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垓下之战时,韩信的巅峰之作,当真是背水一战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22)370

垓下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韩信被萧何设计,吕后将其杀于钟室,但刘邦还是很肯定他对汉朝的贡献的。从后来刘邦对待异姓王的做法来看,韩信即使不死于吕后之手,下场也未必会有多好。只是,韩信哪能预见这些,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战场之上,将他毕生所学的军事理论发挥得淋淋尽致。

这里,我们来看看“背水一战”。“背水一战”这个词的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如是写:“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后来,“背水一战”是指在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得决一死战以求得一线生机。

若是单看原文这段话,这样的解释也没错,但若将其放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再细想下,韩信会让他的万人大军陷于绝境之下吗?韩信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否则,刘邦也不会在很多战役上倚重他。可见,韩信如此安排,自然是有他的考虑,那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现状。

垓下之战时,韩信的巅峰之作,当真是背水一战吗?

韩信在灭了魏国之后,得到了指示继续东进,进攻赵国。赵国得到消息后,就在井陉口布置了20万大军。这时的韩信虽然刚打完胜仗士气高涨,但他深知自己和赵国兵力悬殊。于是,在离井陉口挺远的地方,韩信让部队安营扎寨,他得好好部署这场仗该如何打。

赵国也不是没有高人,只是赵国的统帅陈余很没脑子。当时,谋士李左车就献上了一计,他认定此次韩信带兵前来,是想乘胜一鼓作气拿下赵国,他们的粮草应该是落在了后面。于是,李左车自荐,给他三万兵马,绕道到韩信的后方烧了他的粮草,再活捉韩信。

但是,陈余仗着自己有20万大军,对于这种“伎俩”不屑一顾,他就想在战场上和韩信一较高下,这反倒是给了韩信机会。据说,此事被韩信知道了,他很是欣赏李左车,并特意交代,在两军交战中,不得杀李左车。若是有人俘获李左车,可得赏金千金。

那么,韩信是如何准备“背水一战”的呢?

韩信先是将兵马向前挪了些,离井陉口差不多30余里的地方。这其实也是韩信给出的信号,他要准备进攻了。之后,韩信私底下让2000名轻骑兵,在后半夜抄小道去赵军的侧后方埋伏,这些士兵每人都带着一面汉军的红旗。当时,韩信如此交代他们:当他们看到赵军倾巢出动,就立刻突袭赵营,将所有的赵军旗帜全部换上汉军的红旗。

垓下之战时,韩信的巅峰之作,当真是背水一战吗?

等这一切安排妥当后,韩信就带着一万人的部队,沿着河岸排兵布阵。这边的陈余也没有多想,只觉得韩信不过尔尔,于是,带着他那20万大军直扑过来。韩信就在等待这一刻,这边韩信假装打不过,向河边退去,那厢埋伏的汉兵一见赵营空了,立刻就将所有的旗帜换成了汉军的红旗。这边韩信的将士们身后是河,就只剩一条路,只得回身奋力厮杀。赵军一时也无法取胜,想要回营又见大营里红旗一片,还以为被汉军占领了,只能四下逃散。

后来,有人问韩信,为何他会采取如此的策略,这完全和兵书上的说法相反啊?

韩信的解释很精辟,他用了两句话:“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若是士兵还有退路,会安心打仗吗?看来,韩信的“背水”是假,真实用意是诱敌深入。只是,赵军上当了,还想来个以多胜少,结果,连自己的大营都被人家偷袭了。

那么,“背水一战”是对韩信用兵的误读吗?

后来,看韩信的解释,其实,还真是利用了“绝境求生”的心理。不过,韩信可是有备而战的,并且,是他亲自率队,才使得军心一致。看来,此时的“背水一战”和后来“背水一战”使用的环境,是有所不同的。这自然也会带来很大的干扰,认为韩信当年和赵军对阵时,是被逼得没路了,这才扭转了形势,大获全胜。

垓下之战时,韩信的巅峰之作,当真是背水一战吗?

这其实只是韩信谋略的又一次验证罢了,他为了能让赵军全军出动,不惜以自身带兵诱之。试想,韩信这么大的一个“饵”,赵军怎么可能会放弃,自然是穷追不舍了。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军事家作为,不和对方硬拼,只要控制战场节奏就好。总之,韩信制造的“背水一战”,若是不清楚当时的背景,就会真如这词所描述一般。

中国的成语故事都有其典故,若是不能了解其背后的真实历史,误解将会越来越深。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不可“望文生义”,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背水一战”在研究秦汉历史、传承军事思想、开发古迹旅游、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现今,为传承弘扬这一多元文化遗产,井陉县已经投资1737万元,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出版了《井陉历史文化》丛书;建立了韩信公园并树立了韩信和背水之战雕塑;拍摄了晋剧《井陉口》、《舌辩侯》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举办了“背水之战”研讨会;申报白皮关传说、韩信锣架鼓、白王庄武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7782.html

“垓下之战时,韩信的巅峰之作,当真是背水一战吗?” 的相关文章

冯太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冯太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

曹操盗墓养活了军队好几年 曹操对谁的墓下手了

曹操盗墓养活了军队好几年 曹操对谁的墓下手了

还不知道:曹操究竟盗取了谁的墓,为何随随便便就能养活军队好几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盗墓,一般都被看作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而封建社会为了防止盗墓的现象发生,统治者通常会制定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盗墓者的行为。但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的就是铤而走险的人。总...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张皇后为了抢走李豫的太子位,做了什么事情?

张皇后为了抢走李豫的太子位,做了什么事情?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八位皇帝,762年-公元779年在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唐肃宗在大明宫宣政殿举行了盛大的册立太子典礼,册封皇长子李俶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叫李豫。这让唐肃宗的正妻张皇后极为不满,张皇后也有两个儿子,分别...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夺位,为什么李世民万古流芳,赵光义却风评很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一桩大事,李世民通过血腥的政变成功以非嫡长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史书记载是赵匡胤传位给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问,更有“烛影斧声”...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守街亭为何要点名马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混战不休,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后,终于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自此魏蜀吴割据一方。然而三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夷陵之战后,蜀吴皆元气大伤。刘备已故,蜀国由诸葛亮主政,为完成匡扶汉室重任,经...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