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吕后都想杀韩信吗 其中谁的贡献更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一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战败后逃难到吕家,一日忽闻活活磨刀声,心中以为是吕家要杀自己,便先下手为强,将吕家人赶尽杀绝,于是说出此句。
“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燕,遂表东海。克灭龙且,爰取其旅。刘、项悬命,人谋是与。念功惟德,辞通绝楚。”西汉开国功臣韩信被称为“国士无双”,最后却惨死长乐宫,被夷灭三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韩信生于泗水郡淮阴县,在县里时韩信性格放纵,不拘礼节,由于没有谋生手艺,常常吃别人家的闲饭度日,甚至在母亲死后都穷得无钱下葬,可以说混得相当凄惨。韩信早期最出名的故事肯定要属“胯下之辱”。
一次,淮阴县的屠户中有一个年轻人骂韩信是胆小鬼,并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没想到,听罢此话的韩信非但没有恼羞成怒,用剑反击,竟真的从屠户胯下爬过去,街上看到的人纷纷笑话韩信,都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志气的胆小鬼。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各地反秦势力蜂拥而起,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也参与到这一场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他之一个选择的投靠对象正是项梁,但韩信在项梁麾下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
项羽倒是把韩信封为郎中,可惜韩信几次献计,都未得到项羽的采纳,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在刘邦入蜀后离楚归汉,不过只是做着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名声不显。韩信的伯乐是萧何,不过正如那一句众所皆知的话所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发迹是由于萧何不遗余力地向刘邦举荐他,但一代“兵仙”的死亡也是拜萧何所赐。
萧何多次与韩信交谈,明白韩信的过人之处,他便给刘邦说:“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韩信外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刘邦看在萧何的面子上,拜韩信为大将,还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韩信拜将之后便向刘邦提出定国安邦的良策,让刘邦十分满意。作为统帅的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最终帮助刘邦定鼎天下,可以说刘邦的汉室江山,有一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不过老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得到天下的刘邦已经品尝过君临天下的滋味,自然不会想要拱手让人,任何对他可能产生丝毫威胁的人,他都不会放过,而才能出众,带兵能力冠绝当时的韩信,自然是威胁更大的。
其实在天下未定,刘邦与一直不肯投降的鲁国对峙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对韩信起疑心,还命人趁韩信不备,窃取韩信的兵符。刘邦觉得鲁国平定之后就已经统一天下,而韩信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为避免韩信可能生出反心,刘邦先下手为强,提前收回韩信的兵权,就这样韩信变成光杆将军。
不过韩信的兵符都能被刘邦的人潜入盗走,可见他对此颇为大意,政治嗅觉极不灵敏,而这,也直接导致他最后的死亡。天下平定,汉朝建立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讽刺的是,封地就在自己的老家,虽说名义上还是一方诸侯,不过已经没有自己的军队,心里虽然憋屈,韩信也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安排。
没想到,韩信这个光杆楚王还没坐热乎,就有人告发他谋反,由于楚汉争霸时韩信本就得罪过刘邦,一听有人说韩信要造反,刘邦一下就相信。不过为避免韩信狗急跳墙,两败俱伤,刘邦谎称云梦巡游将韩信诓来觐见,最终韩信被擒,虽说刘邦最后免他死罪,不过把他贬为淮阴侯。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刚刚逃过一场危机的韩信很快又被人告发谋反,上一次告密者隐藏在历史的阴影里不为人知,而这一次告密的人则是栾说,他说他的哥哥因一些小事被韩信酷刑相待,哥哥曾给他说过韩信准备谋反的事情,为救出哥哥,他便告发韩信。
这次刘邦没在皇宫,吕后和萧何商量了一个计策,又一次把韩信诓骗入宫,这一次韩信没能逃过一劫,惨死在宫中。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从刘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我们不难看出,他是被冤枉的,不过韩信不敏锐的政治嗅觉,确实让自己死得太窝囊。
参考资料:
《汉高祖功臣颂》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