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17)37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范增和项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范增这个人出世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七十多岁的他本来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他并不是个安分的老头,他最擅长的就是奇谋妙策,秦末乱世秦失其鹿群雄并起,范增看准时机,投靠了项梁。在之一次见到项梁的时候,范增就为项梁献上了一条计策。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这个时候,陈胜已经失败,天下的反秦势力有点迷茫,范增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陈胜起义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他对项梁说:“陈胜的失败的必然的,因为他没有号令天下的能力和号召力。当年秦灭六国,楚国最不应该被灭,秦采用欺诈的手段让楚怀王客死异乡,这件事让楚人对于秦的仇恨最深。因此才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但是陈胜起义,不立楚王的后裔,而要自立为王,所以失去人心,必然不能长久。你今从江东起兵,楚人疯狂来投奔您,这不光是您的威名,更因为您是楚人,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将的缘故,大家希望您能够复兴楚国,而不是项氏自立为王!”

於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项梁认同范增的说辞,便派人到楚地去寻找楚王的后裔,终于找到了熊心,发现已经是个放羊的羊倌了。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用来顺应楚地的人心,得到了楚人更大的支持和认同。这是范增之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而且是七十岁高龄的时候。本来后面的剧本应该是项梁节节胜利,但是这里面出现了偏差,起义军内部出现了矛盾,齐国不配合楚军的行动,这让项梁很被动,说他轻敌冒进,我看这里面有些问题,因为人的性格很难改变,项梁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稳。说他轻敌冒进,还不如说他是死于政治阴谋,楚怀王想把自己的权力坐实,宋义想取而代之,因为宋义和齐国的关系暧昧,可能早就达成了某种协议。

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项梁派使者去联络齐军,想和他们一起进攻秦军,但是齐国不配合楚军,因为楚军干涉了齐国的内部事务,齐国出兵配合楚军行动是有条件的。

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史记·项羽本纪》

田荣表示自己出兵也不难,只要楚国杀死了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齐国就出兵助楚。对于田荣的条件,项梁没有答应,他的答复是:“田假曾经是齐国的国王,穷途末路的时候来投奔我,我不忍心杀死他!”看到项梁的态度很坚决,赵国也表示自己不会杀死田角和田间来取悦齐国,这种事情他们干不出来。田荣于是就做壁上观,不肯发兵帮助项梁伐秦。

……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如果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个时候的项梁因为连续的胜利而被冲昏了头脑,他开始盲目自信起来。实际上项梁所率领的楚军在反秦诸多势力之中风头太盛,因此遭到了多方势力的打压和掣肘。尤其是被项梁推上王位的楚怀王熊心这个傀儡,利用利用宋义、刘邦等人,企图对项氏发难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于是就有了项梁轻敌傲慢,不把秦军放在眼里,而宋义足智多谋,劝谏项梁说:“胜利后就开始骄纵不把秦放在眼里,这是更大的危机,秦的实力还没有见底,因此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被其反扑!”但项梁并不听从宋义的好言相劝,反而一意孤行。

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宋义在出使齐国的途中遇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他对高陵君显说:“你要去见项梁吗?”高陵君显回答:“是的。”宋义说:“你还是慢点去,我预见项梁必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想死的话,就去慢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开这次灾祸!”

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史记·项羽本纪》

秦军在章邯的率领下,将骊山的囚徒都放了出来,因而聚集了几十万人马,在定陶之战中,用偷袭的办法击溃了项梁率领的楚军,并杀死了项梁。

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在我看来,说项梁的失败是因为他自己轻敌冒进所致,是由于章邯如何强大所导致的,并不是全部。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项梁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他的侄儿项羽不在身边,沛公刘邦的人马也不在身边,他们都去攻打陈留,但陈留却没攻下来,项梁属于孤军作战,诸侯们的部队也没有配合他一起向秦军进攻。

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是反秦联盟的主心骨,他被杀死,大家群龙无首,一时没有了主意。连项羽这时候心里也没有了底,因为这个时候的项羽还不是楚军主力,叔父的死让他不得不保存实力,选择避秦军锋芒,和吕臣、刘邦占据有利地形以待时机。

