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2-18)27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万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神宗万历初即帝位时,是一个比较勤勉、善于纳谏的年轻帝王。在老师张居正的指导下,讲学、亲贤、爱民、节用。他喜爱读书,张居正认为自古帝王虽有神圣的天资,但仍要加强学习,明朝也有为皇帝开经筵日讲的传统,请求为神宗开设经筵日讲,他欣然同意。神宗每逢三六九日上朝,其余时间在文华殿设经筵讲读,有专门的讲读官给皇帝讲经史,只有遇到大寒大暑才会辍经筵,上朝的那天也会免讲读。张居正认为太仓(明朝 *** 储放银钱物资的仓库)入不敷出,请求神宗量入为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神宗虽不情愿,但大多听从他的,裁剪或禁止了一些宫中的用度、服饰、赏赐。然而,在张居正去世后,神宗年纪渐长开始掌握皇权之后,却变得懒惰怠政,他的怠政有哪些表现,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神宗的怠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亲郊庙,不御朝讲,不上朝,不见大臣,奏章留中不发。

不亲郊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逞,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者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以进”,祭祀宗庙、天地本应由皇帝亲自举行,神宗以身体有恙,派大臣代替他。史书上记载,十九年(1591年),“享太庙,遣官摄行,自后以为常”,到四十一年(1613年),“二十余年不躬亲”,神宗在位的半数时间里,都是遣官代他祭祀。二十四年(1596年),嫡母仁圣陈太后去世,神宗也称病不去。

不御朝讲。十八年(1590年)取消了日讲,之后就再也没有开过经筵日讲。不上朝。从十四年(1586年)开始,神宗多次免除早朝,或许是身体原因,他自称“一时头昏,眼黑,四肢乏力,己谕卿等暂免朝讲数日,以为静养服药,使之产生功效。但近日连服药物,还是身体虚弱,头晕未止”。到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不视朝己三十载”。

奏章留中不发。对于大臣上奏的奏章,神宗也不批阅,到后期,中枢权力机构运行己经非常困难了,首辅叶向高感慨,“御前之奏犊,其积如山,列署之封章,其沉如海”,“更有朝端事体千古未见者。如,阁臣羁栖于荒庙己及三年,部、卿候命于近郊亦经数月,公车不报之疏积于丘山,言路无职之官多至百十”。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对皇帝的怠政直接牵动了统治政权中其他力量的态度:

一、大理寺等监察机关。大理寺评事锥于仁曾上疏,指出神宗怠政的原因就是“酒”、“色”、“财”、“气”,“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之者有由也。臣闻嗜酒则腐肠,恋色则伐性,贪财则丧志,尚气则栽生”。嗜酒。一日,在宦官孙海客用教唆下,神宗出宫去喝酒,狂饮不止,醉酒后竟滋事打人。恋色。大婚后,神宗开始沉溺后宫,万历十年(1582年),一日封九殡,后来最受宠幸的郑贵妃也在这之中,一次,神宗去李太后宫中请安,又临幸了慈宁宫宫女王氏,王氏怀孕,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不仅有妃殡在侧,又宠幸了十余个小宦官。贪财。神宗本质上是一个贪财的人。张居正死后,有人告发他贪污受贿,称张府中藏有宝藏,神宗对传闻中的巨额财富很是心动,将张居正和他的几个儿子兄弟都抄家,共查出万两黄金、十多万两白银。皇宫中的奢侈生活花费了大量白银,在全国大量开矿,派宦官到各地当税监矿监,搜刮民脂民膏。尚气。神宗脾气差,喜怒无常,时常无故打骂宫女宦官,有人被打死于杖下。一些直言进谏的大臣,因违背神宗心意而获罪。应当戒色、戒酒、戒财、戒气。看到锥于仁的奏疏后,神宗震怒,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将其罢免。再则确实是有病,嗜酒和好色使得神宗的健康出现问题。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十四岁的神宗开始出现头晕体虚的症状。

二、李太后为代表的辅佐力量。神宗年幼时,李太后、冯保、张居正都对他管教很严格。神宗在经筵上读《论语》时,将“色勃如也”读作“背”,张居正听见后,厉声训斥应读作“勃”,神宗感到十分害怕。神宗结婚前,李太后搬来乾清宫与他同住,监督他读书,稍有懈怠还会罚跪,遇到上朝的日子,李太后在五更天的时候叫他起床。一次神宗在宴会上饮酒,强迫一个内侍唱歌,内侍推脱不会,神宗用剑敲打他,李太后知道后,让神宗罚跪,数落其过错。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神宗小时候爱和宫中内侍玩闹,每次冯保到他宫中,他总会正襟危坐,十分惧怕冯保。神宗性格中的叛逆因素也是他怠政的原因之一。幼年时,有张居正、冯保、李太后的管教,本来就贪玩的神宗还能勉强作出勤学勤政的样子,当张居正去世、冯保被驱、李太后年老,正值盛年的神宗便自由了,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再一点就是在“国本之争”中,神宗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他与支持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大多数大臣的意见不一致,大量的奏章催促他应立即立太子,使得他烦不胜烦,他索性撒手不管了,不上朝也不批阅奏章,把立太子这件大事一直搁置,好像是在和大臣赌气。

