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31)370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司马懿在公元251年寿终正寝,享年73岁,在那个年代属于绝对的高寿。干得好不如活得久,司马懿正是靠着自己“能活”这门诀窍,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终于逮到出现个年幼皇帝的机会,把老曹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倒腾给了司马家。

同时,咱们这里明确一点: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两人相差24岁,绝不是一辈人。在新三国电视剧中,司马懿的角色白须飘飘,仿佛比曹操还要年长许多,莫非剧组刻意要体现司马懿老奸巨猾?实际上,司马懿跟曹丕才是一辈人,他比后者仅仅年长8岁。

其次,在正史记载中,司马懿并没有刻意要求后代不准祭拜自己。

《晋书》称,司马懿生前对自己的身后事作了明确指示: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

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在首阳山依山为坟,不大张旗鼓兴修陵墓,也不在坟前栽树;同时,下葬时尸身上就穿着常服,而非金银珠宝装饰的华丽寿衣,更不用任何值钱的物件陪葬。日后妻子之类的亲人去世后,也不准跟司马懿合葬。

这些要求在如今看起来很稀松平常啊,为啥史书要大张旗鼓的记载?在古人的观念里,身后事真来不得半点马虎,甚至比生前还要重要。

厚葬之风,兴于先秦,盛行于汉,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倡三年守孝,治丧以哀;他名义上反对厚葬,主张视经济条件权宜行事。但随后的孟子把孝道更加物质化,即,孝顺,必须包含“厚葬父母”这一项硬指标,并且明确了一系列的丧礼制度。比如穿什么寿衣、用什么棺木、陪葬哪些珍贵器具(某些时期甚至兴起了以活人殉葬之风)、陵墓修多大、坟前种多少树……

对于谁是厚葬的标杆,目前所知是秦始皇。他的陵墓修了几十年还没彻底完工,单单陪同他守护地下江山的兵马俑军阵,就能成为世界奇迹,其他尚未发掘的内容有多么壮观,咱们可以尽情脑补。

而其后的整个汉代,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不过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强盛的汉王朝有这个经济实力。至于那时有多奢侈,金缕玉衣、黄肠题凑,单单这两个事物就能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厚葬能否真的为处于另一个世界逝者带去荣耀,这一点无从得知;但这些华丽陵墓在人间遭受的待遇,可就真的不怎么美妙。将无数的财富埋藏地下,本身就是拉仇恨的举动,对于一些胆大的人而言,从地下挖财宝,比辛辛苦苦赚钱或者冒着危险去偷拐抢骗可划算多了。

以西汉王朝为例,历代皇帝均修建了宏伟的陵寝,并且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保护,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陵墓都被盗过。最雄才大略、墓葬最为豪华的汉武帝最惨,传言他的陵寝先后被盗了5次,甚至在他去世后不久,墓地中的宝物就在市场上露面……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

到了西汉末年,赤眉军杀入长安后,将所有皇家陵墓统统发掘,据说一些保存完好的尸身也被当众 *** 。

而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再度大乱,各路军阀为了应对浩大的军事开销,也打起了逝者的主意。最出名的当然是我们的曹丞相,官渡之战前,陈琳做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将曹操全方位、立体无死角的骂了个遍,其中有一点,就是指责他公然设置专人盗墓: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按照他的说法,曹操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俩官职,专门到处挖人坟墓,甚至把尸首扔得到处都是。

这种开仗前的嘴炮,向来是添油加醋、一分说成十分,对其内容我们不能太过于相信。但对于自己盗墓一事,曹操也从未正式否认过;同时,从陈琳能把这种上不了台面的龌龊事广而告之来看,在当时盗墓很有可能司空见惯。

不过这带来的后续影响也是立竿见影:曹魏政权的帝王,从此开始提倡薄葬。

曹操去世前就多次留言交代,对自己的陵墓要“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还明确提出要穿着平时衣服 入葬,不要珠宝、财物陪葬。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

魏文帝曹丕陵墓,严格遵循了父亲留下的制度,甚至还更进一步,他的首阳陵构造极为简单,依山为体,不封不树,不与妻妾合葬,也不建陵寝园地,神道等,地表没有任何痕迹,陵中建筑毫不侈华,随葬品以瓦为主;

不过魏明帝曹睿的风格有所不同。他在生前即喜好营建宫室,时常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且对于大臣们的劝谏毫不理会。他的高平陵,据闻也改变了祖父、父亲的简朴作风,埋入大批金银珠宝、奇石珍玩外。

整体来说,司马懿之前的三位曹魏皇帝,陵寝大致保持了简朴低调的风格,这既有提倡节约之风、恢复社会经济的需要,也是对过去厚葬陵墓往往被大肆盗窃案例的警醒。

而对照司马懿的遗命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自己陵墓的要求,跟曹操、曹丕几乎如出一辙,毕竟他是经历了三国乱世的老人,领略了当时的混乱、野蛮局面。为了追求所谓的地下荣耀,却冒着让自己尸骨不得安宁、甚至遭受羞辱的风险,这不是一个聪明人该干的事。

因此,笔者认为。司马懿之所以低调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心虚,单纯就是不想让别人盗墓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9273.html

“司马懿生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的?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 的相关文章

汉献帝刘协为何不禅让给刘备而是曹魏 刘协是不想给还是别的原因

汉献帝刘协为何不禅让给刘备而是曹魏 刘协是不想给还是别的原因

对刘协为何不把皇位禅让给刘备,而是给了曹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协这一生都被人压着,就是个傀儡皇帝,他根本就没有权力决定谁当自己的继承人,你刘协想禅让给刘备,也做不到啊,别人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当然刘协再窝囊也是皇帝啊,他刘协真的不想做皇帝让给刘备吗,他内心真...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王遵业(?—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参修皇帝的《起居注》。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为孝明帝...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备伐吴,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孙权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彻底击败,刘备全军覆没,狼狈败走。关兴、张苞和傅彤保护刘备,被陆逊大军团团围住,死死困在马鞍山,关兴、张苞突围,被乱箭射回,都受了重伤,根本冲不出去。危机时刻,赵云率军...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三...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