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分封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
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
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边疆。
过去我认为朱元璋的分封制对中央的皇帝,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毕竟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不受任何任人的控制,就连皇帝也很难插手。
其实从分封地形图上来看,朱元璋还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多数儿子,都被分封在了北方,而当时的首都在南京。
所以说这些儿子们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他们更是前往北方负责镇守明朝的边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大将造反的情况数不胜数,老朱认为只有自己的子孙负责镇守边疆,才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全。
1、东北片区。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将朱权分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宁,将朱植封为辽王,镇守辽东,将朱模封为沈王,驻守在沈阳。将朱松封为韩王,镇守在辽东开原。
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元朝的地盘,后来朱元璋打下来以后,逐渐成为了明朝和北元之间较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朱棣还处于相对靠南的地区,所以他在当时对大明朝的作用,远没有历史上吹嘘的那么重要。
2、西北地区。朱元璋将朱橞封为谷王,镇守宣府。将朱桂封为代王,镇守山西大同。将朱栴封为庆王,镇守在宁夏银川。将朱楧封为肃王,镇守在甘肃平凉,后改任甘肃张掖。将朱棡封为晋王,镇守在山西太原。
这几位藩王,主要应付长城正北面的北元势力,他们也都是手握重兵,占据有利位置。地位完全不比东北地区的差。
3、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分封,主要以两湖地区和四川为主。其中两湖分封了朱梓为潭王,镇守长沙。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朱柏为湘王,镇守荆州。而四川则是分封朱椿为蜀王,镇守成都。
当然也做了一个实验,让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担任了永镇云南的重任。这些内陆王爵,主要还负责镇守在山川要地,并不是多么富饶的地方。
从以上的安排来说,最艰险的地方,朱元璋都留给了这些儿子们。要么让他们镇守北方边境,跟北元抗衡。要么让他们镇守内陆,镇压地方豪强。
二、最富饶的地区,依旧留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算是比较不错了,虽然这些诸侯王也是麻烦,不过如果不削藩的话,在短期内,未必就能掀起什么巨浪来。
除了刚才那些地方以外,剩下的平原地区,全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这些地方良田众多,百姓殷实,全都被朱元璋交给了朱允炆。
这么来看,朱元璋对后事的安排,还算比较妥当。他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汉高帝刘邦过去就把韩王信分封在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了,还带着匈奴人来打自己。后来他把那么好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到了北方,结果好兄弟也叛变了。
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似乎总有些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能吃得消吗?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再怎么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三、本朝永远只吸取前朝的教训。
封建王朝其实很有意思,总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至于再往前的历史,由于不够深刻,所以不会被本朝的人所采纳。
比如说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教训,所以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到了汉朝,又吸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教训,改成了分封制加郡县制。
再等到曹丕建立曹魏的时候,将兄弟们的权力都给取消了,再次在天下实行了郡县制。等到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吸取了曹魏不分封子嗣兄弟的教训,一口气封了那么多司马家的王爵,结果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紧接着南北朝时期,是大混乱的局面。一直到了隋朝,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唐朝的时候,一度想要恢复分封制,结果约等于失败。
到了宋朝再次彻底废除分封制,把宗室子弟都摁在京城。等到元朝,正儿八经地实行了行省制度,算是一大创举了,是郡县制2.0版本。
那么明朝朱元璋建国以后,自然是吸取了元朝没有搞分封的教训。他认为地方官都不是自己家的人,自然不会为大元朝卖命,所以才会把江山给轻易丢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力,毕竟人家老朱才是当事人,最知道那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总结: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分封状态的。而且很多分封的王朝,其实也能延续很久。
比如说奴隶制社会的周王朝,延续了800年之久,汉王朝更是有400年之久。明朝也有200多年,所以不能说分封制就彻底错了。
当然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分封制肯定错了,为啥?因为普通人分不到一杯羹啊!那些撰写历史的文人们,没有哪个是得到分封的,他们自然要抨击这种制度。如果你给他一个王爵,再给点封地,你看他还骂不骂分封制。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