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8)29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大唐名相房玄龄的故事。

唐朝实行“群相制”,即同一时期有多个“宰相”,因此,唐朝的宰相特别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前后有29位宰相。纵观整个唐朝,当过宰相的人多达几百人。在这几百人中,最出类拔萃的宰相,只有四人,后人云:

“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后人把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和缔造开元盛世的姚崇、宋璟四人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其中,以房玄龄居首!

因此,有人称,房玄龄才是大唐之一名相。笔者深以为,此言不虚。

一、万人之上,两人之下

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房玄龄居功至伟,被李世民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因为唐朝“尚书令”一职长期空缺,尚书左仆射其实是诸位宰相之首,因此,房玄龄的位置可谓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事实上,房玄龄并非是“一人之下”,而是“两人之下”,因为除了他的老板李世民外,还有他的老婆卢氏。

关于房玄龄怕老婆,《隋唐嘉话》中有一个有趣的记载:

梁公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屡辞不受……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酡。”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於玄龄!”

意思是说,房玄龄怕老婆,他的夫人卢氏生性强悍,而且善妒,不让房玄龄纳妾,李世民心疼房玄,几次送美女到房玄龄府上,都被卢氏退了回来。李世民大怒,以长孙皇后的名义召卢氏入宫,问他是要“不妒而生”,还是要“宁妒而死”?卢氏斩钉截铁地告诉李世民:“妾宁妒而死!”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李世民大怒,既然你要死,就赐你一杯毒酒。卢氏听完,没有犹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李世民惊呆了,当即表示,这样的女人,连我都怕,何况房玄龄呢?

卢氏酒入愁肠,方知道这根本不是毒酒,而是醋。要知道,李世民自诩一代明君,怎会鸩杀大臣之妻呢?

从此,“吃醋”一词,就成了爱情中嫉妒情绪的代名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房玄龄之妻卢氏虽然凶悍善妒,但她是封建社会对忠贞、专一爱情的捍卫者。

二、宰相者,宰天下,相帝王

房玄龄身为宰相,每天指挥百官,回到家中却怕老婆,一生从不纳妾,在那些迂腐的文人眼中,房玄龄似乎有些另类。然而,真实的房玄龄,不仅在家能宠老婆,而且还能在外助李世民赢得天下!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太原,一路攻打长安,在大军经过渭水之北的时候,房玄龄拄着手杖,徒步来到李世民的营帐之外,前来投奔李世民。要知道,若李渊成功,更大的受益人也是他的嫡长子李建成,但房玄龄却投奔了李世民。房玄龄为何要这么做呢?可能有两种原因:

之一,房玄龄早就观察过李氏兄弟,他以犀利的眼光,笃定老二将来肯定比老大更有作为。

第二,房玄龄才华出众,他喜欢烧“冷灶”,唯有把冷灶烧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笔者认为,之一种原因的可能性更大,房玄龄不是张扬之人,但他有一个非常犀利的特点,那就是:看人很准。

接下来,房玄龄一方面辅佐李世民行军打仗,另外一方面帮李世民收揽人才,杜如晦、薛收、张亮等李世民麾下的“明星”,都是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就凭这一点,房玄龄即使不是宰相,也能做一个名留青史的伯乐。

房玄龄在秦王府服务数十年,他谋略过人,而他的另一位搭档杜如晦则擅长决断,二人合称“房谋杜断”,李世民多次对房玄龄赞不绝口,认为房玄龄是他的“张良”。

果然,在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作为总策划师,为李世民策划了一场闻名于世的夺位之战,李世民登基后,把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和侯君集五人,认定为之一功臣。这其中,尉迟恭和侯君集是武将,流血又流汗;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只能支持李世民;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总策划,没有他们,尉迟恭等人连立功的机会都没有。所谓的“运筹于帷幄”,说的就是房、杜这样的人才。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李世民多次表示:房玄龄筹谋帷幄,有定社稷之功!何谓“定社稷”?潜意识是说,没有房玄龄,李世民焉能为帝?

三、能把君心看透

唐太宗在位23年,历经29位宰相,能够20余年屹立不倒的人,只有俩,一个是房玄龄,另一个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这俩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懂李世民!

读唐史,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李世民身边有许多诤臣,也就是喜欢给李世民提建议的大臣,例如魏征、王珪、马周等。但很奇怪的是,这些诤臣都不是李世民的嫡系部队,魏征、王珪原是李建成的部下,而马周是后期才登上朝堂的。李世民为秦王时,麾下的嫡系大臣众多,这些人却都不愿意指出李世民的缺点。房玄龄就是这一类,有人说,房玄龄性格谦卑,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房玄龄跟李世民时间太久,他了解李世民:历史上的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喜欢大臣向他提意见的人!

