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坐稳皇位那么多年 朱祁钰的皇位为何一夜之间就失去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祁钰的皇位,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明朝历史上,明代宗朱祁钰,无疑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了。原本,朱祁钰作为明朝的藩王,是没有机会问鼎皇帝的宝座。但是,一场土木堡之变,直接改变了朱祁钰的人生轨迹,也直接影响到了明朝的历史走向。按照介绍,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在此背景下,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但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同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二十九(死时尚不满29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那么,问题来了,朱祁钰励精图治,挽救明朝,为何一夜间就失去皇位了?
一
首先,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正月十六日内宫传来消息,说朱祁钰病体康健了。于是众臣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商议皇储问题。但是,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夜却爆发了夺门之变,石亨亲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况,估计其行将不起,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准备迎请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二人密禀孙太后,取得了她的懿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朱祁镇复登大位。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东华门随声而开。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对于百官来说,虽然这样的事情非常荒唐,但是,支持朱祁镇的将士众多,这导致百官不敢明面上 *** 朱祁镇。与此同时,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钰说道:“哥哥做皇帝,好,好,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一夜之间,朱祁钰事实上就失去了皇帝的宝座。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二
一方面,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早夭,这导致朱祁钰没有太子可以册立。因此,朱祁钰去世后,皇位最终还是要传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而这,无疑是夺门之变爆发的重要原因。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朱祁钰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储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众臣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定不下来。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朱祁钰有亲生儿子的话,那么,就算夺门之变还会爆发,朝堂之上也会有支持朱祁钰的势力。现在,朱祁钰没有亲生儿子在世,等到他病逝后,皇位最终还是传给了朱祁镇、朱见深父子。既然如此,不管是石亨、徐有贞,还是其他文臣武将,都很难誓死追随明太宗朱祁钰。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朱见济夭折,这导致朱祁钰一病不起,从而让石亨、徐有贞等人蠢蠢欲动,乃至于不惜发动兵变。
三
进一步来说,如果朱祁钰身体无恙的话,石亨、徐有贞也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发动兵变。毕竟,只要朱祁钰身体健康,子嗣的问题还是存在转机的。而一旦朱祁钰还能有亲生儿子在世,朝臣也不会一边倒地接受朱祁镇登基的事实了。另一方面,没有获得孙太后的支持,显然也是朱祁钰一夜之间沦为孤家寡人的重要原因。土木堡之变爆发后,孙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帝。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 *** 而已。由于太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虽然朱祁钰后来一度废掉了太子朱见深,不过,这自然导致他和孙太后之间渐行渐远。
同时,明英宗被俘居于漠北之后,孙太后数次给明英宗寄去御寒的棉衣。明英宗还朝之后,被明景帝幽禁在南宫,孙太后多次前去探视。对于朱祁钰来说,生母不是孙太后,这导致孙太后自然偏向于亲生的朱祁镇。在古代历史上,皇太后对于朝廷大事,无疑具有较高的话语权。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兵变,复立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正月十二日,明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
四
最后,除此之外,朱祁钰疏远于谦这位大臣,同样是他结局凄凉的原因之一。土木堡之变后,也先见明朝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明代宗看看他便改变了脸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朱祁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朱祁钰对于谦心生芥蒂。虽然他励精图治,重用了于谦等忠臣。不过,从内心深处,朱祁钰并没有信任于谦。更何况,朱祁钰后来图谋废掉朱见深的行为,更不会获得于谦的支持。夺门之变后,百官上朝。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而这,无疑是他猜忌于谦的重要体现,也即他认为于谦会帮助朱祁镇复位。
不过,实际上,朱祁钰显然低估了于谦。对此,在笔者看来,于谦的眼里只有江山社稷,也即他不会像石亨、徐有贞等小人一样见风使舵。所以,等到朱祁镇重新登基后,于谦没有做出任何辩解,淡然接受了被杀的结局。总的来说,在夺门之变前,朱祁钰既没有孙太后的支持,也没有于谦等大臣的誓死跟随,更无法阻止石亨、徐有贞等小人的投机行为,从而一夜间失去皇位。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