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率领数万御林军迎战 邓艾数千残兵是如何获胜的
对诸葛瞻和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魏国调动了18万大军,这18万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
于是,邓艾大胆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在邓艾率领大军偷渡阴平,进入到蜀汉腹地后,他的手上只有几千残兵了。而就诸葛瞻来说,则是率领数万御林军前去迎敌。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瞻的数万御林军,以逸待劳,为何败给邓艾的数千残兵?
一
首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着姜维、钟会僵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大胆采用了偷渡阴平,直接奔向蜀汉都城成都的计划。公元263年十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邓艾身先士卒,遇到绝险处,“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700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粮运将匮,频於危殆”,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不过,因为道路艰险,邓艾虽然一开始拥有3万大军,却存在不断减员的情况。并且,为了最快速度进入到蜀国腹地,邓艾所率领的先锋,只有数千兵马。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邓艾这数千兵马,因为长途奔袭的缘故,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如果被阻隔在蜀汉腹地的话,无疑有被全歼的风险。不过,在邓艾率领抵挡江油关的时候,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因此,虽然蜀汉的灭亡,姜维、诸葛瞻等人都是难辞其咎的,但是,蜀汉江油守将马邈也是应当指责,也即他连象征的抵抗都没有,就让邓艾突破了江油这一关隘。
二
得知江油失守后,后主刘禅派诸葛瞻前去抵抗邓艾。作为诸葛亮之子,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 *** 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也即在蜀汉后期,诸葛瞻不仅参与朝政的处理,还因为卫将军一职,得以执掌蜀汉的御林军,也即都城一带的禁军,面对突如其来的邓艾,诸葛瞻率领数万兵马前去抵抗。并且,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先到达了涪县一带,这无疑是以逸待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战役的获胜,往往都利用了以逸待劳这一优势。比如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孙权率领10万大军进攻合肥,作为守城一方的张辽,以逸待劳,率领守城将士偷袭了刚刚赶到合肥的吴军。因为长途奔袭,东吴将士本来就比较疲惫,再加上张辽的偷袭,所以一时间难以抵挡,从而吃到了败仗。同样的道理,面对邓艾率领的数千精兵,诸葛瞻也可以借助于以逸待劳的优势,从而给邓艾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诸葛瞻毕竟不是张辽,因为他的不断错误,反而让邓艾获得胜利。公元263年的冬天,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
三
对此,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黄崇是黄权之子,虽然黄权背叛蜀汉,归降了魏国。不过,因为刘备的宽宏大量,黄崇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成为蜀汉的大臣。在此基础上,黄崇自然不愿意见到蜀国走向灭亡,所以,看到诸葛瞻没能抢先占据险要的地势后,黄崇一度痛哭不已。至于诸葛瞻为何没有抢先占据险要的地势,很可能是因为他仗着自己的兵力具有优势,想要和邓艾在平原展开正面的较量。
换而言之,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之前的官职和地位,往往都是依靠这一身份得来的。现在,他希望能够凭借一场战功,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当然,诸葛瞻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邓艾。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在初次交锋中,邓艾凭借数千残兵击退了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究其原因,显然还是两位主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四
最后,魏灭蜀之战爆发时,邓艾作为五六十岁的老将,在战场上经过了数十年的锤炼。并且,邓艾在和姜维的正面较量中,连一场败绩都没有尝到。由此可见,邓艾应该是三国后期最顶级的武将了。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之子,可是,自从步入仕途以来,诸葛瞻连一场前线的战役都没有经历过。至于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同样没有经过前线战役的洗礼。所以,诸葛瞻和邓艾之间的差距,完全类比长平之战时的赵括和白起。在退守绵竹之后,邓艾聚集将士,发起了绵竹之战。
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并且是以逸待劳,但是,邓艾率领的残兵则是身经百战。况且,因为钟会等人率领的大军已经突破了蜀汉的汉中防线,在整体士气上,魏军将士自然十分高昂,毕竟只有攻破诸葛瞻防御的绵竹,成都就将近在眼前了。换而言之,对于只差临门一脚的邓艾大军,爆发出更加坚定的战斗意志,最终击败了诸葛瞻,并成功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