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8)380

蒙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历史上之一个能够统一多个民族,实现君主专制的时代便是秦朝,那个时代能够如此辉煌,是因为有很多人才在其中大放异彩。蒙氏祖孙三代都被镌刻于名将之榜,为秦朝做出巨大贡献。

蒙恬为秦国将领蒙骜之孙,因为世代习武,他天资聪慧,勇敢过人,从小对练武感兴趣,后为秦始皇任用,封为将军。

蒙恬一生功绩累累,尤其在抗击匈奴方面确实称得上是被称为“中华之一勇士”。

“中华之一勇士”蒙恬是如何两次挫败匈奴的?

蒙恬自幼精通兵法,将“善战”的潜能发挥在抵御匈奴的业绩上。《匈奴传》中云: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众北击胡,《史记·蒙恬列传》记载“是时蒙恬威震匈奴”“暴师外十余年,居上郡”,这里可见蒙恬抗击匈奴,并且取得的效果为“威震匈奴”。

匈奴曾一度是秦始皇的一大隐患,根据记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

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匈奴人善于骑射,性格粗犷,曾在秦统一全国时,南下占领河南等地,直逼国家心脏咸阳,由此见得匈奴对秦国隐患之大。

蒙恬年轻气盛,尽管作战经验不足,在先前几次战役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加之蒙恬世代为将,从小深受祖辈影响,所以很快蒙恬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骁勇善战,所向无敌。

蒙恬曾与匈奴有两次大战,一次是在公元前215年,秦朝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秦军在蒙恬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器宇轩昂,战俘匈奴近万人,并收复了河南等失地;

另一次是在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横渡黄河,于黄河以北大战单于军,最后大胜而归。这两次战胜让匈奴士气不再,向北退去。

秦朝北方边境趁机扩张至今日的内蒙古一带。蒙恬不但攘除外患,还扩大了秦始皇统治范围。抵挡住了匈奴的侵犯,能名震四方,令匈奴人望而生畏。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赞叹蒙恬“为秦开地益众,北糜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蒙恬在外患这方面立下显赫战功,足以使秦始皇对他“甚宠蒙氏,信任贤之”。

“大秦之一包工头”蒙恬在秦国期间都做了哪些工程?

蒙恬带领修筑长城,减少外族侵犯,让百姓生活安定。《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修建长城巩固了秦国的实力,保障了北方人民的额生活和生产力。于黄河以北一带,蒙恬建立了四十四个县,迁徙了三万户,大力发展农耕业。

很多人都认为秦国修筑长城,导致秦国因为暴政而亡,其实,修建长城并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也不在蒙恬。

蒙恬修筑长城,大搞基建,极大的推动了秦国北方的经济发展,对秦国的经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蒙恬长期在外驻守,近十余年,他对秦始皇的衷心显而易见,蒙恬也因此得到秦始皇的信任。

后来秦始皇还让蒙恬修建了从咸阳到九原的宽敞直道。

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可知,秦始皇驾崩,蒙恬自尽时,这条路仍没有完工。对于这条路的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不仅能够维护诞生伊始的秦帝国的宏伟大厦和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而且在此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在促进国家稳定,中原内地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陕甘宁诸省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筹备这条路不再单为秦始皇方便出游,其背后引申出来的影响更为重要,从修筑长城到修筑公路,称蒙恬为“大秦之一包工头”也毫不为过。

对秦国功勋卓著的蒙恬,最后为何被逼吞药自杀

因为蒙恬,秦始皇也十分信任蒙恬的弟弟蒙毅,在当时蒙氏兄弟在朝内外拥有很大的势力,蒙恬驻守在外,蒙毅在內朝,秦始皇外出时,甚至让蒙毅与其同乘一辆车子。

蒙恬这些显赫功绩无一不助秦始皇在其他势力中先声夺人,尽显优势。秦始皇统一全国,蒙氏家族对秦始皇的辅助必不可少,能成为“天下之一勇士”者,不仅仅在于蒙恬的作战才能,更是蒙恬的长久战略眼光的认可。

正是因为蒙氏的势力如此之大,又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在秦始皇去世后,蒙氏就成了赵高更大的敌人。

当时秦始皇本来打算让扶苏继承皇位,蒙氏兄弟是支持扶苏的,但是赵高在沙丘时,利用更先得到秦始皇去世的消息,联合胡亥,说通丞相李斯,决定篡改秦始皇遗诏,胡亥即位后就赐死了扶苏。

蒙恬自然表示怀疑,随后李斯派人掌握了蒙恬的兵权,本来李斯是不想整死蒙氏兄弟的,但是蒙毅曾经狠狠的处罚过赵高,差点赐死赵高,引得赵高的嫉恨。

在赵高的诋毁下,胡亥便赐死了蒙毅,按照秦朝的连坐法,蒙恬也难逃一死,最终吞药而自杀。

可怜蒙恬对秦国建立那么多功劳,最终竟然是这样的下场。

总结:

蒙恬天资聪慧,能力过人,却还是逃不掉命运的摆布。扶苏被赵高陷害而死,秦二世篡位,因为蒙恬于扶苏关系密切,胡亥作为皇帝一定要除掉蒙恬,就这样,蒙恬被卷进朝政的纷争中,最后含冤而死,成为权政争夺的又一个牺牲品。蒙恬一生立志于为秦奉献,功远远超过过错,他辉煌一生可悲可叹,被人们纸笔相传,故成为“中华之一勇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0786.html

“蒙恬的一生都在为秦朝做贡献,为何最后结局悲惨?” 的相关文章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众所周知孛儿只斤·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是打败了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很讨厌忽必烈才对,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帝王庙,里面却供奉了忽必烈,可以说,这就是朱元璋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唯成果论,只谈功绩大小。显然,在老朱眼里,忽必烈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帝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不能抵挡,曹操派张辽和关羽救援,迎战颜良,关羽在万马军中看到颜良的麾盖,策马冲过去将颜良斩杀,袁绍手下的将领无人能抵挡关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解白马之围”。颜...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话说,关...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还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昼为何人称荒唐王爷?历史上他是真荒唐还是明哲保身?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岁的愉妃被安排侍寝,太监一脸惊讶,以为皇帝年老眼花看错了,立即贴近乾隆耳根大声说:“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换个年轻的吧!”万万没想到,乾隆一把打翻桌上的...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一件事为何结果不一样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同一件事为何结果不一样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韩信做了同一件事,结果完全相反,一个安天下,一个失人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邦和韩信实际上是一对生死冤家。当年韩信落魄,被项羽看不起的时候,是刘邦拉了他一把,让他做的大将军。后来刘邦彭城之战惨败后,韩信又拉了刘邦一把。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开辟新战...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身为代王的刘恒,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望着眼前巍峨的长安城,刘恒不禁心生感慨。十五年前,他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仅仅只有八岁。当时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