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7)33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昭襄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像扣留楚怀王一样,在渑池之会中扣留赵惠文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之一是秦国方面,秦昭襄王并没有扣留赵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赵国方面,赵惠文王在奔赴渑池之前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赵国高层已经提前做了准备;第三是国际方面,秦、赵两国如果继续敌对,都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秦赵渑池之会与秦楚武关会盟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个区别是赵国和楚国当时的国力不同而造成。首先我们站在秦国的角度来分析渑池之会,秦国为什么要和赵国和谈?我们可以看看渑池之会召开后,秦国干了什么事情。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渑池之会召开的同一年,秦国将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南方与楚国作战,白起、司马错水陆同时伐楚,取鄢、邓、西陵,次年又攻占楚都城郢。可以说渑池之会召开的时候,正是秦国对楚国作战的关键时刻,而楚国、赵国一南一北,如果此时赵国对秦国发难,那么秦国必然首尾不能呼应,伐楚之战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秦国不得不先安抚赵国,此时与赵国缔结和约是秦国最重要目的,秦昭襄王不可能也不会对赵惠文王有什么想法。

接着我们再从赵国的角度看,秦国在扣押楚怀王后早已名誉扫地,赵惠文王不可能不知道,参加渑池之会的赵惠文王自然也很害怕,所以赵国内部为了这次会晤早已做了准备。在赵惠文王出发前,廉颇就告诉过他:“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面对秦昭襄王的挑衅几次还击,逼得秦王哑口无言,同时赵国军队也没闲着,“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多方的保险之下,赵国才答应了秦国邀约。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最后,在国际上,逼迫两国和谈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不止秦国有腹背受敌的危险,赵国也有他所担心的问题。在秦国伐楚的同一时间,还发生了另一件对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五国伐齐。齐国面对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被杀的毫无抵抗之力,被五国瓜分的仅剩两城。而燕国占领了绝大部分的齐地,实力暴涨,这使得赵国异常担心。燕赵两国战略严重冲突,注定不能两强,之前两国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主要是由于燕国过于弱小以及齐国对两国的压力,但当时齐国几乎灭亡,燕国迅速崛起,燕赵的关系就很微妙了。赵国必须要积极应对燕国的崛起,所以面对秦国的邀约也有心和平。但之后齐国以两城之地奇迹般的复国,燕国的崛起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这就是后话了。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本质上来说,渑池之会本身就是一场相对势均力敌的和会,由秦赵两国主导。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大涨,在渑池之会前,秦国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但是战役规模不过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对赵国造成太大的打击,赵国面对秦国完全有一战之力。而武关会盟则完全不同,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秦国与韩、魏结盟对抗齐、楚的同盟,而张仪又诓骗楚怀王使得齐楚断盟,一下子就将楚国孤立了。之后秦军又在丹阳、蓝田大败楚国,从前的盟友齐国也对楚国下手,在垂沙大败楚军,此时秦国抛出橄榄枝,楚国根本不敢拒绝。所以武关会盟完全是由秦国主导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1/44097.html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在李治生前就残害萧淑妃和王皇后 李治为何没有保护她们

武则天在李治生前就残害萧淑妃和王皇后 李治为何没有保护她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残害王皇后萧淑妃,李治为何不去保护自己的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武则天历史上最为恶毒的女人,其对情敌萧淑妃和王皇后的处置更令人发指。作为唐高宗李治身边最为尊贵的两位女人,虽已被冷落而被囚宫中。但她们毕竟是李治的原配、宠妃,且萧淑妃又诞有...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这个祁山到底是什么地方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这个祁山到底是什么地方

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如今的祁山在哪里?为何必须从这里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绝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地朝历代都有无数文人对诸葛亮表达自己的哀思,可见诸葛亮在世人心中地位之高。乱世出英雄,混乱...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是什么意思?徐晃为何要对关羽说这些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打的樊城守将曹仁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樊城,与关羽交战。在战场上,徐晃对关羽说,壮年相从,多蒙教诲,关羽教了...

顺治去世时选择辅佐大臣的时候 顺治为何选择索尼和鳌拜等四人

顺治去世时选择辅佐大臣的时候 顺治为何选择索尼和鳌拜等四人

对顺治去世前,为何要安排索尼、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来扶保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十八年(1661年),弥留之际的顺治皇帝选择将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这便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与此同时,顺治皇帝还一改此前他即位时,由满洲宗室贵族担任“辅政王”的传统,任命索...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年的官场...

曹操既然早就知道司马懿的野心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

曹操既然早就知道司马懿的野心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何不早点杀了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曹魏是其中最强的一方,曹操的手下有很多能人,武将的话如许褚以及张辽,文将如司马懿、荀彧等都是深谋远虑之人。大家都知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