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4)29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茂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历史剧《清平乐》热播,剧中的宋仁宗、刘太后、晏殊、范仲淹、韩琦等历史名人悉数登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在这些名人的背后,有一个小人物却不得不提,此人就是宋仁宗的近侍张茂则。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清平乐》中,张茂则不仅是宋仁宗身边的当红宦官,而且还是一个头脑清醒,并且有七情六欲的宦官,甚至非常倾慕曹皇后。

和《清平乐》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张茂则曾帮助曹皇后平定宫乱,却被宋仁宗冤枉,差点自杀。但他为了保住曹皇后的清白,最终不敢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宋史·宦者二》中记载:

张茂则,字平甫,开封人。初补小黄门,五迁至西头供奉官,干当内东门。禁庭夜有盗,茂则首登屋以入,既获贼,迁领御药院。

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张茂则几次得到升迁。宫中有盗贼,张茂则之一个冲进房内捉贼,可见他为人果敢,身手敏捷。

张茂则什么时候入宫的,史书并无记载,但在《宋史》中记载了宋哲宗登基不久,张茂则去世后,“年七十九岁”,宋哲宗登基是公元1085年,如此算来,张茂则应该出生于公元1006年之后,而宋仁宗赵祯出生在公元1010年,因此张茂则和宋仁宗年龄相近,应该服侍宋仁宗时间较久。但是不是从小跟着宋仁宗的,则无从考证。

历史上的张茂则头脑清醒,颇有谋臣之风。有一次,宋仁宗生病,半夜突然召张茂则,张茂则进入宋仁宗房间后,其他宦官赶紧关门。张茂则连忙制止说: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事无可虑,何至使中外生疑耶?”(出自《宋史》)

意思是:皇帝生了小病,若是把门关了,外面人恐怕认为皇帝病重,于朝局不利。

在宋朝,宦官是可以外放的,张茂则曾担任过果州团练使等职,后来又被召回皇宫,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十八,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张茂则的一生。

这年的元宵节,宋仁宗本来打算在宫中张灯结彩,被曹皇后以“奢靡”为由劝阻。三天后(正月十八)的夜里,宋仁宗和曹皇后正在房内休息,几个侍卫突然持刀杀进皇后所在的中宫。曹皇后听闻后,急忙出门大呼时任都知的张茂则来杀贼,因为贼人已经开始在殿内杀人,被杀的宫女喊声震天,曹皇后担心宋仁宗有危险,便从外面把宋仁宗反锁在房内。

《宋史·曹皇后传》曰:

帝欲出,后闭閤拥持。

不一会,张茂则带人前来保护,曹皇后把杀贼的事情交给张茂则后,她担心贼人会趁乱放火,于是赶紧命令宫女宦官准备打水灭火。

当时宫女都被吓得不轻,场面混乱,为了逃命,不听曹皇后调遣。曹皇后拿起剪刀,剪掉宫女和宦官们的头发,对大家说:“天黑不能辨认,明天你们凭头发来请功!”宫女太监们一听,都拼尽全力灭火救人。

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曹皇后和张茂则的合力下,叛乱被平定。不得不说,从这件事的处理上来看,曹皇后镇定从容,调度有方,张茂则之一时间赶来,平息叛乱,这二人是平息此事的大功臣。然而,事后,宋仁宗却不这么认为。

宋仁宗认为这起叛乱平息得太过顺利,怀疑是曹皇后故意安排的,意欲显示她的处事能力,并且认为张茂则是曹皇后的同谋。宋仁宗甚至嚷嚷着要废掉曹皇后,不过,由于曹皇后深得人心,大臣们极力维护,宋仁宗也找不出曹皇后主谋此事的证据,最后,曹皇后继续执掌中宫,张茂则则被嘉奖,嘉奖张茂则的诏书上写道:

宫禁不惊,帑藏如故,惟忠与力,予固嘉之。

让人没想到的是,宋仁宗对这件事耿耿于怀,8年后,即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场大病,病重语言错乱地高呼:“皇后和张茂则一起谋逆!”《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

上自禁中大呼而出,曰:“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语极纷错。

这句话吓坏了众人,当时张茂则离得不远,听闻后,觉得蒙受天大的冤屈,便要自杀。

时任宰相的文彦博听闻后,赶紧制止张茂则,怒斥张茂则:

“天子有疾,谵语尔,汝何遽如是!汝若死,使中宫何所自容耶?”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彦博不愧是一代名臣,他这句话是在告诉张茂则:皇帝生病了说胡话,你怎么能当真呢?若你自杀了,等于承认了此事,你让曹皇后怎么自处?难道让皇后也自杀?

张茂则听了文彦博一顿呵斥,内心不寒而栗,他自认为一生忠诚,却被宋仁宗如此冤枉。终张茂则一生,为了保住皇后的清白,再不敢自杀。但这件事对他影响巨大,他后半生为此事战战兢兢,内心备受煎熬。

《宋史》曾评价张茂则:

茂则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

身为宦官,张茂则生活简朴,曾数十年不换新衣。可见,这位为宋朝的宦官值得后世尊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4744.html

“历史上的张茂则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304年9月18日),字思玄,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琅琊武王司马伷第三子,晋元帝司马睿叔父,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外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博学至孝。初封东安郡公,授散骑常侍。参与诛杀权臣杨骏,屯兵云龙门有功,...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说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为何没人说刘邦是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明朝李贽的《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随后与他同一时代的王志坚在《读史商语·卷三》也用了这个词,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这里的文皇...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是白衣当皇帝,自古第一例,因此他遇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是什么呢?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话说“神...

雍正和年妃合葬是因为真爱吗 雍正陵墓有没有被盗

雍正和年妃合葬是因为真爱吗 雍正陵墓有没有被盗

还不知道: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不是因为真爱,雍正不会与年世兰合葬的。影视作品中的年妃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年妃,差距还是挺大的。1735年8月20日,58岁的雍正皇帝还正常在上班,21号紧急宣告病重,仅仅第...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说是灭于“家贼”,无疑...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守街亭为何要点名马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混战不休,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后,终于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自此魏蜀吴割据一方。然而三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夷陵之战后,蜀吴皆元气大伤。刘备已故,蜀国由诸葛亮主政,为完成匡扶汉室重任,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