事项都有朱高炽在幕后主持后勤工作,也就是永乐年间的政绩也有朱高炽的一部分功劳。

明成祖朱棣虽然被很多人喜欢,但是从永乐年间的情况出发,朱棣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他在夺取皇帝之位后,进行了四项大规模创举:

五次攻打蒙古四次出兵安南六次组织大规模贸易船队进行远洋远航迁都北京,并且大规模扩建北京城。

当然这四项创举是有其意义的,迁都北京和攻打蒙古是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增强国防力量,组织远航船队是为了加强明朝对外联系。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但是这些活动还是同时并举,这些都需要巨额的金钱和粮草:

攻打蒙古每次出征都是携带数十万兵马,而数十万大军的背后是几百万的民夫输送粮草,而且几次征讨使得“戎马资储十丧八九”。消耗钱粮无数。征服安南,安南战争同样损耗数十万大军,粮饷和军费都到达百万以上。明朝在当时还需要从内地调运粮食供应安南百姓的生活需要。营建北京的工程长达十几年,对于北京全城进行改建和扩建,除了征调大批工匠、士兵、百姓和囚徒组成建筑北京城外,还在湖北、江西、浙江、山西、四川进行大规模伐木行动,而这些人的粮草是从南方转运到北京。郑和的远洋航行共六次,每次有三万多人参加,大小船只一百多艘,但是远洋航行以友好贸易为主,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这使得远洋航行耗费无数。

四大创举的进行使得明朝内部出现大量的起义军,也使得明朝上层官僚反对这些大工程。而作为监国者的朱高炽就是其中之一。

朱高炽在监国行政过程给予一定的宽容政策使得明朝的民生有所缓解,而且他本人对于明成祖朱棣的大规模工程并不满意,虽然在朱棣的压迫下,朱高炽被迫配合朱棣的工程和战事,但他对于大明帝国的超负荷运转状态是十分清醒的。所以在太子监国期间尽量进行宽容政策,维持大明王朝的相对稳定。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发布诏令,拨乱反正,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

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途中,朱高炽继承皇位,在稳定局势后,朱高炽颁布了《登极诏书》,《登极诏书》大规模废除了朱棣时期的大工程和战事,同时朱高炽进行稳定务实和安定民生:

停止对于蒙古的大规模战事和远洋航行。准备承认安南独立,从安南撤军,丢弃这个沉重的财政包袱。免除百姓拖欠的赋税,赦免罪犯,停止皇家采办和征收物资。准备南迁南京,因为通过运河从南方输送物资前往北京,浪费太大,朱高炽想要迁回南京,避免浪费民生。赦免建文帝时期被朱棣贬罚为奴的大臣家属,恢复了这些人的自由,给予建文帝一朝合法性。

在朱高炽的推动下,永乐年间的弊政得以扭转,社会经济得到恢复,百姓负担也减轻了很多。朝廷的政治环境也得到解脱,不在出现永乐年间的冤狱和血案事件。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定的新时期。

由于朱高炽的政策符合当时明朝士民的期待,所以这一时期明朝走向繁盛时期,在朱高炽去世之后,朱高炽的拨乱反正的政策被儿子朱瞻基所继承,朱瞻基继续推动朱高炽的政策,明朝从安南退军。整顿和完善了明朝的政治制度,继续实施扶持农业发展的措施,所以这一时期,明朝迎来了“仁宣之治”。

结语:仁是朱高炽的庙号。

朱高炽在太子监国和统治期间对于大明帝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他的推动下,明朝获得了进一步的稳定和发展,可以称得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仁”字,“仁”字来源于朱高炽的庙号,并非谥号,朱高炽的谥号是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非常长,而且都是溢美之词,这也是明清时期的惯例。而朱高炽的庙号是“仁宗”,庙号的选择不一定来自谥法,他只有简单的褒贬之意,而且从字面上讲,都是好词。所以“仁宗”只是褒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3815.html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的相关文章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同样是变法使国家富强,为什么后人只记得商鞅,不记得李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商鞅相比,主导魏国变法的李悝为何名声不显?在提起魏国崛起的历史时,最不应该忘记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乐羊、吴起和西门豹。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魏国不是因为李悝变法而崛起的吗...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亲自去请了三次,态度非常谦恭、诚恳,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但是,刘备第一次去请诸葛...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陈阿娇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可谓是大名鼎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母以子贵”向来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之所以被卫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为陈阿娇没有给刘彻生个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最终上演了一出失宠的悲剧。...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位,接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