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被俘后,于谦为何没有立太子?全是形势所逼
朱祁镇被俘后,于谦为何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所蛊惑,带领大军御驾亲征瓦剌。在临行前,他立朱见深为太子,此时朱见深才两岁而已。英宗此举,并不是什么忧患意识,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败得如此之惨。
通常来讲,历朝历代的皇帝,凡是开国皇帝,都是比较能打的,而此后接位的承平之君,基本上没有军事才华很出色的,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明太祖朱元璋堪称一代名将,起于阡陌,以白衣之身驱逐蒙元,建立了大明帝国,可英宗是哪里来的勇气,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地扫平瓦剌?
明英宗大败导致了明朝的危机
明英宗率领举国最精锐的部队,原本想毕其役于一功,击败时常犯边、越过长城的瓦剌部落,没想到却在土木堡为瓦剌大军围杀。二十五万大军死伤殆尽,是明自立国以来对外战争中败得最惨的一次,明英宗这才发现,他眼里一击即溃的瓦剌,战斗力竟然如此顽强。
在太师也先的指挥下,瓦剌对这支劳师远征的明军部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不仅仅将明军击溃,还意外地俘虏了明军的更高主帅明英宗!俘虏一国之君在历朝历代的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所以也先没有杀掉明英宗,反而视其为奇货可居,准备挟持英宗来继续进攻明朝。而土木堡的大败,也让明朝迎来了更大的危机
土木堡将明军最精锐的部队全部葬送。此时的明军,其兵势承袭开国那支战无不胜的强军,战斗力并不差,问题是明英宗不懂军事,在王振的瞎指挥下,打得毫无章法乱成一团,损失惨重。
明军中最为精锐的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是明军之中装备更好,战斗力最彪悍、训练水平更高的部队,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却在这一役中全军覆没。它对明军士气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明英宗御驾亲征时,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近百名重臣随从出征,这些重臣都是明朝的政治精英、朝廷砥柱,在此战中全部战死,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是明朝的重大损失,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元气。
除了以上的损失之外,明英宗被瓦剌挟持,先后游窜到大同北京等地,要挟守城明将开门献城,虽然始终没有得逞,却让大明上下士气低迷,陷入了亡国破家的绝境。英宗的孟浪之举,最终导致大明陷入了立国以来更大的危机。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必然会气得吐血!
于谦拥立朱祁钰是形势所逼
于谦最终被英宗处死,更大的罪状就是他拥立朱祁钰登基,所以英宗复辟之后,之一个就拿于谦开刀。站在帝王的角度,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是在英宗被俘时,于谦力主让代宗登基,却是当时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可以说于谦此举挽救了整个大明江山。
于谦并非不知道这样做的凶险性,但他还是选择这样做了。于谦是站在整个国家安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英宗却是站在维护皇权威权来看问题,不同的地位决定了思考角度的差异。我们无法指摘两个人的做法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但是老百姓的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挟大胜的余威,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是大明的北大门,只要北京城一下,整个中原将无险可守。当年明成祖朱棣将国都由山温水软的金陵迁到苦寒之地的北京,就是出于“天子守国门”的考量。一个国家的都城被攻陷,那么这个国家离败亡也就不远了。皇帝被俘,城内人心惶惶,北京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是于谦拥立朱祁钰登基的现实环境。
英宗北征前立朱见深为太子,然而朱见深此时仅仅两岁,哪能担得起皇帝的重任!最多就是个象征性的意义。此时要迅速稳定人心和北京城内动荡的局势,显然朱见深并不是个好的选择。偏偏朝中不能没有皇帝,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宗唯一的弟弟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英宗确实没有战死,也没有被瓦剌杀死,但谁又能想到瓦剌会将英宗释放呢?坦白地讲,明国已经放弃了英宗,选择另立新君是必然的选择,无非就是立朱见深还是朱祁钰的问题。在京城人心惶惶,大臣建议迁都、实际上就是南逃的情况之下,2岁的朱见深显然并不是更好的选择。而于谦拥立朱祁钰,其实是满朝文武共同的选择而已,最终的过错却让于谦承担了!
事实上,造成这一切的正是英宗本人。作为一个皇帝英宗实在是有愧于这个“英”字。身为帝王,没有军事才华却受人蛊惑偏偏要御驾亲征,葬送了二十五万大军和近百名朝廷重臣,他就是明国更大的罪人,他固然能够安然回国,战死的将士和死节的大臣们,却永远回不来了,英宗心里可觉得有愧?
于谦在朝中“无人”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坚持以北京城为倚仗,与瓦剌一决生死,拥立朱祁钰登基,体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大明的担当,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生死安危。在这一点上,于谦的境界超越了无数帝王,足以名留青史。
于谦拥立朱祁钰,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
在于谦的力主之下,朱祁钰在危亡之际登基为帝,并授予于谦节制兵马的大权,把保卫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随后又授其兵部尚书,让他拥有了守城所需的一切资源。正是在代宗的支持下,于谦得以带领北京军民,团结一心,与瓦剌展开了血战。
尽管瓦剌骑兵彪悍勇猛,土木堡的大胜又给予了他们无穷的信心和斗志,但是大明的体量和战争潜力是瓦剌无法比拟的。当大明缓过这口气,稳扎稳打,在逐步的战斗与消耗之间,更先承受不住的反而是瓦剌,最终瓦剌久克不下,折损了大量精锐,不得不退兵北归。而北京城的守卫战,极大地消耗了瓦剌的实力,这也导致太师也先最终决定放回明英宗。
两个国家的较量,最终决定胜负是还是两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这其中包括了人口、土地、生产能力、国家实力,与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文明更大的优势就是产出稳定、生产效率高,不象游牧民族那样要受到季节的限制。只要明朝没有重大失误,没有犯战略性的错误,打赢游牧民族是迟早的事。
北京城高守坚,缺乏攻城器械和攻坚经验的游牧民族,想要打下北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北京城自己先乱起来。而此时朝中以徐有贞为主的大臣力主南迁,假如当时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登基,一个两岁的孩子坐在龙椅上,不但没有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反而会让群臣更加纷乱,于谦此举实在是形势所逼!
按照也先的战略部署,是想挟持英宗打下北京城,然后进入中原大肆抢掠,关口一开,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北京城会毁于点火当中,老百姓更会遭受野蛮的屠杀和践踏,瓦剌更会长驱直入,在中原腹地燃起烽烟。以瓦骑骑兵的高机动性,明国必然会疲于应付,最后导致极其惨烈的牺牲。
所以,于谦明知拥立朱祁钰不合理法,但将江山社稷看得比天还大的他,还是毅然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凶险和由此带来的身死之祸,但正如他在《石灰吟》中所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总有通挑重担的忠臣义士,总有舍生忘死的勇烈之士,总有不甘屈服的铮铮铁汉,总有慷慨赴死的大气从容,他们把名字永远地留在了华夏史册上,名垂千古!
所以,于谦没有按照朱祁镇的意思,没有拥立朱见深为皇帝,既是形势所逼,也是他一颗忠诚为国之心,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事实上,于谦拥立朱祁钰,对朱祁镇的打击是致命的。当他在瓦剌的囚牢中,听到明朝另立新君的消息,他感觉到自己被大明抛弃了,所以在经历南宫之变重新登基之后,他之一件事就是杀掉于谦以泄“私愤”,随后又将朱祁钰害死。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的内心会不会好受一点?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他即位后的之一件事,就是为被父亲冤杀的于谦 *** ,京城百姓闻之,奔走相庆!公道,终究还是在百姓心中啊!于少保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