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 朱元璋死后留下什么样的江山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2)46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江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 朱元璋死后留下什么样的江山

朱元璋三十一年的统治,究竟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又留给了他的继承人们一个怎样的江山呢?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元朝这一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中国将近百年后,恢复了汉族对于中国主体的统治。因此,贯穿整个洪武年间的是各种的制礼作乐,这一系列行动有时候深入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除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恢复衣冠,重新建立夷夏之防乃至重申乡饮酒礼等措施外,朱元璋还进行了其他很多方面的制礼作乐。

举个栗子,在婚姻方面,朱元璋不仅全面禁止元朝时颇为流行的收继婚,即所谓“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他甚至走得更远,全面推行同姓不婚和中表禁婚。所谓同姓结婚和中表结婚指的是“同姓、两姨姑舅为婚”,这两种婚俗与收继婚很早就受到批评不同,同姓为婚在南宋就很多见,中表为婚更是远自先秦。

其实,同姓为婚,其本意是要禁止具有共同父系祖先的社会成员通婚,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明朝之前各代立法针对的也是这个层面上的同姓通婚。对于虽然同姓但并无血缘关系的类型,则是不禁止的。比如在《唐律疏议》中的规定就是“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姻”,所谓“同姓不婚”其实是“共祖不婚”。然而到了明朝,朱元璋的规定则非常极端,明显的矫枉过正,可谓空前严厉。

除了婚丧嫁娶这些人生大事,朱元璋的政策还涉及不少细枝末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反映了朱元璋作为一位开国皇帝强烈的制礼作乐动力。

明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 朱元璋死后留下什么样的江山

南京明孝陵神道

除了努力恢复汉族礼仪,重新明确夷夏之防,朱元璋在政治制度上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他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延续千余年的丞相制度,建立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空前集权的新制度。他让翰林官员充当顾问的制度也被延续了下来,最终在他的四子明太宗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发展成为了内阁制度。内阁作为明朝诞生的一个新产物,最终在明朝中后期发展成为一个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的庞然大物。

除了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在洪武年间的变化也非常大。胡党案爆发之前,朱元璋特别依赖开国功臣们负责整个国家的防卫,特别是北方的防卫。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等著名将领都曾经负责北方的防卫工作。但随着胡党案和蓝党案的相继爆发,朱元璋对功臣的不信任也日趋严重。他的政策遂逐渐转变为依赖分封诸子为藩王,通过他们来保卫国家。具体到北方边界,至洪武末期,形成了以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四位塞王为主的防御体系。藩王拥有自己的护卫军队,还可以节制边境勋臣、军队等机构,拥有极大的权力。由于洪武年间朱元璋最终决定以南京为京师,这一体系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方案,在朱元璋这位强权君主的统治下,藩王们也不敢造次。然而这一制度也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在嫡长子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去世后,这一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加剧。虽然朱元璋本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选择了朱标存世的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册立为皇太孙,但这位柔弱的皇太孙显然是无法镇服他这些桀骜不驯的叔叔们的。这一矛盾随着朱元璋的驾崩而爆发,朱允炆的削藩政策终于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经过四年的内战,燕王朱棣最终击败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朝新的皇帝。这一切,恐怕都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

除了国防,朱元璋的外交政策也不算成功。北元虽然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遭到了蓝玉的毁灭性打击,但并没有被消灭。明朝此后二百余年的历史,仍旧持续面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而随着明朝的积极军事政策转为保守,最终又走回了修筑长城、建立九边重镇的防卫道路。在与邻国方面,与朝鲜的关系堪称一个典型。王氏高丽右军都统使李成桂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于威化岛回军,废黜高丽王辛禑,改变了自高丽恭愍王王颛被弑后转而臣服北元的政策,重新和明朝建立宗藩关系。对此,朱元璋也表示了认同。但随着李成桂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黜王氏高丽最后一位国王恭让王王瑶,自立为王,朱元璋的态度发生了复杂的转变。一方面,他应李成桂之请在“朝鲜”与“和宁”两个称号中钦定朝鲜作为李成桂新王朝的国号,但他始终本着不愿意支持犯上作乱的原则,不肯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这导致李成桂在和明朝交往时只能使用“权知高丽国事”“权知朝鲜国事”这两个称谓。这不仅让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也损害了朝鲜对明朝的感情。