从《旧唐书》等史料上都可以看出,李世民性格其实很暴躁,一次和吏部尚书王俭下棋输了,怪王俭不让着自己,差点把王俭贬到潭州。

魏征多次指出李世民的缺点,李世民都暴跳如雷。有一次甚至要杀了魏征,若非长孙皇后巧妙劝谏,恐怕魏征已经不能幸免。

有一次,李世民突然想起房玄龄从不批评自己,于是对房玄龄说:“老房啊,你现在是宰相,辅佐我,我要是有做得不对的,你要提出来呀。”

房玄龄听完,忍不住随口提了一个意见:我入宫时,看到有工匠在修缮北城门,其实,北城门还完好无损,何必劳民伤财呢?

李世民一听,不高兴了:“好你个老房,朕让你当宰相,是让你管理六部,你管这些小事干嘛?”

旁边的魏征看不下去了,他怒怼李世民:“皇城无小事,房相身为宰相,过问一下怎么不行了?”

李世民立即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连忙向房玄龄道歉!房玄龄布满皱纹的脸顿时嫣然一笑,露出稍有的羞涩。

房玄龄看到的,是真实的李世民,而魏征看到的李世民,是幻想中的李世民。

四、功劳都是领导的

唐朝史学家柳芳曾说过一句话: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

意思是说,房玄龄辅佐李世民多年,为天下贤相。但是,房玄龄做过什么具体的贡献 ,好像又说不出来,唐朝之一名相,房玄龄为何无事迹可寻呢?

其实,房玄龄是闲散宰相,他辅佐李世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立功无数,但是,李世民以“明君”自诩,房玄龄太了解李世民,作为宰相,职责在于辅佐君王,他为何要和君王争功呢?不如把功劳都标榜给李世民吧,这样的房玄龄,才是李世民更爱的房玄龄。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留房玄龄和太子李治留守京城,这时,有一个官员骂房玄龄独断专行,想要谋反。房玄龄没有将此人治罪,而是派人把这位官员送到了东北,交给李世民处理。李世民听完后,二话没说,就命人将此人拉出去腰斩。

《资治通鉴》云:

问告者为谁,曰:“房玄龄。”上曰:“果然。”叱令腰斩。玺书让玄龄以不能自信,“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李世民杀完人,给房玄龄写了一份玺书,告诉房玄龄:“老房,你能不能自信一点,我还不信任你吗,以后再有这样的人,你直接杀了就行了。”

其实,房玄龄敢把人交给李世民,就说明他自己问心无愧。然而,若他真的私自把人杀了,他恐怕难敌众人的悠悠之口。所以,把人交给李世民,才能洗脱自己的污名。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李世民嘴上在怪他,其实心里还是认同他的做法,因为他了解李世民。

五、功名富贵如云烟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李世民拖着病体派了一个又一个太医去看房玄龄,可是,还是没能留住这个老伙计的性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房玄龄临终前,给李世民留下一封奏折,在他的遗言中,终于说了一句真话: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

房玄龄最想表达的意思是:陛下,打造受苦的始终是百姓,为了天下苍生,不要再出兵攻打高句丽了!

李世民看到房玄龄的遗作之后,痛哭不已,原来,多年陪伴自己的老伙计,并不是没有意见要向自己提,而是一直不提。在房玄龄人生的最后一刻,他知道,若再不提意见,恐怕要泉下难安,于是,为了天下苍生念,房玄龄说了自己想说的话。

李世民感慨道:“房相临终之前,尚能如此忧国忧民,不愧是朕用了22年的肱股。”

李世民就是如此,夸奖别人的时候,也不忘带上自己,仿佛房玄龄成为名相,完全是因为李世民善于用人一样。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31年,当了22年的唐朝宰相,始终屹立不倒,除了他勤勤恳恳,忧国忧民外,还有一个根本诀窍,那就是他了解李世民。注意,房玄龄了解李世民,并不是一味的拍李世民的马屁,他所做的,只是在了解李世民的前提下,把一个宰相的本职工作做到更好,毕竟,只有了解君王,才能更好地辅佐君王。正如《房玄龄碑》中所述的那样:圣贤同德,君臣协志……

房玄龄想不到的是,他一生谨慎,勤恳三十余年,最终却败在了儿子儿媳手中。房玄龄去世5年后,他的次子房遗爱和儿媳高阳公主谋反,东窗事发,房玄龄全家遭难,房玄龄家族就此陨落。房玄龄的画像,也从凌烟阁上被取了下来。真是:不肖子孙不相守,功名富贵如云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0733.html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为何司马懿面对北伐的诸葛亮却始终不主动出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乱纷飞的年代之中,能否保住性命,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三国那个年代,群雄逐鹿,裂土分封的事情常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当中,能力出众者,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曹...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在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这一辈子都没有当上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是曹氏政权的开端,为老曹家打下了一片江山。谁都知道继承了这个家底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这不是皇位继承,但也是够血腥的。曹植和...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康熙皇帝去世后 雍正为何将宜妃赶出皇宫

对康熙刚刚去世,雍正为何就将宜妃赶出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清朝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十五岁便与当时的辅政大臣鳌拜相斗,并凭借自己的谋略擒获了他,然后,他又平三藩,收台湾,并击败了俄国人的入侵,可以说是一位大智慧之人,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