神宗长期怠政,对明朝政治统治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时神宗怠于政事,曹署多空”。史书上记载,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吏部尚书孙不扬考察官员后认为“员缺数多”;二十四年(1596年),“六科中见在止有掌科一人,署印五人”,“十三道中并无一人主印”;三十年(1602年),“蓟辽总督己缺两月,延绥、陕西、河南、浙江、凤阳等五巡抚官缺事废,又天下两司方面官缺至六十员,未经补足”;三十七年(1609年),“大僚多缺”,“吏、礼二部既无尚书,也无侍郎”,

“兵部止一尚书,养病不出,户、刑、工三部暨都察院堂上官,俱以人言注籍,通政、大理亦无见官……九卿俱旷”;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去世时,阁臣只有一人,尚书仅吏、户、兵三部不缺,刑、工、礼三部皆由人掌署”。由此可以看出,神宗统治的中后期,从中央到地方、从高级官员到低级官吏,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官现象。缺官不补,也是神宗限制大臣权力的一种方式,即使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批阅奏章,权力也要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神宗初即位时就说过,“若用舍予夺,不由朝廷,朕将何以治天下”,当时他仅是个十岁的小孩,就己经懂得操纵权力了。明朝中枢权力自上而下的混乱使得明军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这一时期明朝的边疆也时常被侵犯,如东南沿海的倭寇,东北的女真族。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后金政权,是明朝的极大威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与后金在萨尔浒决战,明军大败,后又接连失去开原、铁岭,明朝的北方门户岌岌可危。外部威肋、己经开始危及明朝统治的存在。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宦官的势力不断壮大。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缠绵病榻多年的神宗去世了,继承皇位的是太子朱常洛,即光宗,短暂地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朱常洛也离世了,他的皇长子朱由校登上了皇位,即熹宗。虽然从神宗去世到熹宗即位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皇位三次更替,其中又发生了红丸案、移宫案,但好在朝中还有杨涟、左光斗等正直大臣,熹宗顺利地坐上皇位,政局也还算稳定。但好景不长,魏忠贤的崛起将晚明政坛将推向黑暗的深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2/47869.html

“万历懒惰怠政,给大明带来了哪些影响?” 的相关文章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西汉大臣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嘉,字公仲,出身平陵,西汉历史人物。汉成帝时期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他掌守殿门时对擅自闯入皇宫的人未予阻拦或阻拦不力被治罪。之后再于永的任命下担任属官一职,又以清正廉洁被提拔为南陵丞,几年后,又被提拔为长陵县尉。鸿...

秦始皇如果让扶苏继位的话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让扶苏继位的话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还不知道:扶苏继位究竟能不能救秦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说他是焦点人物,因为扶苏与整个大秦帝国的命运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后世的很多历史评论者都认为,秦朝灭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选择扶苏,而选择了胡亥。如果选择扶苏为继位者,秦朝断不...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在夺得汉中后,得胜方曹操并未趁机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飞和张郃都是三国名将,张飞的武艺明显要高于张郃,在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二年),张郃率军下巴西,进军宕渠、蒙头、荡石,张飞率军击败张郃,张郃因为山道狭窄,前后不得相救,张郃被张飞打的非常狼狈,...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李善长?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李善长?他在害怕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说朱元璋蓄意置李善长于死地,这话一点也没有冤枉朱元璋。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究竟有多么的蓄意。其一、李善长已经退休了,完全没有掌握权力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这些功臣们或者掌控着朝廷的话语权,或者掌控着兵权。这些人的权力太大,朱元璋害怕...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陈留郡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雍正下令处死自己时,年羹尧为什么没有举兵造反?

雍正下令处死自己时,年羹尧为什么没有举兵造反?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是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著名的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年羹尧是抚远大将军、陕甘总督,手握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基本上整个西部西北部都归他指挥。而且陕西和四川还是鱼米之乡,出产非常丰富。有枪,有炮,有粮,有人。如果年羹尧想造反,可以说,他的成功几...

评论列表

尹洋
尹洋
16分钟前

神宗皇帝初时的勤勉好学,因种种原因逐渐变得怠政懒惰,他对权力的执着和对大臣的限制导致政治腐败和官员空缺现象严重;对外战争失败、边疆受侵加剧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宦官势力壮大威胁皇权稳定过渡至熹宗时期更是雪上加霜的局势令人扼腕叹息!然而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变迁性值得深思与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思考角度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