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30)331

曹叡为什么力排众议派毌丘俭去征讨公孙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自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开始,辽东地区变成了一方游离于中央管辖之外的割据政权,公孙度去世之后,妻子公孙康、公孙恭相继掌权,辽东一直在名义上臣服曹魏,但公孙渊上台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野心勃勃,意图摆脱曹魏的控制,扩充自身实力,因此数次在魏吴两国的夹缝中摇摆。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232年初,曹叡曾派汝南太守田豫和幽州刺史王雄,水陆并进征讨公孙渊,可正赶上孙权派将军周贺出使辽东,当时周贺手下有百余艘东吴战船,曹叡担心一旦孙权与公孙渊联手作战难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只得作罢,一年后孙权派去了大规模的册封使团,打算封公孙渊为燕王,可不想公孙渊却见财起意,杀了孙权的使者,并将这些吴国官员们的首级送到了洛阳,于是曹叡下诏升公孙渊为大司马,持节,封乐浪公。

可当魏国的使者到达襄平之后,公孙渊的态度却极其傲慢,他命兵士们包围了魏使的驻地,又多次口出狂言恶语相加,曹叡得知后非常气愤,既然自己实力不济,就应该充分利用曹叡和孙权之间的矛盾,既要煽风点火大发战争财,又要两边都不得罪,这样对辽东才最有利,实在不行就完全倒向其中一方,起码还能保住自己的官爵禄位,可公孙渊做事却不讲原则毫无章法,竟然让孙权和曹叡同时恨得牙根发痒,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蜀汉的北伐大业随即终止,此后三年孙权也再未派兵北上,扬州、荆州和雍凉三路战场一直没有爆发大的战事,在这种情况下荆州刺史毌丘俭给曹叡上书说,陛下即位以来还没建立可以名垂青史的功业,既然吴蜀两国暂时难以平定,不如征调闲置的兵马,一举灭了公孙渊,毌丘俭同时还提出了详细的用兵策略,曹叡以此征求群臣的意见,光禄大夫卫臻反驳说,毌丘俭那一套是小战术,不是匡扶帝王的大战略,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其家族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胡人,对内整兵经武,而毌丘俭却妄想凭借一支偏师便可朝发夕至一蹴而就,这怎么可能成功呢?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父亲为武威太守,高阳乡侯毋丘兴,曹丕称帝时长子曹叡曾被封为齐公,但公元221年六月,曹叡的生母甄皇后就被曹丕赐死了,曹叡也受到了牵连,降爵为平原侯,直到第二年三月才恢复了诸侯王的身份,被封为平原王,因此曹叡一共做了九个月的平原侯,当时他刚刚年满18岁,母亲死去,父亲又素来不喜欢自己,而且这个平原侯还是早年曹植的爵位,当时曹叡心中的沮丧和失望可想而知,可以说当平原侯的那九个月正是继位前的曹叡心情最为灰暗的九个月。

毌丘俭恰好是在此时进入侯府担任了文学掾,毌丘俭博学多才,又与曹叡年龄相仿,两人很快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曹睿即位后,毌丘俭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格外重用,他先是升任为尚书郎,后又担任羽林监,执掌宫廷宿卫,很快又被曹叡直接任命为荆州刺史,《三国志》中说“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意思就是毌丘俭凭借着早年在侯府与曹叡培养的感情得到了特别的亲近和厚待。

当时满宠和司马懿分别掌管东西两大战区,但这两人都是曹操时代的老臣,自曹真去世,司马懿被调往雍凉之后,中路战区的事务就一直由毌丘俭代管,曹叡自然希望这位嫡系成员能接班上位,正式出任战区主帅,只是苦于毌丘俭没有足够的军功,此次他自告奋勇讨伐公孙渊,虽然很多人反对,但曹叡还是坚持改任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史持节,并兼任护乌桓校卫,相当于将整个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他。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毌丘俭到任后,立刻 *** 众军挺进至辽隧驻扎,右北平乌桓单于、辽西乌桓都督以及当年追随袁尚逃亡辽东的将士们,共计5000余人前来归附,曹叡大喜,不但下诏赦免了他们的罪名,还有20多位乌桓首领被封为王侯,见已成功减除了公孙渊的羽翼,毌丘俭认为时机已到,便派使者前往襄平,找公孙渊去洛阳朝见天子,公孙渊当即决定反叛,他亲率精兵西进,两军在辽隧展开激战,当时辽东一带连续下了十天的大雨,河流水位暴涨,地面泥泞湿滑,魏军的前锋被公孙渊击败,曹叡急命毌丘俭撤回右北平。

见魏军退走,公孙渊自信心大涨,他自封为燕王,改年号为绍汉,并设置文武百官,还派使者去鲜卑部落封官许爵,引诱北方的各游牧民族侵扰曹魏边境,首战失利也让曹叡认识到了平定辽东绝非易事,毌丘俭统兵经验不足,如若再败,不但公孙渊会更猖狂,恐怕还会动摇整个北部边境的稳定,必须要换一位深通兵略稳健又老辣的人担任主帅才有可能一战功成,而放眼整个魏国,这样的人选似乎只有一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9097.html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弘时最后是怎么死的?与雍正有何关系?

弘时最后是怎么死的?与雍正有何关系?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序齿),乾隆弘历的异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清朝,“康乾盛世”貌似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鼎盛时期。这段繁荣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为何司马懿面对北伐的诸葛亮却始终不主动出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乱纷飞的年代之中,能否保住性命,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三国那个年代,群雄逐鹿,裂土分封的事情常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当中,能力出众者,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曹...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他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北伐中原,五次对魏国用兵,虽然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却以弱小的力量将强大的魏国打的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比如,斩王双,杀张郃等。在北伐中,魏国统帅司马懿...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问武官张恒关于民间疾苦的问题,一介武夫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乌纱帽就没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各位详细讲讲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门克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巩昌,起初在泰州地区充当教谕,负责教导当地的学生,后来到了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康熙唯一托孤大臣隆科多为何被圈禁,谁是真正害死他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隆科多是佟国维的次子,不是电视里说的是他侄子,是清圣祖孝慈仁皇后之弟,也是大清朝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唯一人。在康熙年间,佟国维为职中堂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隆科多一...

有哪些与邓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邓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汉被魏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步协,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公元247年(吴大...

评论列表

小明
小明
1小时前

作为一位爱好历史的女生,我深感曹叡力排众议派毌丘俭征讨公孙渊的决定彰显了其果断与智慧,尽管面临困境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的艰难抉择但魏主心系天下安危不拘一格用人尽显英明领袖之风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