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这个时候的楚怀王开始了夺权行动,他从自己居住的盱台到达了彭城,命令项羽和吕臣各自管理自己的部队,提拔吕臣为司空,地位在项羽之上,刘邦也被封为武安侯,统帅砀郡兵。楚怀王目的是培植自己的势力,降低项氏在楚军中的影响,刘邦和吕臣的能力不如项羽,出身资历也不如项羽,但楚怀王对他们的封赏,却远远超过了项羽,这就是 *** 裸的打压!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不久楚怀王的进一步行动开始了,他召宋义觐见和他共谋大事,然后委任宋义做上将军,项羽作为他的副将,而范增作为第三号将军,一起出兵去救赵国。各将军均归宋义节制,宋义号称为卿子冠军。这个时候的项羽乃至项氏已经十分被动,下一步宋义的刀就要架到项羽的脖子上了,怎么办?看到这有人会很奇怪,范增不是项梁的死党吗?项梁要出问题的时候,他不提示反而是宋轶义出来指点江山,而项羽已经面临被收拾的局面,项氏面临倾覆的危险,他是个项氏的智囊,为什么不出来指明方向呢?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首先在定陶之战时,范增并不在项梁身边,项梁把范增安排到了项羽的身侧,作为他的辅佐之人。在确定了宋义和楚怀王的真实目的之后,项羽采取了行动,而在背后操纵一切,指点江山的人是范增。破釜沉舟击败章邯,一举成为西楚霸王,重新夺回楚军的指挥权,这一切的一切正是项羽的勇加上范增的智,智勇双全,则不可胜也。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在范增看来,刘邦在山东时是个贪财好色之人,而到了关内居然对钱财女色失去了兴趣,这证明他的志向已经不在这些。至于所谓天子气,无非是要敦促项羽下定决心,快速把刘邦这个潜在的威胁铲除。于是就有了鸿门宴这一桥段,但在鸿门宴上,由于项伯暗中相助,加上张良从中斡旋,项羽错过了杀死刘邦的更佳时机,有贵族性情的项羽不屑于利用酒宴暗杀的方式除掉刘邦,鸿门宴的结果不仅是刘邦逃脱,也让范增和项羽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因为范增尽管是谋士,但在楚军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加上亚父的身份,让项羽感觉自己处处受制。

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作为项梁的朋友,项羽的长辈,范增确实很想帮助项氏夺得天下,而在他眼里项氏唯一的对手就是沛公刘邦。要想击败项羽,就必须铲除范增,因此陈平采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果然中计,怀疑范增与刘邦之间有阴谋,因此夺取了范增的部分权力。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项羽的做法让范增难以接受,他大怒说道:“现在天下已定,君王自己好自为之吧,我回乡养老,不能侍奉君王了!”项羽并没有挽留范曾,因为在他的内心中这个老头终于不会再说东倒到西,对自己比比划划倚老卖老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主导一切!于是他同意了范增回家养老的要求,范增年事已高加上旧病复发,还没到达彭城便旧伤复发而死。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此时的项羽已经不需要范增,他要独掌权力,陈平离间计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项羽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范增这个项梁安排的辅佐之人,已经显得多余,范增离开是因对项羽失望,项羽同意则是为摆脱束缚,而范增的死则是个意外。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7010.html

“范增当初为什么会投靠项羽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离开项羽” 的相关文章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权力有多大 关羽的地位很高吗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权力有多大 关羽的地位很高吗

对关羽在刘备集团权力有多大?地位又有多高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是刘备的八拜之交,说他没有权利,恐怕没人会相信。其实只要稍加分析,便会发现端倪。公元221年,蜀汉才建国,才有了我们后世所说的蜀国。而关羽在219年攻打樊城之战时,就死在东吴之手。那时蜀国尚未建立...

徐敬猷:唐朝时期大臣,随兄长徐敬业发动扬州兵变

徐敬猷:唐朝时期大臣,随兄长徐敬业发动扬州兵变

徐敬猷(?—684年),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开国名将李勣之孙,英国公李震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入仕,担任盩厔县令。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因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兄长英国公徐敬业以匡扶唐中宗为名,发动扬州兵变,遭到武则天派遣的左玉钤卫大将军...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对清代正史中,是如何记载后宫妃嫔侍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一些清宫影视作品以及野史中,后妃侍寝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程序:皇帝睡觉前要翻后妃的牌子,被翻到牌子的后妃,在去见皇帝前要沐浴,然后一丝不挂由几个太监用一条大被子裹起来,然后一直抬到龙床上,静候皇帝的到来。这...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对顺治帝明明有八个儿子,为何临死前却想传位给堂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使清朝由关外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于顺治十八年因染天花而驾崩,年仅24岁。根据“汤若望传”来看,顺治帝临驾崩之前并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死对头 官渡之战时张绣为何投降曹操

张绣和曹操是一对死对头,为何官渡之战时不计前嫌,投降了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操一生所打的败仗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宛城之败。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偷袭,险些丧失了生命。虽然他历经艰险逃脱了性命,但是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