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13)27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江起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耐庵名作《水浒传》,一直是影视剧拍摄的好题材。2011年,香港导演鞠觉亮再次将《水浒传》搬上荧屏,重新演绎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快意恩仇、冲锋陷阵的精彩故事深受观众喜欢,还获得过第五届“华鼎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等重要奖项。

那么,宋江起义在古代历史上真实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宋江起义不但真实存在,还被写进《宋史·徽宗纪》《宋史·张叔夜传》《宋史·侯蒙传》等官方史书。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那是北宋宋徽宗时期的事情了。

宋徽宗赵佶是一流的书法家、一流的画家,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奈何生在帝王家,在治理朝政上干了不少荒唐事儿。

比如,有一段时期,宋徽宗非常喜欢收藏千姿百态的石头。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本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事儿经过蔡京、童贯等人变本加厉的放大后,成为了一桩掠夺百姓的勾当(花石纲),弄得民穷财尽、帑藏空虚。

忍无可忍的老百姓,发出“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的呼声,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宋江起义便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宋江是山东郓城。他性格豪爽,乐于助人,《水浒传》称他为“及时雨”,还真没说错。正因为此,宋江接纳了不少江湖好汉,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叶颇有威望。

1119年,郓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朝廷要将郓城辖区的梁山泊收为“国有”。之后,在梁山泊打渔为采藕生的渔民,便要按照船只的多少向朝廷纳税。船只越多,纳税约沉重。渔民们本来就生活得很是艰难,哪里还有余钱向朝廷纳税?此举根本就是断了渔民的生路嘛。

当年11月,宋江揭竿而起,率领36名部属发动起义,并以易守难攻的梁山为根据地,抵抗官府进攻。宋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山下的渔民、农民纷纷上山,拿着简陋的武器与官兵作战。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最初,北宋朝廷并没有对宋江起义给予重视。一个多月后,宋徽宗才下了一纸诏书,责令当地驻军前往征伐。

没想到,北宋承平已久,军队训练松弛,又没有经过实战洗礼,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在宋江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连吃败仗。从数量上说,宋江起义军并不多,骨干力量只有36人(这便是《水浒传》36名天罡星的来源),但他们强悍善战,个个都能以一当百,官兵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因此,几次战斗下来,官兵不但没有剿灭宋江起义军,还使得宋江起义军威名远扬,如星星之火一般,越来越旺。宋江起义 *** 战于青州(今山东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一带,逢州破州,遇府过府,很快就攻陷了10余个州府,势力从山东扩展到河北,数百里平川,如入无人之境。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几乎就在宋江起义军蓬勃发展的同时,南方爆发了方腊起义,发展势头不下于宋江起义军之下。

宋徽宗这才慌了起来,向大臣们询问应对之策。大臣们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这时候,资政殿学士侯蒙站出来,说:“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这是要宋徽宗赦免宋江的罪行,命他讨伐方腊赎罪,堪称“一箭双雕”之策。

宋徽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表扬说:“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他立即任命侯蒙为东平府知府,全权负责招降宋江事宜。不想当时侯蒙已67岁高龄,身体又不好,还没成行就应病去世。招降宋江一事就不了了之。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1121年初,宋江起义军继续高歌猛进,当年2月,起义军进入到淮阳军(今江苏邳县南)。江苏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不容起义军占领。宋徽宗立即命令海州知州张叔夜前去招降。

张叔夜是江西人,生于1065年,时年56岁。张叔夜年轻时在兰州边境从军,有丰富的军旅经验。回到朝廷做官后,两次得罪蔡京,被贬到海州做知州。张叔夜得知宋江要攻打海州后,积极备战。一方面张贴出榜文,公开通缉宋江以下36名好汉;一方面派探子侦探宋江起义军的情况。

5月的一天,战斗打响了。张叔夜派小股士兵将宋江起义军引诱上岸,随即以早已埋伏好的精兵进行围攻,并放火烧了宋江船只。宋江起义军陷入重围,进退不得,被迫向张叔夜投降。

张叔夜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把起兵两年多的宋江起义平息了。

曾经亲眼目睹招降仪式的大臣李若水,写了一首诗:“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廓。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宋江的故事结束了,张叔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由于平息了宋江起义军,张叔夜被提拔为济南府知府,后改任青州府知府。

1126年,金军大举南侵。宋徽宗被迫禅位,宋钦宗即位。张叔夜奉命进京勤王,他带着两个儿子,以及3万部下,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奔赴京城开封。路上,勤王军队与金军已有接触。张叔夜率部一边迎战一边进军,杀出了一条血路,于当年11月如期抵达京城,成为之一支抵达京城的外地勤王军队。

宋钦宗高兴坏了,亲自接见张叔夜,各种勉励、宽慰不在话下,还令其签署枢密院,指挥军事全局。在张叔夜的周密部署下,北宋军队在守城战中数次打败金军,取得了胜利。

然而,宋钦宗早已丧失斗志,一心求和,最终陷于金军大营。金军占领了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及皇族、大臣3000余人挟持北上,享国167年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张叔夜也在北上之列。他拒绝金人的拉拢,死于北上途中,以死殉国。终年63岁。

【参考资料:《宋史·徽宗纪》《宋史·张叔夜传》《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2/47018.html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起义吗 平定起义的人又是谁”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宋慈是什么样的?他有哪些本事

历史上的宋慈是什么样的?他有哪些本事

说到宋慈,一般人对他的认识大都来自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一身正气、耿直不阿、威风凛凛的宋慈形象深入人心。他断狱如神,破案无数,常常把“人命大如天”挂在嘴上,让罪犯无处遁形,是一个安民济世的父母官。宋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个...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叔叔安...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还不知道:雍正有十个儿子,为何选弘历继位,他看不出弘历贪图享乐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往往会斗得头破血流,到清朝也不例外,比如雍正就是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最终才当上皇帝,后来雍正选择继承人时,却显得并不明智。按照古人的礼...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对为何雍正非要和年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去世后非要和年妃葬在一块,就连她诞下的皇子也享受特殊待遇,取名都不按弘字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两人因一场政治婚姻相遇,却不料得到一生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可惜都早夭了,雍正破例为年妃做了哪些事呢?死后如...

陆景:东吴大司马陆抗次子,晋伐吴时战死

陆景:东吴大司马陆抗次子,晋伐吴时战死

陆景(250年—280年3月23日),字士仁,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天纪四年(280年),晋伐吴时战死,年三十一岁。陆景著书数十篇,《隋书·经籍志》注有《陆景集》一卷,已亡佚。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