也正是因为洪武年间并不太平的国际环境,因此从朱元璋崛起直到建国后的洪武年间,明朝都是一个严酷而尚武的时代。其最为外化的的表现就是洪武三年(1370年)初封的六位公爵中,只有李善长一人算是文官,剩下的五位均为武臣,后来更形成了无军功不得封爵的制度。

明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 朱元璋死后留下什么样的江山

明代大家仇英所绘《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反映了明朝旧都南京市井的情形

另一方面,洪武年间也是严酷的,无论是朱元璋在崛起途中残酷对待敌对势力,甚至在建国后仍旧对曾经张士诚统治区征收重税,对方国珍统治地区大规模搜罗旧军户。乃至朱元璋通过一系列制礼作乐的活动,对百姓生活进行非常深入的控制。朱元璋力求从各个方面严格的控制社会,建立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形态。

朱元璋几次对功臣的大规模清洗及洪武年间几次大案,牵连范围都异常广泛。如此一来,朱元璋时代成为一个视人命如草芥,异常严酷的时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洪武末期的政局,无论内外,都并不平静。朱元璋留下的正是这样一份复杂的遗产。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享年六十九岁,在位三十一年,葬于南京钟山下的孝陵。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随后,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经过四年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于建文四年(1402年)在南京即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宗。他最终继承了朱元璋的遗产,将明朝引向了一个积极拓展的新时代。

本文摘自《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侍卫亲军眼中的洪武大帝与明初史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4339.html

“明朝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 朱元璋死后留下什么样的江山”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什么必须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可有些小伙伴一定也会有疑惑,如此位高权重、声明赫赫的大人物...

章德窦皇后是什么出身?她为了巩固后位都做了哪些事情?

章德窦皇后是什么出身?她为了巩固后位都做了哪些事情?

章德窦皇后在东汉历史上知名度很高,争议也很大,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章德窦皇后是汉章帝皇后,深得章帝信任,更是东汉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为了巩固后位不惜效仿吕雉杀母夺子,将汉和帝推上皇位,还纵容外戚干政。既然窦氏杀了汉和帝的生母,为何汉和帝没有废黜她的太后尊号,还让她与汉章帝合葬呢‘一...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郑译是什么人?杨坚夺位时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公元581年,杨坚登基成为隋文帝,并改国号为大隋。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太上皇宇文赟病重,其心腹大臣郑译却密谋让外戚杨坚辅政,导致北周最后被隋朝取代。郑译与宇文皇室的三代人都有密切交情,还深受宇文家信任,为何要背叛北周呢一,出身名门译从祖开府文宽,尚魏平阳公主...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一代大将韩信为何落了个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为刘邦曾为他许下“三不杀”和“五不死”的诺言,这种死法看似残忍但也是对韩信的尊重。兵仙韩信的大名我想诸位读者都不陌生,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当...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为刘据已...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得到后主李煜恩宠。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光义侵占小周后的事件,是在各种笔记中广为流传,却没能收入正史的一个史料。这个史料是说,小周后随李煜来到开封后,赵光义经常宣小周后进宫,数天后才出来。出来后,她便大骂李煜。骂声传到了屋外,听到的人...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对如果庞统和诸葛亮两人联手,能打败司马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比如《三国演义》,很多人都在为蜀汉的灭亡而悲伤。所以,也有一些人在猜测,刘禅若是再努力一些,蜀汉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或者,最好是关羽还活着。甚至还有人说,刘备曾经是卧龙凤雏的智囊,庞统若不是死在了落凤...

陆景:东吴大司马陆抗次子,晋伐吴时战死

陆景:东吴大司马陆抗次子,晋伐吴时战死

陆景(250年—280年3月23日),字士仁,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天纪四年(280年),晋伐吴时战死,年三十一岁。陆景著书数十篇,《隋书·经籍志》注有《陆景集》一卷,已亡佚。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