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4)48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宪让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之争,历来都是男人间硝烟弥漫的战争,而在唐朝却有父子俩高风亮节,把属于自己的皇位让出来了,一位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的父亲,一位是唐玄宗的大哥李宪。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深宫计》李成器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原名李成器。在李旦做了皇帝后,被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取代李旦做了皇帝,李旦降为皇嗣,李成器就成为皇孙,和父亲被软禁在皇宫,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政治的残酷性。

李隆基九岁那年,他的生母窦德妃和李成器母亲皇嗣妃因遭到宫人陷害而被武则天暗杀。这样的环境和人生遭遇,让李成器更加讨厌皇宫,而给李隆基的感受更加多元,除了感到政治无情,李隆基的性格被磨砺得更为沉毅和坚忍。

而李隆基,生母窦徳妃是李旦侧妃,李隆基排行老三,还是庶出,按照中国数千年的皇权制度,向来有天子之位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的传统,李隆基只能靠边站。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唐前期纷乱的权力斗争给了李隆基施展拳脚的机会,让他的政治天赋展露出来。

从武则天晚年宠幸二张开始,政变就成了李唐朝廷家常便饭。705年,先是以张柬之为首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杀死二张,迎立李显做了皇帝。

神龙政变后,因父亲拥立之功,李隆基被升为卫尉少卿,主要掌管武库兵器及守卫宫门,有权调配禁军。于是,李隆基便利用职务之便,与禁军“万骑”中的一些人有了频繁的交往,李隆基在为自己积累资本。

而李显对安乐公主无底线纵容,让她野心膨胀,让她看不起太子李重俊,经常羞辱他,李重俊一怒之下,也发动政变,想诛杀安乐公主和武三思父子,结果武三思父子被杀,政变被镇压,太子死于非命。而这场政变与神龙政变仅仅隔了两年。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安乐公主

唐中宗听闻儿子惨死,毫不痛惜,反将儿子的首级用于奠祭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甚至还把儿子的首级挂在朝堂示众,以儆效尤。

这场无疾而终的政变,对李旦的五个儿子触动都非常大,尤其也做过太子的李成器,真切地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皇家的斗争,是以性命作赌注,输掉了斗争便也就失去了生命。

而李显面对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不断增长的威望和势力,也是想一网打尽,结果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

唐中宗也不敢与广大朝臣对着来,既然不好追究相王李旦的责任,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剪除他的羽翼,把他的儿子们逐出京城,外调到地方任别驾。

而李旦其他几个儿子安安分分,22岁的李隆基却放开了手脚,以临淄王、卫尉少卿(四品)兼潞州别驾的身份来到潞州,他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招兵买马,壮大自己。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凭着高超的交际能力,李隆基在民间有意结交一些有识之士。这些人都成为李隆基日后起事的重要帮手。

也就是说,李隆基一直在为事业做原始积累,包括人才,军队,文臣武将,民间高人。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之人,韦后又给了李隆基表演机会。

韦后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后,她想做武则天第二,她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李显,扶持傀儡皇帝李重茂登基,大权独揽,开始大力起用韦家人。一时间,韦氏一族风头无两,堪比武则天执政时的武氏一党。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韦后与安乐公主

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如今韦后此举不正是当年武则天篡位的翻版。武则天称帝时,李唐皇族已然九死一生,如果让韦后篡位成功,那等待他们的将是另一场浩劫。

这时,李唐皇族年青一代中最杰出的领导者李隆基站了出来。他与姑母太平公主联合,又发动政变,铲除韦氏一党,史称“唐隆政变”,发生在710年6月20日。

政变胜利后,相王李旦以辅佐少帝的名义被迎进宫中,三天后,太平公主传少帝命,将皇位让给相王李旦,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一个月后,朝廷改元景云。

李旦即位后,一个严峻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他的面前。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要立谁为太子?

