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07)420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建立汉朝。为了回报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一帮兄弟们,刘邦决定大封功臣。刘邦先后封了145个列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其实,在古代,开国君主给大臣封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刘邦封的爵位和别人的不同,因为它有两大特点: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之一,此爵位可世袭,例如,西汉开国名将周勃被封为绛侯,后来此爵位被他的儿子周亚夫所袭。

第二,功臣除了得到爵位,还另外被赐有封地。例如,汉初之一功臣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万户。

也许,很多人觉得刘邦是一位“大方”的君王,这些开国功臣抛头颅洒热血,获得高官厚禄是应该的。但实际上,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一方面,开国功臣或许很优秀,但他们的子孙不一定,所以,如果爵位世袭下去,或许到了某一代,袭承爵位的公侯是奸佞之辈,对国家政局有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功臣皆有自己的封地,封地内的事务地方官不得干涉,游离于法律之外。没有法律的限制,很容易滋生许多犯罪事件。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的开国君主,但唐朝的江山大多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本人对刘邦较为推崇,李世民曾评价刘邦:

“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旧唐书·王珪传》)

李世民赞扬刘邦的用人策略,同时,他还认为刘邦分封功臣的做法可以效仿。贞观十三年,李世民看着当年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逐渐变老,于是心生感慨,打算派宗室大臣和开国功臣们刀到外地担任刺史,而且可以世袭。唐朝的“刺史”实际上相当于汉朝时期的“太守”,是一郡的更高行政长官,不仅管民事,还管军事,可谓封疆大吏。李世民封功臣为世袭刺史,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了他们封地。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这种做法很快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开国大臣于志宁曾:

“古今事殊恐,此非久安之道!”

唐初著名宰相马周(当时担任中书舍人)也上疏说:

“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有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

马周的意思是说:像尧舜这样的贤人,他们的儿子还有丹朱、商均那样不肖的儿子。倘若刺史爵位可以世袭,万一子孙不贤,就害了当地百姓。因此,封功臣们为世袭刺史,实际上时候害他们,万一他们的子孙不肖,他们全家都会受到牵连。

虽然群臣都在劝告,但李世民似乎心意已决,他觉得他唯有这样做,才能对得起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而这些功臣中,首当其冲之人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哥。在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排名之一。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那些唐朝的开国功臣都眼巴巴的看着长孙无忌怎么应对,若长孙无忌出面拒绝,其他人就好办了。

果然,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召长孙无忌入宫。长孙无忌此时担任司空(职位)、赵国公(爵位),李世民又提出封长孙无忌为赵州刺史,可世袭。长孙无忌不愿接受这个职位,说:

“两汉罢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协事宜。今因臣等,复有变更,恐紊圣朝纲纪;且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两汉时期,朝廷就意识到公侯担任太守的弊端,因此革除了这个弊病。如今因为我们这些功臣,又要重蹈覆辙,很不合理。若你把我派到外地世袭刺史,要是我的后代出现不肖子孙,触犯国家法律,到时候我们长孙家族就自取灭亡了。

对于长孙无忌的解释,李世民自然不屑,他本想封功臣们为世袭刺史,如果连长孙无忌都不答应,其他大臣自然也不敢答应。李世民在和长孙无忌一番激烈的奏对后,大动肝火,长孙无忌不敢继续反驳下去,只得默默回家。

长孙无忌回家并非默认了这一结果,而是派了一个关键的人物再来劝李世民,此人就是长孙无忌的儿媳妇长乐公主。《资治通鉴》有言:

无忌又因子妇长乐公主固请于上。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女,因为是嫡出公主中更大的一个,从小就饱受李世民喜爱。长大后,为了不让长乐公主受委屈,李世民把长乐公主许配给了她的表哥长孙冲,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

正是因为长乐公主在李世民心中地位不一般,因此长孙无忌才把自己的难处给儿媳妇说,让儿媳妇入宫继续劝李世民。

长乐公主入宫,改变了套路,他不再以大臣的角度来劝说这个问题,而是站在皇家的立场上。长乐公主的意思是说: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

意思是:这些大臣为了唐朝披荆斩棘,今天好不容易天下统一,你为何要把他们赶到外地呢,这和那些流放的徒刑犯有何区别,如果这样做了,人家怎么看待咱们皇家呢?

长乐公主的话果然让李世民心软,李世民注重自己的名声,他可不想留下“流放功臣”的名声,因此抱怨一通后,不再提世封刺史之事,此时终于“圆满”解决。

笔者认为,长孙无忌作为贞观年间之一功臣,他的智慧自然非同一般。在劝说李世民的过程中,长孙无忌却和之前的于志宁、马周一样,从一个大臣的角度出发,担心不肖子孙会害了自己。唯有长乐公主另辟蹊径,认为此举会损害皇家名声,果然奏效,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颇有《触龙说赵太后》之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5196.html

“李世民为何想要复兴分封制?最后又为何不了了之?” 的相关文章

李渊在位时期争夺皇位的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李渊在位时期争夺皇位的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26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其他儿子都没有参与呢?关于这个问题,我...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亲人的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亲人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在称帝之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他是如何对待这些亲人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靠开局一个碗儿而建立大明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其实是家中的老幺儿,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哥哥。别看朱元璋对大臣们很猜忌多疑,但是他对自己家的哥哥姐姐是非常地好且毫无猜忌和防备,下面就说说朱元璋称帝之后...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还杀了他?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还杀了他?

单雄信,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

张郃和许褚都面对过乱箭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张郃和许褚都面对过乱箭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对同样是面对乱箭,为什么张郃被杀,而许褚却活下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在战争上使用弓箭,不够光明正大,但还是有很多著名的武将,在战场上因中箭而失去战力,甚至直接阵亡。例如江东猛虎孙坚,曾令董卓闻风丧胆,结果在讨伐黄祖时,于岘山中箭...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张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张亮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玄武门事变前积极支持李世民,因此遭到李元吉诬陷,被逮捕入狱。但张亮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什么也没有交代,使得李世民对他更加看重。但李世民即位后却将张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