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光贪官就杀了数十万人 朱元璋是明君还是暴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元璋是中国王朝中唯一一个从更底层农民兴起最后做到了皇帝的古往今来之一人。朱元璋在元末大混乱中逐渐兴起,成长为最强大的势力,最后成功打下天下。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中算的上是一位雄主,他开创了中国重要的朝代,大明朝,也是最后一个 *** 政权王朝,他完善了中国王权政治,更好的使中国成为一个整体。
图1
由于朱元璋出身过于低下,几乎处于社会的更底层,所以他才能真切的知道平民百姓过日子的艰难之处。他当上皇帝后,严厉的对待地方豪绅、对待贪官污吏,但是他却因此背负上了骂名,被称之为“暴君”,于是很多历史学家都称,以朱元璋为例,善待百姓难有好名,恶待官绅则留恶名。
贫苦出身,体恤百姓
朱元璋是中国皇帝中出身更低的一位,家里世代贫农,在元朝还受到“人种歧视”属于最不受待见的的第四种人“南人”,连姓名都带有低下歧视的意味,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没有正式的名字。
大元朝至正四年的时候,朱元璋的家乡因为蝗灾与旱灾,大面积受灾,整个地区吃不饱饭的情况非常普遍。那一年朱元璋的父母因为饥饿而死,朱元璋年仅十七岁,家中遭遇如此重大变故,不得不使这个年轻人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图2
朱元璋在那时非常贫困,没有钱去置办棺椁埋葬父母,还是乡里人刘继祖看他实在可怜,给了他一块地让他安葬了他的父母。朱元璋孤苦无依,为了维生,落发为僧。在元末大乱的情况下,朱元璋不能好好地在寺院里为僧,而且朱元璋少有大志,并不甘心做一辈子和尚,于是几经犹豫之下,他投奔了当地豪强郭子兴。
郭子兴见到他样貌奇特,让他做自己的亲兵,由于朱元璋作战勇猛,有智谋,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这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由于看到郭子兴并不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朱元璋选择带领兄弟重新另立山头,朱元璋计降驴牌寨三千民兵之后,用三千民兵攻打了元朝部队,收获俘虏二万人马。这个时候的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发展,已经比郭子兴的势力还要大很多。
势力变大之后,朱元璋对不对严格管理,对百姓进行安抚政策。在所有的起义部队中,朱元璋的部队市纪律更好的,他的部队绝不允许对百姓纵兵抢粮,烧杀掳掠、奸淫民女的情况一旦被朱元璋发现,就会处以杀头的罪名。
图3
朱元璋因为自己严肃的军队纪律得到了老百姓普遍的认可,他的军队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与欢迎,他的不对也由此慢慢发展壮大,得民心者,得天下,因为尊重百姓、爱护百姓,朱元璋获得了很多的好处,他也是因为这样才得到了更多的拥护,才能最终获得天下。
朱元璋的秋毫无犯的政策不仅仅是获得了百姓的认可,他还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可,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也非常重要。士大夫一方面可以给朱元璋出谋划策,知道如何才能取得大的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这些士大夫本身都是阶层中的具有实力的富裕阶层,他们本身在地区中就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人脉与人望,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如虎添翼。
尊重百姓、对百姓秋毫无犯,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根本的胜利条件,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获得了好的评价,这对于朱元璋能够打下江山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对于他的这一决策也深感自豪。在开国之后,有感于自己当初的际遇,再加上回想当年自己的出身,坐上皇帝宝位的他自然是要对百姓要好一些。
图4
朱元璋有了在百姓之中的高名望,士大夫之流又视他为可以得到天下的人。得到社会上两个阶层的认可,当时的朱元璋的声望是最为好的时候,在诸王征战过程中,他又得到朱升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步步稳固自己的势力,同时又保持低调,再一次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与民心的归附。