李旦知道,三郎隆基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得到这个太子之位,而且以他的能力和功劳而言,这个位子确实也是他应得的。但是棘手的问题在于,隆基排行老三,而且还是庶出,如果立他,嫡长子成器会作何感想?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李隆基剧照

按照自古以来“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只有成器才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无论隆基能力再强,功劳再大,都不应该染指太子之位。可是,如果隆基一心要争,而成器又坚决不让的话,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一个建有不世之功,一个拥有法理依据,立谁都没错,可立谁又都不妥。

在此,李旦发现自己陷入了跟当年的高祖李渊一样的困局。搞不好,李唐皇室就有可能重演一场兄弟阋墙,骨肉相残的悲剧。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李旦与长子李成器和三子李隆基

就在李旦万分焦灼,无计可施的时刻,长子宋王李成器主动站出来了。

他对李旦说:“国家安定,则先考虑嫡长子;国家危险,则先考虑首功之人。倘若违背这个原则,天下必将失望。所以,臣宁死也不敢居于平王之上!”一连几天,李成器流泪请求,态度坚决。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很显然,这是一个明智的嫡长子。

他对目前的形势有非常清醒的判断,对李隆基的实力和野心也有十分清楚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嫡长子的身份,是远远不足以同三郎竞争和较量的。

因此,与其冒着丧失一切的风险去打一场同根相煎并且毫无把握的仗,还不如做得漂亮一点,主动让位。这样既显得自己深明大义,又能换取李隆基的感激和信任,从而保住自己的亲王地位和后半生的富贵,何乐而不为?

李成器的主动弃权让李旦如释重负。与此同时,大多数朝臣也认为平王李隆基建立奇功,应为太子。

紧接着,李隆基的心腹刘幽求又一次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对睿宗李旦说:“臣听说,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亲之难,功莫大焉!何况他素有贤德,请陛下不必再犹豫。”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六月二十七日,亦即政变后的第七天,睿宗李旦正式册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为了取得平衡,李旦又于次日将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三个要职同时授予了长子李成器。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当然,即便李隆基心里认定太子之位是自己份内应得的,表面上的客套文章还是要做的。他随即上表,非常谦虚地推让了一番,不过马上就被睿宗李旦驳回了。

就这样,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李隆基就成了大唐帝国的皇太子。

没费周折,那是他前期的表现太亮眼,铲除韦后,大快人心,赢得巨大声望,在他身边,有一群死心塌地为他效力的大臣,即使谦让,他身边的大臣也会竭尽全力为他争取太子之位。一如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成器确实是明智的,豁达的,他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大势所趋,他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权力斗争,也保住了后半生的富贵。他活到六十多岁,死后追封皇帝,谥号让,史称“让皇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39977.html

“李宪作为唐玄宗的大哥 李宪为何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 的相关文章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别的朝代,他是唯一的一个由农民起义军骨干为核心建立的王朝,并最终由农民起义军推翻。也就是兴于农民起义,成于农民起义,且亡于农民起义,是历史上各朝代中的唯一。在明朝前后的王朝,很多是因农...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很多人觉得岳飞是因为提出迎回二圣才死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早提出迎回二圣的恰恰就是宋高宗自己,岳飞只是把这口号喊的最响而已,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二圣就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也就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大哥。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徽宗害怕就急忙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子赵...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确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明白日后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了。那么,朱元璋既然已经知道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他为什么还要立朱允炆为帝呢?我们说朱元璋料定有人会反对朱允炆,这个话是有充分证据的。最重要的...

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幸运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阅清朝史书不难发现,清朝历代皇帝的子嗣数量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康熙、乾隆动辄十几个皇子相比,身处清朝中后期的咸丰仅与当时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同...

历史上朱允炆为何会着急削藩?

历史上朱允炆为何会着急削藩?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允炆削藩失败,最后造成自己丢了皇位。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削藩操过急。一年之内就一连削掉了五个藩王。而且削藩所用的理由,都不充分。同时,对所削藩王的处理,...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