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2)370

每当一提起袁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200年,决定北方霸主命运的决战在黄河沿岸的一个渡口,在此以前谁都不会想到军事力量远弱于袁绍的曹操会赢得胜利,但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打脸,曹操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最终奠定了其北方霸主的地位。

在官渡之战结束后,当时曹操军中俘虏了一个人,当曹操看到这个人的时候颇为可惜甚至想纳他为己用,可惜的是他拒绝了曹操的招降,事后甚至想要投降,曹操知道若放此人回去必是放虎归山,最终杀了他。

而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沮授,袁绍帐下的首席谋士,他可以说就是袁绍的诸葛亮以及郭嘉,可袁绍本人又并非曹操和刘备,若是袁绍真能听进去他的话,那么便不会有后来的官渡惨败。

袁绍之诸葛亮,助袁绍一统北方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在乱世之中想要成就大事,一个好的战略规划是少不了的,而刘备在这之前居无定所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诸葛亮帮助他制定战略,所以只有到哪就打到哪。

而袁绍在这点上就幸运多了,他的祖上是让人羡慕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也因此便有不少的谋士到他帐下帮助他出谋划策,其中沮授对他帮助更大。

因为袁绍虽然祖上是四世三公的积累,可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发家之地是在汝南而并非河北,河北对于袁绍来说完全是一片陌生的城市。

在当时的河北之地,公孙瓒、韩蝮、张燕各自独霸一方,袁绍此时虽然空有盟军盟主的头衔,可是和这些地头蛇比起来还属于微不足道,而且这些地头蛇也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外来户威胁他们。

然而冀州牧韩蝮简直堪称扶不起的阿斗,面对势单力孤的袁绍居然白白将这么一大片土地让给了袁绍,而袁绍因此在河北站稳脚跟,原本隶属于韩蝮的沮授就成为了袁绍的手下。

沮授家族在河北也是世家,沮授本人又颇有才华,袁绍为此就向他请教,沮授就直接向袁绍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蓝图:

先是以冀州为根基稳固发展,冀州是天下的腹心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以冀州之地可以直接封锁黄河,并且可以直接击垮张燕,击垮张燕之后尽占数州之地可以直接发兵向北扫平公孙瓒,并以此为基础向北扫平匈奴,这样就能以四洲之地拥百万之众到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试问天下谁人能挡?

从这就可以看出,沮授的这幅战略是多么的高深莫测,在袁绍刚刚入主冀州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份眼光可以说不亚于三国任何一个谋士。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而且后来的袁绍也确实是按照沮授为他制定的战略规划去发展的,最终袁绍独霸河北成为了汉末之一军阀。

沮授的谋划,招招戳中曹操的软肋

公元199年,袁绍平灭了公孙瓒统一了整个河北,至此河北的霸主诞生了,此时对于袁绍来说更大的威胁就是中原之地的曹操,为此这场世纪对决就在官渡展开了。

但是对于袁绍的急功近利沮授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袁绍急于速战速决,而沮授主张缓图,甚至提出了“三年疲曹”的战略,如果真的按照沮授的计谋来看的话,那么这场仗曹操必败无疑,甚至官渡惨败都不会发生,甚至曹操都为沮授感到惋惜。

沮授的三年疲曹本质就在于一个字:拖,这是从当时实际形势出发而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曹操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其正面不但有袁绍这个庞然大物,背后也还有刘表、孙策等人的威胁,而袁绍当时由于杀了公孙瓒赢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尊重,因为公孙瓒当年杀刘虞导致尽失河北民心,而袁绍杀公孙瓒却帮助其挽回河北地区的稳固。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其次那就是当时的河北本身就是产粮产财的大户,外加上已经统一基本上趋于稳定了,只要稳固发展绝对碾压曹操,而曹操当时还处于战乱之中,粮食财政本就是一个很要命的事。

第三那就是河北的地势本就比中原之地险要,更何况袁绍比之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骑兵,其快速打击能力绝对比之曹操强。

故基于以上各点,袁绍做出了对曹操缓图不急于进攻的战略,利用骑兵快速打击能力以及防守薄弱、四战之地等弱电采取多点打击,让曹操顾此失彼,只需要三年就可以让曹操为此疲惫不堪。

可惜的是袁绍这个人只要是正确的他都很难听进去,外加上当时他已经灭了公孙瓒,声望大增更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沮授的话他一丝一毫都没听进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袁绍在官渡之战惨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39677.html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的相关文章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下场不好,那么作为武则天的亲戚,她难道就没一点子政治智慧吗?为什么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整件事情还得从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说起,其实在武则天死后,家大业大的武家并没有倒下。武惠妃还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备受宠爱。短短几年,她生了七个孩子...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对清朝妃子们每天生活在勾心斗角中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妃子并非都像电视剧上面演的那样整天无所事事、勾心斗角,她们也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清朝皇宫制度非常严格,皇帝祖上定下的规矩不但对自己严厉,对后宫妃子也是非常严格,容不得一点差错。这里就说明下,清朝妃子每天都在...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是明朝将领,在对清军的作战中可谓尽心尽力。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为了警示后人永远忠于大清,防止他们在危急时刻倒戈,特令人修了一本《贰臣传》。这本书统计了120多个“弃明投清”的明朝大臣。除了收录一些主动倒戈,在投降后毫无建树的官员外,甚至连洪承畴这类费尽心思收复,之...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对三国演义中,张郃前期处处被虐,为何后期突然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张郃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职场中人研究、深思!看懂了张郃的一生,我们能够在职场中避免许多大坑!大众眼中的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地位非常尴尬,他本身武功非常不错,远超那些二三流...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明末将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朝镇守抚顺的游击将军李永芳开城向后金投降。李永芳因此成为明朝首个向后金投降的边军将领,抚顺也是后金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攻陷的首座明朝城市。《清史稿·李永芳传》中记载: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