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散伙却又没离开梁山的鲁智深,为什么要反对招安?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鲁智深提出散伙却又没离开梁山,那为何反对招安有何意义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对于诸多的国人而言,《水浒传》都是耳熟能详的著作,整个梁山前前后后历经了三代领导人,在到了宋江的手中之后,梁山才逐渐的发展壮大,前前后后招揽了诸多的好汉加入梁山水泊,后续宋江本着为一众兄弟的前程考虑,进而是提出了接受朝廷招安的策略,对于一众落草的好汉而言,所谓的招安不过是一种对于身份的洗白。
如果完成了招安,那么一众的好汉不用在过打家劫舍的生活,反而是能够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官军朝廷体制之内的身份,而招安的本质意义就是一个洗白身份的途径而已,完成从土匪到官员的身份转换,而招安对于梁山之上,很多朝廷投降派势力,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像是关胜、呼延灼、徐宁、杨志等等一众的好汉,他们原本生活优厚,自然是希望重新回到朝廷任职。
可是这个招安对于底层一众看透了朝廷黑暗险恶事实的好汉,却是极力的排斥,像是鲁智深、武松以及阮氏三雄,在后续梁山赏菊大会上,宋江提出了招安大计之后,武松直言这样的做法会令众兄弟寒心,可真正寒心的不过是少数的好汉而已,对于武松的言论宋江仅仅是笑了笑。
后续鲁智深却是提出了另一条道路,与其招安还不如各自散伙呢?鲁智深不仅是反对招安,并且还提出了另一条道路,对此宋江很是担心,为此好言安抚鲁智深,至于鲁智深提出散伙却又没离开梁山,那为何反对招安有何意义呢?意义则是提供了另一条道路,进而是给宋江一定的压力,可是要知道,招安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在梁山之上,少数人反对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即便梁山一众好汉不接受招安,结果只有被朝廷剿灭,并且一众好汉中,同意招安的远多于不同意的声音,很多好汉能够上山都是被宋江以日后招安许诺,如果此时不接受招安,那么梁山内部将会是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