由于有了很好的基础,朱元璋一个个打败各个称王的势力,最终赶跑了元朝的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成为了天下的共主。
固皇权,稳民心
在朱元璋确立皇帝位置之后,接着要做的就是要巩固住自己的位置,以及要为自己未来的皇帝的继承做打算。当朱元璋成为皇帝的时候,元朝势力并没有完全消亡,而是在蒙古地区成立了北元政权。北元政权的存在使得朱元璋不得不再度依靠自己儿子们的势力,于是他开始在元朝北部封了九个王,作为王朝的巩固基础,但是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他封得这九个王,导致了大明朝的一场内乱。
图5
在提高了王公贵族的权利以及提高了自己儿子的封王与诸侯的地位之后,朱元璋渐渐觉得要为后来的继承做一些准备了。他首先是要面对的与他打天下的一帮贵族势力。主要分为淮西的旧部与浙江的势力,这两派势力必须都要剪除,才能稳定好朝局,能够为后来的子孙留下万世基业。毕竟只要王朝制度建立起来就不怕没有人才,但是要是纵容朝中贵族再度做大,那以后的天下将难以治理。
朱元璋于是就开始挑动淮西势力与浙江势力进行争斗,以刘基为首的浙江势力面对着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势力,两方争斗,最终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李宪,全部失去了权利,很多人都丢掉了性命。朱元璋连同胡惟庸案与蓝玉案牵连了大量的朝中重臣,一并将他们诛杀殆尽,为的是后来的朱标能够接手一个安稳的政局。
图6
其中朱元璋的苦心表现在,他看到朱标是一个过于“仁德”的人,只好替朱标干好这些事情。关于后来的朱标不幸去世,他的孙子朱允炆更是一个比较懦弱的皇帝,朱元璋想要通过让他好好建立王朝,不给北方手握重兵的诸侯们落得口实的方式,慢慢消减他们称皇帝的心,等到朱允炆的叔叔们安稳老死,朱允炆便可安坐天下。但是朱允炆不但削藩,还采用了错误的削藩方式,最后激起燕王病变,导致朱允炆最终失败。
大兴改革,收复民心
为了要保住自己的位置,最为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天下的人心归附,当然一定要做的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心拉拢到自己的政体之下。首先他制定明朝制度作为祖制,百姓可以持《大诰》押解官员到北京告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一经颁布,对于百姓而言人人夸赞与拥护,都认为得遇圣主,一个个感念皇恩浩荡。
图7
朱元璋在建国的时候形成军户成所的军事制度。这种制度方便与各个地方军队与劳作形成一体,节约了粮食的运输,使得军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些军户都由贫苦的农民组成,他们需要终身成为军队的一员。当然他们也会有好处,抄家的时候,都是由当地的军户们对这些官员进行抄家,抄家时会有很多的好处,很大程度上笼络了地方的军户对朱元璋的支持。
朱元璋由于出身贫苦,一生痛恨横征暴敛的地方官员,这些地方官员欺压百姓,等到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对这些官员进行着严酷的整顿。给底层的这些贪污的官员都施以极刑,要不就“剥皮实草”摆在官府衙门官员上堂的旁边,警示官员不要贪污。
对于元朝的“四等人概念”朱元璋彻底推翻,把元朝打到北方后,对于二等人“色目人”斥之为异类,并不尊重,收获了长期被欺压的“ *** ”的认同感。
图8
朱元璋的种种行动都是在很大程度上收复了民心,民心稳定,他的王朝基业才能够稳定,他的改革才可以进行。当然对老百姓有利,但是对于地方豪绅来说就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到了明朝时期,通过科举制度,“民”的能力已经开始兴起。
结语: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虽然出身十分的低微,但是凭借着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与判断,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朱元璋看到了自元朝以后民间势力的不断崛起,他在起兵的时候,保护了老百姓,使得他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在建立王朝后,他通过一些政策变化,使得民权再一次变得强大,由此明朝的王权体系彻底建立了起来。
朱元璋对于百姓的爱戴其一是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苦,对于百姓有着天然的倾向。其二这样做能笼络人心,他以大义来控制天下,那么天下人就没有人能反驳于他,他的位置就会越来越稳。
参考文献:
《明史》
《朱元璋传》
《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
《朱元璋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